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鸢放出萬人看,千丈麻繩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樣巧,一行習上碧雲端。”又到了放風筝的時節,望着滿天的紙鸢,常常讓我想起童年。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們小孩子都是自己做風筝的。先用竹篾紮個十字形或井字形,糊上白紙,再墜上一個長長地紙尾巴,一般是用報紙剪成長條,也沒有特别的樣式。拴上線繩,一幫孩子就玩得不亦樂乎,興緻盎然。
自己紮的終究是幼稚簡單,總是飛不起來。牽着線繩,緊跑一陣兒,看着風筝從地上一下子起來了,飛過了頭頂。那興奮勁還沒暖和過來,風筝忽地在空中劃了一個大大的圓圈,一個倒栽蔥,一下子就從空中急劇地摔到地上。
印象裡,我兒時的風筝就沒有一隻放飛過,沒有一隻能升到高高的空中。望着别人升上天空的紙鸢,感到好難,我做的怎麼就飛不起來?
于是,增加尾巴的長度,風筝上的竹篾太沉,再刮薄一些;線太細,換成結實的線。還是不成。
隻見風筝在人頭上三尺的地方,打着旋兒,急速地旋轉着,翻滾着打筋鬥,最終還是一頭栽了下來,惹得旁觀者哈哈大笑,弄得我很沒面子。
放風筝的地方,在宿舍院裡就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城市裡沒有那麼多高樓和電線杆。反正我們自制的風筝也飛不高,就是圖個時令和樂和而已。如果有做的好風筝或放風筝高手,那就得去八一廣場、英雄山、大明湖、黃河邊等去處了。
我們家離英雄山近,便偶爾去它毗鄰的八一廣場,那算是當時市裡最大的公共場所了。
八一廣場即現在的八一立交橋處。那時是沙土場地,方圓不過一裡,沒有樹木,沒有建築:逢節集會,主席台也是臨時紮就;在場地上走一遭兒,便有沙粒時時鑽進鞋裡。
我們紮的風筝,就像是梳着劉海兒的孩童,圓圓的臉,尖下颌,一排齊整的齊眉發。總是飛不高,在半空中晃悠,稚氣如孩童般。北方有的地方又稱為“屁簾兒”,是否看它像個兒童褲衩狀而得名。有些不雅,還是摹狀為梳着劉海的女娃臉較好。
還有那個能在手中轉動的線拐,也讓我們羨慕不已。當時我們隻能把線纏在一根木棍上,邊跑邊放線,還得兩隻手忙活,一手抓棍,一手拽住線往外扯。再說那線也不是有韌性的線,就是那種粗糙的,而且多是一段一段地接起來的。有的甚至就用家裡的縫衣線,簡陋的不能再簡陋了。
但即便這樣,我們仍玩得樂此不疲,直至興緻闌珊,精疲力竭,直到被家長喊回家方才罷休。
注:圖一圖三攝于1993年3月,五歲的兒子和他哥哥(我侄兒)在山大老校放風筝
圖二是濟南八一廣場,1969年廣場集會遊行(網上資料片)
(此文參加齊魯壹點青未了散文作品賽)
作者簡介:文葦,1957年出生于濟南,從未離開過故土,雖期間在章丘、平陰居住過數年,現也劃歸為濟南。自上世紀八十年代發表作品以來,在省内外報刊發表作品僅過百而已。
壹點号文葦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