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經常會用到數據分析的方法,數據分析可幫助人們做出判斷,以便采取适當行動,提高工作效率;并且不論是什麼崗位或者行業,數據分析都可以是一項基本的技能;本文作者分享了關于優秀的數據分析應該怎麼做,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今天來講一個優秀的數據分析實戰案例,全文硬核幹貨,大家做好扶穩慢慢看哦。
問題場景:某互聯網大廠TOB業務線,可以向平台商家提供SaaS/Paas類服務,但苦于銷售水平不高,溝通話術質量不佳,轉化率不足;現計劃做話術培訓,提升客戶轉化率。
一、原始模型最簡單的做法,定義話術A,話術B,倆版本。直接看轉化率,哪個高了用哪個就好了!(如下圖)
那麼,這麼做有啥問題不?
二、高級建築最簡單的做法,可能有幾層問題:
問題1:未考慮銷售本身的影響;有可能銷售本身能力強,所以才賣得好;因此,需要針對不同層級的銷售,比如S級、A級、B級、C級,單獨分析話術效果。
問題2:未考慮客戶的影響;有可能特定客戶就是容易成交,因此需要區分客戶等級,比如VIP1,VIP2,VIP3,分别看效果。
問題3:未考慮話術實際影響大小;有可能有的客戶就是說啥都行,有的客戶不管說啥都沒用,隻看價格;因此要做交叉測試,找到能受話術影響的客群(如下圖)。
最後,得到的結果可能如下圖,為每一類銷售,每一種客戶配置合理的話術,最大化産出。
三、第一層地基
問個簡單的問題:銷售的SABC級别是咋來的?
既然有分級,那麼得有判定标準。
而構建判斷标準本身,就是一個大工程。
比如:
- 是否業績表現好的,就是好銷售?
- 意向、簽約、回款、複購,哪個方面能證明他是好銷售?
- 以上四個方面,每個都至少有數量和金額兩個指标……
- 如果選簽約和回款,兩個指标交叉就是一個矩陣,怎麼定義好?(如下圖)
- 如果是三個指标呢?如果是四個指标呢?
以上所有問題,都有的一番糾結,才有産出。
現在簡化問題,假設就考察簽約金額。簽約金額高的就是好銷售,那麼問題又來了:考察多長時間内的表現?一加入時間維度,新的糾結又開始了:
比如:
考察1個月算不算數?3個月?半年?
考察1個月,這個月好,下個月不好,到底算不算好?
考察3個月,是考察總量,平均值,還是單月達标次數?
考察6個月,穩定性好,越來越好,先好後差的,要不要作區分?(如下圖)
以上所有問題的處理,都是為了得出一個簡單的業務員分級标簽。
同樣的問題,在客戶那裡也存在,一模一樣的糾結。
比如評定客戶等級:
- 考察哪些指标?
- 考察多長時間?
- 指标到什麼水平算好?
- 考察期波動怎麼處理?
- 在未簽約前要不要做預測?咋預?
- 要不要在簽約進度中修正預測?咋修正?
都分析清楚了,才能有準确的客戶評級,特别是售前評級。
正是因為以上工作太過糾結。所以衍生出3種常見的處理辦法:
- 從簡單到複雜:先做單指标分類,再慢慢加,叠代幾次。
- 先抓典型再總結:比如先讓業務方标注幾個正樣本,然後研究他們的特點。
- 從結果倒推:比如業務方KPI是簽約額,那為了達成這個目标,得做到多少。
每一種方法都有各自的工作辦法,這裡先不一一展開。隻是為了讓大家感受到:為了獲取一個準确的分類,需要勞民傷财的大量工作,不然你就隻能做最簡單的,充滿bug的模型。
然而,就算這樣,問題解決了嗎?
四、第二層地基問:話術A 這個分類又是怎麼來的?
