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胖墩,快兩歲的時候,除了會叫爸爸媽媽以外,其他所有的事情全部都“嗯嗯嗯嗯,啊啊啊啊!”加上指來指去的來搞定。
我一度以為他語言發育有問題,還帶去醫院檢查了一次。醫生跟我說,在日常生活中,有時候故意誤解孩子的意思,讓孩子不得不表達清楚。很多時候都是家長做的太多了。
從醫院回到家,胖墩指着水杯,“啊啊!”平常這是我早就接話了:“寶貝,你是不是想喝水啊?”
這次,我堅決忍住,我問胖墩:“寶貝,你想幹什麼啊?”
“嗯嗯!”
這次換了個音調,我又說:“哦,你是爬一爬是嗎?”
胖墩有點着急了,擺着手,嘴裡說着“嗯~嗯~ 水!”
“哦,原來要喝水啊,好的 你看,你想幹什麼要跟媽媽說呀。”
就這樣,我故意曲解他的意思整整一個月,從一開始的一句話不說,慢慢開始單字,然後詞語。中間每天都讓他聽兒歌,碰到喜歡的兒歌還會跟着哼兩句。反正一個月,胖墩有了突飛猛進的效果。
雖然醫生和各大育兒名師都一再表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展曲線,别人家的孩子會做的,自己家的孩子不一定非要會。
胖墩不會說話的時候,我帶他出去玩,總是會有奶奶,阿姨帶着孩子來閑聊,當他們知道胖墩快兩歲了還不會說話的時候,總是炫耀式地拉着自己的孩子說:“我們這孩子一歲半就會叫人了,現在都會說整句啦!”
每當這時,我都默默的帶着孩子離開,你們會說是你們的事,這有什麼好比的。
當然,我是屬于心比較大的家長,很多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分不清楚孩子到底是不想說話還是不能說話,但是各位家長要注意,很多時候孩子不說話都是家長的責任。
一.家長的哪些行為會造成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呢?
1. 過度滿足孩子的需要
很多家長都不知道怎麼愛孩子,覺得滿足孩子的需要就是愛。在我家經常看見,胖墩手随便一指,奶奶就問:“寶貝,你是不是想玩玩具啊?”“寶貝,你想吃這個吧!”“寶貝,你想出去玩是吧!”孩子一個字都還沒說,需求就已經都被滿足了。
2. 過度打擊孩子
孩子偶爾出門,對外面的環境産生好奇,很多時候都會大喊大叫,來表達他們的心情。但是家長們還沒有達到十級“嬰語”的水平,在加上出門在外,有時候會影響他人,這時候部分家長會呵斥孩子,讓孩子不要說話,甚至不要發出聲音。經常這樣也會遏制了孩子的正常表達。
家長們隻要日常生活中避免這兩點,多跟孩子交流,多用不同的語調引起他的注意,孩子會很快變成小話痨的。
但是還有家長會擔心,如何分辨孩子到底是不想說還是不能說呢。
二.如何分辨孩子是不能說,還是不想說
1.孩子會叫爸爸媽媽,但是其他的都不會。
這種情況就像我們家胖墩一樣,會叫爸爸媽媽證明聽力沒問題,面部和腦部發育也沒問題。一般都是缺乏家長的引導。實際上就是家長太懂孩子了,孩子小手一指家長就知道孩子要幹什麼,那孩子覺得自己根本不需要說話。
人需要表達的初衷是滿足自我的需求,家長把孩子所有的需求都滿足了,人家還說什麼呀。所以這種時候隻要家長慢慢地引導,多跟孩子溝通交流,多鼓勵孩子表達自己,慢慢就會有所改善的。
2.孩子願意分享,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
孩子喜歡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證明孩子有社交的需要,他願意去溝通,隻是還沒辦法完全表達自己。這樣的孩子,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多跟其他小朋友交流,學習。孩子的模仿力很強,跟着會說話的小朋友一起,不出一周,肯定有很大改變。
如果孩子過了一歲多,還沒有開口說第一個詞,例如爸爸媽媽,那家長們要引起重視了,最好還是要帶孩子到專業的醫院或者機構去檢查一下。
養育孩子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且漫長的過程,我願和你一同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