作者:鐘芳
中秋節,是歡聚的節日,也是萬家團圓的日子。溫州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民俗學家黃濤所著新書《中秋》,精心提練有關民間節俗,為我們勾勒了極富人文色彩的中秋佳節。
《中秋》/黃濤 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22年9月
作者從中秋的曆史與内涵切入,将中華民族沿襲了幾千年的中秋習俗,以及曆朝曆代人們歡度這一節日時的盛景,一路娓娓道來。平實的文字,輔以清新明快的古詩詞和沉郁悠遠的古畫作,圖文并茂,詩畫唱和,更增添了這一節日的詩性與浪漫。中秋節,與春節、端午節一起,被稱為中國三大最重要的傳統佳節。它有多種稱謂,除中秋之名外,在民間又有祭月節、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亮節、團圓節等衆多稱呼。中秋節的起源,一說是源于遠古時人們對月亮的崇拜,每到月圓之時,人們都會舉行拜月、祭月活動,後來逐步演進到賞月、吃月餅、看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二說是源于祭祀月亮女神嫦娥;三說是源于古人在秋季為慶祝豐收而舉行的祭祀土地神的活動。
作為古老的民間節日,中秋節普及于漢代,定型于唐代。最開始,中秋節是被定在“秋分”這天,後被調至農曆八月十五日,并一直沿襲至今。自古以來,團圓、美滿、和諧一直是中秋節不變的内涵,八月十五的夜晚,人們常常通過夜月的盈虧,遙寄相思,憧憬美好的未來,期盼普天之下都能月圓人更圓。由于這一美好的寄寓,極易喚起人們的情感共鳴,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成為了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的曆史淵源流長。圍繞着這一佳節,千百年來流傳下許多優美的故事和傳說,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唐明皇遊月宮等。同時,在傳承中也形成了頗具特色的中秋習俗。如吃月餅、食芋頭、舞香龍、錢塘江觀潮、放孔明燈、“抛帕招親”、蕩秋千等。在港台地區,還形成了花燈會與舞火龍、戶外晚會與博餅等習俗。在千年的演進中,中秋節的習俗也不斷地與時俱進。漢代時,拜月基本為皇家所壟斷。到唐朝時,文人士大夫開始興起在八月十五日夜,與家人或朋友一同賞月、飲酒、賦詩。至中唐,平民百姓亦崇尚在家中或寺廟等公衆場合聚會、宴飲。晚唐時,中秋節終于全面升級為普羅大衆共同歡度的節日。到宋代,中秋節的慶祝活動豐富多彩,除了白天宴飲,人們晚上還會通宵賞月、遊玩,熱鬧程度堪比春節。除了歡慶之外,宋代的中秋節,已經開始注重家人間的團聚。元朝時,中秋節又多了一份文化意蘊,人們常把過中秋節的盛況,寫進詩詞中,編入戲劇裡,使之成為文學作品歌詠的母題。至明代,人們過中秋節漸漸少了些詩性和浪漫,賞月始被拜月祈福、親人團圓所取代,親情成了過中秋節的主題。彼時,還出現了月餅這種重要的節令食品。明之前,月餅是作為祭祀月神時的供品,隻在祭祀時才會出現。到了明代,月餅已經當仁不讓成為過中秋節的必備食品。特别是到了晚清,祭月之風日漸式微後,吃月餅更是成了過中秋節必不可少的标配。
在黃濤的《中秋》一書中,還專門辟出一個章節的内容,重點介紹了中秋節傳入東亞、東南亞等國以後,亞洲諸國及海外華人、華僑過節時的情景。這是一場浩大的文化遷演,中秋節在向海外傳播的過程中,雖然它的名稱、習俗、過節方式,都發生了或多或少的改變,但團圓、美滿、和諧的節日主題,卻始終堅守如一,被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民衆所認可。這不得不說,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尤其是節日文化魅力的最好體現。(鐘芳)
來源: 長沙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