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粵西的陽江市是一座海濱城市,它的位置特殊,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正好從這裡經過。
八十年代,一名當地的漁民,在海陵島海域外面,發現了一艘宋代的木質古船,經常探測,确認裡面載滿瓷器,還有極其罕見的金銀鉓品,于是組織人員進入發掘。
現在沉船已經整體從海底打撈上岸,并在沉船上面建了世界首個水下考古專題博物館。
這次我們來陽江,第二次進入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看宋船的現場發掘。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是國家AAAAA級景區,它坐落于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十裡銀灘,背山面海,建築航拍下,極期海洋特色。
主體建設立面由五個大小不一的橢圓體連環相扣組成,整體既似起伏的波浪,又如展翅的海鷗;
建築風格上,幹欄式結構融入了古代造船的龍骨結構,具有濃厚的海洋文化色彩。
館内基本陳列主要分為七大主題展區,分别是:揚帆、沉沒、探秘、出水、價值、遺珍、成果。
陳列主要放在一層和二層,裡面展出“南海I号”數十種珍貴文物,包括樸素典雅的中國陶瓷,極其罕見的宋代漆器等。
其中三層為黃金飾品,據說是海外客人訂制的飾品,所以充滿異域風情。
“南海I号”發掘現場隔着玻璃就可以看到,可以從左,右,下面俯瞰看考古學家發掘“南海I号“全過程;
在首層展廳,還有一些聲光電多媒體場景,體驗”南海I号“出帆遠洋,搏擊風浪和貨通萬國的浪漫故事。
必看的點:
感受古代海上絲路恢宏燦爛的曆史,在三層,可以看到摹盧媚娘神像。
盧媚娘是唐永貞年間的一位奇女子。宋代商船船員見其乘紫雲遊于海上,負責南海航道整治,被宋代漁民視為南海神仙之一。
黑色随形試金石(“南海1号”出水)
石塊黑色堅硬,呈随形,試金石礦物學名稱為碧玄岩,又稱燃石闆岩、矽質闆岩等。用黃金在上面畫一條紋,就可以看出黃金的成色。
“南海I号”金銀器
金銀在我國古代一直被視作貴重之物,用金銀制成的精美絕倫的器皿及飾件,更被世人視作珍寶。金銀制品的價值不僅具有黃金制品本身的實用價值,而且蘊含藝術上的審美價值。中國古代金銀器的發展曆經商周、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幾個時期,傳世的器物曆代均有,尤以唐、宋、元明清時期居多。
“南海1号”出水的金銀飾品,造型精美、做工精細、帶有濃郁的異域風格,具有很高的曆史、藝術價值。
對沉船上部沉積泥沙、海洋生物殘骸、漁業生産工具和大面積凝結物清理提取後,顯露出了木船體的表面輪廓和部分船艙結構,晁舵、主槍及15個隔艙上部基本可辨,艙内滿載瓷器和鐵質貨物。
然後,還有一些古代船隻的還原模型,像這種福船。
福船是一種尖底海船,始于春秋戰國時期,到唐宋時發展成最适合于外洋航行的航海船舶,以行駛于南洋和遠海著稱。
福船體型比沙船要高大許多,它角尖眠方兩頭翹,尾呈馬蹄型,炫側有護闆,以加大強度。
與沙船最大的差異是它的船底是尖形的。頭尖利于破浪航行,底尖吃水深,可以增加穩定性,而且也易于改變航向,更适合于在狹窄的航道上航行。
在形态上,福船上平如衡,下側如刃,善走深海遠洋,破浪而行。
在鄭和七下西洋的船隊中,福船是重要的船型之一,其中長達四十四丈的鄭和寶船很可能就是尖底福船。
以上就是樂玩君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旅遊攻略,下一篇,繼續給大家分享旅遊經曆。
Hi我是樂玩君,每天分享旅途中的所見所聞。如果你覺得我的旅遊小貼士對你出行決策有幫助,就請關注我的主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