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哭江山
四十八歲的劉備坐在沙灘上,嚎啕大哭:
“我這一生,東奔西走,以幹掉曹操、恢複漢室為已任,不可謂不努力,不可謂不辛苦,然而,直到如今,白發叢生,卻一事無成,寸土未建,難道這就是我的宿命,失敗就是我的人生宿命?”
那一刻,劉備感受到了命運的作弄和殘酷,他也一度以為自己的人生就這樣了。
然而,身邊還有戰敗的隊伍,文臣武将還在身邊,都在等他的命令呢,即使此刻他真的頹廢倒地,總得給隊伍找條出路吧,那項羽十面埋伏,還有想到他一手帶出來的八千江東子弟該何去何從,素有仁義之名的劉備不能不管不顧吧,于是劉備隻得強打精神,投奔荊州劉表而去。
如果一生沒有走出琢州,老死于林泉下,那也心甘,可劉備偏偏扯起了隊伍,想拯救天下黎民于水火,并且他真心愛民,禮賢下士,從27-48歲,一直奔波,結果還是寸土未建,一事無成。
這道理去哪講去!
沒有努力,通常來說人生是沒有遺憾的。可努力了依然以失敗收場,人心終究憤憤不平,可那又能怎麼樣呢?
此後的發展,我們當然都知道,劉備在荊州被蔡氏兄弟三路追殺,向西越過檀溪誤入隆中,幸遇高人水鏡迷津指點,三顧茅廬請來諸葛亮,進入人生高光時刻,一路高歌猛進,進位漢中王,并最後稱帝,人生達到巅峰。
此時,再回頭來看48歲那年的劉備,所有的困頓,不過是為了再讓他邁上一個新的台階,開啟新的人生,隻是那時積累還欠火候,需要諸葛氏最後的“獨觀大略”,始成霸業。
劉備前48年的經驗積累到底有沒有點用?如果就此戛然而止,真的沒有半點用處,對于稱霸諸侯沒有半點用處,否則也不會東藏西竄,寸土未建。
他積累的僅僅是戰争經驗,這些經驗沒有經過升華和提煉,在實踐中不能發揮出作用。真正經得起實踐檢驗的是在諸葛亮幫助下取得的争霸經驗,諸葛亮把之進行了整合:文官武将相得益彰,戰略戰術有益搭配,終于在指揮後面的戰争中發揮了作用,一路做到了帝王。
意外之歡喜
坦率地說,我一直是個非常努力,卻始終運氣不佳的人,人生沒有什麼成功,就更談不上成就。
雖然曾有過很大的想法,也不停地努力過,但實際上,我這半生,糾結來糾結去,就做了一件事,就是一個“寫”字,寫材料。
天底下,最無聊的職業。
剛畢業時,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好像隻有這個“寫”字能拿出手,于是,找了一系列工作,清一色的都是寫材料。
從報社到銀行再到保險公司,都是在寫材料。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可以做點别的什麼,那時,自己還沾沾自喜,感覺比别人多點本事,他們都不會寫。現在想來,人家不是不會寫,人家是覺得這個太“虛”、太“傻”,不想寫。
再後來,寫多了,就多少有了點名氣,就從縣裡一路寫到了市裡,自己也沒有其他的想法,就想憑借着自己的優勢,走出一條路來,搞出點名堂。
但很不幸地是,寫可以,人家都很願意讓你寫,但一到了提拔的節骨眼上,門兒都沒有,差不多到了四十歲時,才明白“寫”真的寫不出個未來,才趕緊收手,再不敢随便給人家亂寫,充楞頭清,充本事了。
我覺得我的青春是被這個“寫”字耽擱了,如果人生沒有“寫”材料,我的人生也許會更好。
真正問題的根源是:隻會寫個公文,除了公文之外,其他的東西都寫不好,都寫不了呀。
讓我徐徐道來:
在我搞明白寫材料搞不出一個未來之後,我試着轉行去寫其他的東西,比如寫小說,寫網文,但無一敗北,啥也寫不好。
一開始感覺是自己積累不夠,見識不限,眼界不高,隻得沉澱下來,差不多沉澱了兩年,亂七八糟看了一大堆書,可看完書後,發現還是寫出來的東西沒人看。
倒時能寫,一個話題亂七八糟就能林林總總,寫他三、五千字,可寫出來的東西看者寥寥,欣賞者更是少得可憐。
唉,我這一生,就是這麼一個人,說大才談不上,說小才又不心甘,不上不下,卡在中間難受得很,既耽擱了青春,又延誤了終身,一事無成。
有時想來,人這一生,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做大事的,即使付出很多努力,取得的成就依然很有限,其實,從你一開始從事這個行當,有些東西就已經決定了,真的不太容易發生改變。
人生真的是無奈,我最大的享受就是想想劉備48歲那年,坐在戰敗的沙灘上,老淚縱橫,尋思着自己苦命的一生。
