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愛情最好的樣子,或許恰恰是無題。
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
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學彈筝,銀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
十五泣春風,背面秋千下。
據說,這是李商隐訴說初戀的情詩。
二人比鄰而居,自幼相識,因是青梅竹馬,女孩的一舉一動、一颦一笑都留在了男孩心裡,隻是這一場暗戀還沒說出口,便因女孩嫁人無疾而終。
飒飒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在東都洛陽結識了一位名喚柳枝的姑娘。
柳枝是商人之女,而按律商賈與士族不能通婚。在李商隐上京趕考後不久,柳枝便被東諸侯納為妾室,一生不得幸福。
一世相思,有緣無分。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鈎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
宋華陽原是公主的侍女,因公主入道随其在玉陽山修行。李商隐與她邂逅,為華陽的美麗聰慧而心動,而華陽也對才情橫溢的義山傾心。
二人心有靈犀,相知相戀,卻被公主發現,遂将李商隐趕下山去。這段不容于清規禮教的愛情,最終留下了一生的思念和感傷。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别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相見時難别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鬓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相傳,雖然李商隐與宋華陽不得相守,二人隔着萬水千山,卻借詩詞書箋互通音信,傳達相思。
李商隐一生坎坷,皆有華陽的鼓勵開導相伴,二人不僅僅是戀人,更是知音知己。據說他直到晚年,還設法在長安與宋華陽相見。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
斑骓隻系垂楊岸,何處西南任好風。
李商隐24歲時登進士第,正值仕途順遂,也娶妻成家。
妻子王氏是一位秀麗溫和體貼的女子。可她是李黨派系王茂元的女兒,而李的恩師令狐楚卻是牛黨成員。被卷入黨派之争的旋渦後,李商隐一再被調任、貶谪,夫妻聚少離多。
身處偏遠之地,收不到妻子的消息,可李商隐堅信二人情比金堅,都在思念彼此。
《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隐寫下這封家書時,身在巴蜀,而妻在長安。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書信難通,一别經年,他回信時哪裡想到,兩月前,愛妻王氏已在草木菁菁的夏末去世。
秉燭夜談、互訴相思的溫馨美好願景,都成了空,成了永遠的不可解的癡念。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有人說,這是李商隐悼念妻子王氏所作;也有人說,該是寫給紅顔知己宋華陽。或許,也是他追憶一生的所見所遇,未免惆怅歎息。
李商隐被卷入政黨之争後,開始一生漂泊,仕途困頓不得志,而那些在他生命中出現的女子,多有緣無分,即使一生相許,也如三月春紅,歸去太匆匆。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雖然深知沉溺相思,無益于事,但還是願為那個人、那段過往而癡情惆怅終身。這便是李商隐。
人世間多的是悲歡離合,這些書寫愛情的絕美情詩,留待後人品味經曆後,也在心裡描摹出愛情最好的模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