實際上銷售賣東西很少隻說一句話,特别是toB類銷售,前前後後得說很多東西。
這裡至少有四個部分:
- 開場問候:開場寒暄,引入話題
- 産品介紹:主動介紹産品特點,優勢,對客戶的好處
- 問題答疑:針對客戶的問題,解答客戶疑惑
- 促單話術:催着客戶趕緊下單
這裡又衍生出來兩個問題:
第一, 這四個部分的話術如何分類,上标簽,加入到分析之中。
第二, 如何知道銷售說了什麼。
針對問題一,話術本身如何打标簽,如何分類。可以做以下動作:
- 産品介紹的版本
- 客戶問題點:功能、價格、體驗、案例、系統接口
- 促單的話術分類:按項目進度、按優惠、按資源控制
總之,有了這些紮實的基礎工作,才能有最初的話術A這一個分類标簽。這是比較好處理的。
問題二,更糾結。
五、第三層地基針對問題二,核心在于:數據怎麼采集。
- 如果有SCRM系統,那麼交易流程可以系統化實現,可以一定程度補足數據,比如展示了哪些案例(産品介紹環節)調用了哪些資料(問答環節)查詢了哪些優惠(促單環節)。
- 如果沒有系統支持,那就隻能從其他行為反推,比如銷售培訓,比如銷售策略,比如申請體驗demo類型、數量,比如申請的優惠。
那麼,又衍生出:
- 銷售培訓記錄,培訓類型标簽庫;
- 銷售策略記錄,策略分類标簽庫;
- 申請demo記錄,申請類型标簽庫;
- 價格申請記錄,産品價格折扣标簽庫。
沒有這些記錄和标簽,整個銷售過程處于失控狀态,一不知道幹了什麼,二關聯不到工作結果,根本無法深入分析。總之,一有記錄,二有标簽,這樣分析起來才得心應手。
六、經驗小結如果孤立地看怎麼找一個好的話術,似乎在地表建築階段,就已經做得很完美了;可實際上,如果脫離了下層大量的地基建設,再華麗的地表建築也蓋不起來。
整個流程串起來,就是用一個龐大的體系,解決了一點點業務上問題;雖然工作量大,但是它真的有效(如下圖):
注意:這套體系搭建完了,可以起個很好聽的名字,比如CST模型(Customer Success Test),配合架構圖聽起來也是很唬人的。
七、常見問題為啥實際工作中很難做出有用的分析?本質在于:缺少基建,脫離業務。
做數據的同學,過于指望統計學、算法本身,缺少基礎業務标簽建設,缺少受業務認可的标準結果,不會推動業務去改善流程,多收集數據。
做業務的同學,忽視流程對數據的影響,不重視流程規範與數據采集;以為數據是天上掉下來的,對數據建設漫不經心,卻指望一個“來着頭騰阿公司的大神”一炮搞掂。
兩者一結合,就是盲人騎瞎馬。實際情況是:
就隻會拿着交易結果做交叉,然後無腦輸出:
- 甲行業話術A轉化率高14個點
- 乙行業話術B轉化率高5個點
- ……
當銷售部門來質疑“到底是銷售本身不行、還是話術不行、還是産品不行、還是促銷力度不夠、還是外界因素?”的時候,一個問題都答不上來。最後隻會顫顫巍巍地:“我們找幾個銷售調研下???”
八、場景擴展有同學可能會說:銷售過程本身數字化難度大,如果是線上交易就容易了,每一步都有數據記錄呀。是滴,線上交易是有數據記錄,是能畫出轉化漏鬥,可真遇到最後轉化率不高,咋分析?
- 要不要對推廣渠道評級?
- 要不要預估各渠道響應率?
- 要不要對推廣内容打标簽?
- 要不要對CTA動作打标簽?
- 要不要對轉化産品打标簽?
- 要不要對推送客群打标簽?
這些都是同樣的基礎建設。這些東西不做,遇到最終轉化率低,運營來質疑:到底是渠道本身不行、還是文案不行、還是産品不行、還是促銷力度不夠、還是外界因素?
- 又是隻會拿着渠道類型,客戶類型和轉化流程拉交叉表。
- 又是隻會叨叨:“因為第三步轉化率低了”。
- 又是顫顫巍巍的:“我們找個用戶調研下?”
所以呀,漏鬥圖和漏鬥分析是兩碼事。做漏鬥圖容易,做漏鬥分析,就得認認真真設計思路,做好基礎,排除雜糅因素。
很多同學問:有沒有比漏鬥模型更高級的分析方法,其實隻要做得好,漏鬥圖分分鐘變成UJM模型。
#專欄作家#
接地氣的陳老師,接地氣學堂,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家。資深咨詢顧問,在互聯網,金融,快消,零售,耐用,美容等15個行業有豐富數據相關經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