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滬深300指數(000300)選擇滬深證券市場規模大、流動性好、最具代表性的300隻股票作為樣本,以反映滬深市場上市公司證券的總體表現。指數每年6月和12月調整一次樣本股,每次調樣本股數量不超過樣本總數的10%。
滬深300采用派氏加權法即成份股流通比例分級靠檔的方法計算個股權重,總體上還是流通市值加權,流通市值越大的成份企業對指數的影響越大。
注意表述,上證50反映的是“龍頭企業”的整體表現,而滬深300則是滬深市場“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
滬深300被認為是最能代表滬深股市的指數,也成為大多數基金投資業績的評價标準。
2015年12月4日,中國證監會發布指數熔斷相關規定,标的指數就是滬深300。即滬深300指數當日下跌超過5%觸發熔斷機制,滬深市場暫停交易15分鐘;滬深300當日下跌超過7%,則當日滬深股市停止交易,提前收市。
2022年一季度末,指數成份股平均總市值為1363億元。
2
從成份股的行業分布來看,滬深300從一開始就比上證50更為分散均衡一些。2013年4月30日,金融行業在滬深300指數的權重占比為34.72%(遠小于上證50的60%多),到了2022年4月30日,這一比例又大幅下降為23.17%,食品飲料上升為第一大權重行業,電力(新能源)、醫藥、電子、計算機等行業權重不斷提高,滬深300的行業分布也更為均衡。
但是,因為互聯網等新興行業大多在海外上市,市值最大的幾家互聯網行業巨頭自然沒能成為滬深300的成份股,滬深300基本能反映滬深股市的總體表現,但還不能基本反映國民經濟的總體表現,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缺憾。
下表是滬深300截至2022年4月30日的行業構成情況。
截至2022年4月30日,滬深300前十大成份股依次是貴州茅台、甯德時代、中國平安、招商銀行、五糧液、隆基股份、興業銀行、美的集團、長江電力、東方财富,其中滬市6家、深市4家,而滬市6家也是上證50的前十大成份股。
不過滬深300的前十大成份股總權重僅20%出頭,遠小于上證50的54.58%多。滬深300的個股集中度和前十大持倉集中度比上證50要低得多。
3
滬深300指數發布于2005年4月8日,以2004年12月31日為基準日期,基點為1000點。
滬深300自發布以來,于2005年6月6日創下曆史最低點807.78,并于2007年10月17日創出曆史次高點5891.22,這一次高點在将近17年後于2021年2月18日才被突破,當日創出曆史新高5930.91。
但若以收盤點位計,則2007年10月17日創出的曆史最高收盤點位5877.20迄今還未能突破。
2021年2月18日滬深300創出新高5930.91後就陷入跌勢,截至2022年4月29日收于4016.24,自最高點已下跌32.29%,進入典型的“熊市”。
2022年4月29日,滬深300指數PE(TTM)為11.86,處于近十年25%百分位以下。
4
自2004年12月31日的基點起算,截至2022年4月29日(熊市),17年多的累計收益率為301.62%,年化收益率為8.35%,最大回撤為72.73%。2012年4月30日至2022年4月29日十年間的累計收益率為52.93%(略低于上證50),年化收益率4.34%(僅相當于純債基金),最大回撤47.57%。
當然,如果把2021年2月10日作為截止日(牛市、曆史次高收盤點位),自2004年底以來的累計收益率為480.77%,年化收益率能達到11.54%,最大回撤72.73%;而2021年2月10日前十年的累計收益率為87.09%,年化收益率為6.46%(低于上證50),最大回撤47.57%。
說實話,無論是47%還是72%的最大回撤,如果是一直持有滬深300,很少有人能硬扛過去。投資滬深300這樣高波動的指數基金,除了跌得多了敢買,漲得多了敢賣,恐怕别無他法。
5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跟蹤滬深300的場内外指數基金一共164隻(含A、C份額),總規模達2077億元,應該是跟蹤基金數量和總規模最大的指數了。
可見“指數之王”并非浪得虛名,而是市場自然選擇的結果。
按規模排序第1-50的滬深300指數基金詳見下表。
表中可見,滬深300指數基金雖然數量衆多,但前十隻基金規模就達到了1314億元,占全部滬深300指數基金總規模的63%,如果再算上前十隻基金的其它份額或場外聯接基金,頭部基金(公司)的占比就更高了。
跟上證50ETF類似,規模最大的幾個滬深300ETF,機構持有占比都很高,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機構占比73.42%,華夏滬深300ETF機構占比58.90%,嘉實滬深300ETF機構占比90.13%,應該都是機構借道ETF結合ETF期權進行長期資産配置的需要。
雖然我也很重視指數基金,未來總有一天市場更有效時,說不定我們的主要投資标的就得是指數基金;但在當前主動基金還存在明顯超額收益的情況下,我當然更傾向于投資主動基金。
順着這個思路,我更願意關注增強指數基金,而有的增強效果确實還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