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北京市第一家智能金融人才聯盟、智能金融研究院、發揮人才驿站優勢,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發展産、學、研、用一體化綜合服務平台……今天(12月1日),東城區“紫禁之東 精彩有我”人才主題系列活動——北京東城智能金融人才聯盟暨北京東城紫金智能金融研究院成立大會在民生金融中心舉辦。區委書記夏林茂出席會議并講話。夏林茂強調,要堅持“崇文争先”理念,聚焦人才發展體制,發揮金融主導作用,推動區域更高質量發展。區委副書記、區長金晖在會上緻辭。
智能金融人才聯盟成立吸引金融人才聚集東城區作為首都核心區,區位優勢獨特、資源禀賦優越,近200家銀行、保險、券商、信托等金融業規模以上企業集聚于此。
金晖在緻辭中表示,東城區将金融業作為主導産業持續推動,制定了“東城區金融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舉辦“雲集金寶∙智領東城”首屆東城金融雲論壇,不斷優化金融業發展政策,積極促進智能金融企業聚集,金融業産業貢獻度和影響力不斷提高。
未來,東城區将實施金融業“一體兩翼一核”發展戰略,以傳統金融穩定支撐為“一體”,以國際金融和文化金融特色發展為“兩翼”,以智能金融創新推動為“一核”,建立大數據風險預警機制加強安全保障,努力構建産業生态良好、優秀人才集聚的“首善金融生态圈”。
東城區将在落戶、住房、醫療、教育等方面,向人才聯盟、研究院成員予以傾斜和支持,激勵廣大金融人才盡情釋放創新智慧和創造激情,努力構建東城發展與人才創業相互成就、相得益彰的新格局新生态。
副區長趙海東介紹,北京東城智能金融人才聯盟主要圍繞智能金融、金融科技、區塊鍊、資産證券化、REITs等金融領域,由專家或為金融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學者在自願的基礎上共同組成。下一步,将以東城智能金融人才聯盟為中心,與國家和首都的發展戰略緊緊相扣,将市場與學術深入融合,與高等院校和企業建立深度合作,為金融人才到東城區發展提供施展抱負的平台、幹事創業的環境、開疆拓土的政策、體貼入微的服務。
近年來,東城區立足首都功能核心區定位,深入貫徹“崇文争先”理念,堅持把人才作為發展的第一資源,把吸引培養人才作為追求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北京東城智能金融人才聯盟将作為東城區大力發展主導産業和吸引高精尖人才的連接點,以共同培養高端金融人才為依托,以服務東城、服務北京、服務國家戰略為目标,彙聚各專業優秀人才,不斷提高專業及綜合能力,為東城區發展智能金融提供動力支持。
建立紫金智能金融研究院 打造金融人才發展高地為進一步實現金融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東城區研究制定了《金融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年-2022年)》,提出了“構建産業生态良好、優秀人才集聚的‘首善金融生态圈’,進一步提升東城區金融業在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中的支柱地位”這一發展目标。
趙海東介紹,東城區已經設立了東城區金融創新基金,制定了智能金融相關政策,今天發起成立的北京東城智能金融人才聯盟和北京東城紫金智能金融研究院,将作為東城區大力發展智能金融的智庫基礎和人才核心,與政策和基金一道共同推動智能金融的發展。
北京東城紫金智能金融研究院定位為在智能金融、金融創新、資産證券化等領域開展研究創新的智庫平台,設立細分金融領域實驗室,為發展智能金融提供理論、研究、項目全方位的支撐,定期召開行業活動,發布課題研究成果,負責實現智能金融與實體産業的融合,開展研究成果和項目的轉化,發揮産、學、研、用一體化綜合服務的平台優勢,最終促成智能金融領域的新項目和新企業在東城區開花結果。大會還發布了研究院第一期的研究成果。
設立北京市首個人才驿站打通服務人才“最後一公裡”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章建偉介紹,東城區始終堅持把人才作為發展的第一資源,為加快推動東城區人才發展高地建設,進一步構建優質的人才生态,打通黨管人才、政府服務人才的“最後一公裡”,創新探索在産業園區建設“人才驿站”。
“人才驿站”是由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推動,按照“政府支持、園區主導、服務人才、共建共享”的原則,依托産業園區建立的“一站式”人才服務實體平台,為人才提供政策咨詢、金融服務、專題培訓、活動交流、法務咨詢等标準化服務,将工作“觸手”延伸到人才一線,多渠道打開全區人才工作的“窗口”,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在人才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東雍創業谷園區作為“國家級孵化器”“中關村創新型孵化器”,總面積1萬餘平方米,單位面積年度坪效産值居東城區首位。園區打造了“共享空間、共享财稅、共享金融”三大核心産品,擁有一支30餘人組成的專業化人才服務團隊,積累了為金融、科技等人才服務的豐富經驗,拟定了建設服務标準與規範,為企業對接上百家投融資機構資金支持,已經具備成立“人才驿站”的軟硬件工作基礎,今天正式成立。
“人才驿站”提供引才、育才、協同等“五大品牌服務”,建設人才項目集聚、創業孵化等“四大支持平台”,建立組織保障、運營保障、信息化保障“三大保障”,設立驿站專員,建立全流程、規範化、立體式人才服務體系。
未來,東城區将以東雍創業谷園區“人才驿站”為标準化試點,總結成功範式,通過模式聯動與複制,逐步向全區40多個園區推廣,将“人才驿站”打造成黨委聯系服務人才的優質品牌,在更大範圍、以更強力度聚攏人才,激勵更多人才投身“五個東城”建設,為打造“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首善之區提供人才支撐。