然而,僅僅一年後,峰回路轉,有了諸葛亮的輔助,一路向前,人生都是劉備,那多好呀。
可惜不能夠。
我下狠心在42歲那年,從那時起,拼命學過英語,學了三年,三年來的所有的業餘時間,全部用在了英語上,到最後自己,不要看字幕,就可以輕松看懂美劇,可以聽明白英語的對話和交流,然而,結果僅此而已,人生也沒有發生什麼實質的變化。
我很是失落。我期待中,學好英語是可以改變命運的,沒想到,會是這樣一個結果。
然而未曾想到,學英語直接導緻了兩個始料未及的意外之喜。
一個是大兒子看見我能看懂美劇,被我打擊得不行,本來他已考上研究生,一心隻想着遊哉遊哉地脫離“英語爛”的苦海,憑借自己的數學優勢輕松渡過研究生三年,找個好職業交待得了自己就行。
可現在,有一個天天看美劇的老爸在旁邊,動不動還冷嘲熱諷幾句,搞得他實在下不了台面。
感覺不學好英語,他在這個家裡立不下足,努力去學習英語,他又略信心不足,權衡許久,他一橫心,利用暑期去補習雅思去了,這個結果确實令我始料未及。
第二個結果是小兒子,才5歲,一口漂亮的美式英文發音,把家人搞得雲裡霧裡,不知這小子從哪學來了這玩意。
世上的事始料未及得多,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多,而往往付諸太多心血,卻收獲很少。
一直以來,我其實隻做了這樣一件事,就是實踐——總結,而缺少第三個環節,再實踐,即從實踐中再次進行驗證。
其實,這個驗證的過程也是很辛苦的,比如,你辛苦學了N年英語,究竟學得好不好,你就要和社會進行碰撞,在不斷的碰撞中,會有新的認識和提升,這樣得來的經驗才是真正的經驗,才是可以經得起檢驗的經驗。
比如,你覺得英語學好了,驗證的方式有很多,一種方式是參加雅思或者托福考試,如果順利通過,證明你切實學到了手,或者和英語使用者對話交流,使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對英語的認知進一步提升,這就叫做再次驗證的過程。
你總不能自個關起門來,說:”我英語很好,我付出很多努力,我很辛苦,可就是沒有一點用“,這就叫“坐井觀天。”
再比如,你覺得你寫的稿子很好,那就要和平台進行對接,在平台上賺來真金白銀,或者用你的文字解決生活中的難題。諸如:考研和導師聯系,導師因你的文采對你稱贊有加,而決定收你為徒;或者寫網文,粉絲衆多,逐漸成為公知代表,這些都是實踐驗證的好方法。
你不能單純說我就是寫的文章好,可實際上,寫出來的文章卻沒有人看;你單純說我很辛苦,讀了很多書,卻寫不出什麼有觀點的文章,這些隻能叫做“自以為是”,或者用實踐論來看,就是做了前半篇文章,隻有“理論——實踐,”而沒後面的——再實踐,從實踐中再次提煉出理論來,終究是不成事,不能取得成就。
實踐出真知
芸芸衆生,世間萬象,世事向前穩步推進,總是依照一定的規律,大到民族的解放、崛起與複興,小到家庭的發展與遷移,莫不遵循這一規律:實踐—理論—實踐。
沒有前期的實踐,就不可能有來自于實踐的理論,憑空而生,想象中的理論都是不正确的,都是不切合實際的。繼續往下說,僅産生了理論,沒有經過實踐的檢驗,沒有在實踐中得到驗證,這樣的理論終究沒有什麼用處。
多年以前,兒子讀高中,那個時候的他叛逆得很,大人說什麼也不聽,高考前的模考一塌糊塗:一看到老師傳過來的成績單,就氣得血氣上湧,可又無可奈,回頭看看兒子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我氣不打一處來,可臨近高考,我也不敢發作,隻好強壓怒火,暫且由他去吧。
高考成績下來後,竟然大出我的意外,還上了好大學。有了這一次刻骨銘心的經驗,從此以後,我對兒子不太幹涉,一切由他自作主張。
年大學畢業,考研時,兒子又是那個滿不在乎的模樣,我想起了高考前的經驗,隻裝作沒有看見,一切由他折騰去吧。結果當然不賴,一戰成碩,成功上岸。
每個人都有自已的特點,不可強求,不可以自已的模子強套在他人身上,如果這樣,會适得其反、差強人意。
任何經過實踐檢驗得來的經驗才是能夠真正在實踐中發揮作用的經驗,萬事萬物皆如此。
按照事物螺旋上升的規律,不斷提升自己的站位和格局,人生總歸能走出新的局面。
全文完,如果喜歡,點個贊吧,餘香會萦繞在你的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