夏林茂在講話中指出,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争力,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雖然今年遭受疫情沖擊,東城區金融業逆勢而上,前三季度實現增加值621.3億元,同比增長5.3%,占全區GDP近30%,已成為東城區第一大産業。成立人才聯盟、建立研究院對于集聚培養金融領域高端人才,打造金融人才隊伍,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他強調,一是堅持“崇文争先”理念,全面激發人才創造活力。深入貫徹關于人才工作系列重要論述,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不斷改善人才發展環境,構築體制機制優勢突出、創新發展平台一流、人才生态體系完善的人才發展高地,引導廣大人才積極投身“五個東城”建設,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源源不斷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二是聚焦人才發展體制,全面做好人才服務保障。圍繞建設文化、金融等七大人才發展高地,重點推動人才彙聚、人才培養、人才服務“三大工程”,全面實施“集賢計劃”等政策,強化人才基金、創業園試驗區等作用,建立人才綠色通道,全面營造優良的人才成長政策生态,讓東城區成為人才的向往集聚之地、建功立業之地!三是發揮金融主導作用,推動區域更高質量發展。全面落實東城區金融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堅持以智能金融創新為引擎,加快實施“一體兩翼一核”金融發展戰略,發揮智能金融研究院作用,打響東城區“智能金融”品牌,讓金融業不斷開創集約健康發展之路,努力為核心區發展貢獻東城力量。
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二級巡視員鄒世斌在講話中指出,截至2019年底,北京全市各類持牌法人金融機構超過800家,外資金融機構超過300家,金融業資産總量148萬億元,占全國50%以上,金融業增加值占全市地區生産總值比重已達18.5%,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28.8%,是帶動全市經濟增長的支柱産業。今年前三季度,金融業繼續發揮重要支撐作用。金融人才是北京金融發展不可或缺的智力保障。首都金融人才隊伍建設取得長足進步,金融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初步形成,從業人員數量、人才質量均處于國内領先地位。東城區是首都功能核心區,近年來,東城區充分發揮文化引領作用,深入貫徹落實“崇文争先”理念,推動“五個東城”建設,深化金融人才管理體制改革,創新建立了一批金融人才集聚、培養平台和載體,取得了顯著成績。
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長楊綱在講話中指出,千秋基業,人才為本,要對标國際,全面提升金融人才隊伍質量。用好用足市級人才引進政策,瞄準國際知名金融機構、金融國際組織、國外一流大學和金融企業,吸引集聚一批海外高層次緊缺人才。金融人才聯盟和研究院要依托首都高校資源豐富的優勢,探索建立金融人才實踐培訓基地,從而聚集一批有深厚專業知識、寬闊國際視野、通曉國際事務規則的複合型高層次金融人才。要深化改革,充分激發金融人才活力。緊緊抓住“兩區”建設的有利契機,深入推進金融管理制度創新,以金融開放為重點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為金融人才充分發揮作用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要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推動金融人才與其他行業發展深度融合。要積極承接北京市人才工作重點任務,推動外籍人才服務工作網絡建設,率先實現“一窗辦理、一次取證”,為海外金融人才發展提供便利。要擴大服務,有力支撐首都高質量發展。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也是支撐區域發展的強力保障。要加強與金融街、麗澤金融商務區一體化發展,在互聯網金融、數字金融、金融信息等領域互聯互通,不斷拓寬金融人才的發展空間。要進一步服務首都發展大局,切實發揮金融業對建設“四個中心”,特别是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引領帶動作用,助推首都産業轉型升級。要加快建設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創新金融文化服務模式,在文化、版權、旅遊等領域打造一批文化金融品牌。
北京華政稅務師事務所全球合作人、研究院院長吳小強作《基礎設施REITs稅收問題探讨》成果發布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研究部宏觀策略組組長危結根作《外資進入中國債市:監管、行為和啟示》成果發布
中誠信信用分析(北京)有限公司模型研發部總經理王新策作《我國高收益債券現狀及定價探析》成果發布
國民信托有限公司計劃财務部總經理郭睿作《“雙循環”戰略背景下信托公司如何更好支持區域經濟發展—聚焦信托行業回歸本源和轉型發展》成果發布
活動現場,圍繞“紫禁之東 精彩有我”主題,還開展了金融人才論壇活動。市有關部門領導、區領導、特邀專家及智能金融人才聯盟成員等近100人出席。
文字 | 韓苗苗
攝影 | 張維民 等
編輯 | 小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