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讀
大家身邊有沒有這種朋友:怎麼都吃不胖,瘦弱,吃了就拉,一天跑好幾次廁所?(小編為什麼莫名有點羨慕)這種症狀其實很明确,一定是脾胃運化能力差導緻的洩瀉。這種症狀通常會持續很長時間,甚至十幾年,長期下去,就會氣血虧虛,需要引起重視。今天,擅治肛腸疾病的老中醫宋光瑞先生就分享了他的經驗,希望可以幫到有需要的朋友——
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脾虛濕困型洩瀉
馮某,女,55歲。
1、初診:
2014年10月19日。患者以“腸鳴腹瀉反複發作15年餘,加重一周”為主訴門診求治。15年來腸鳴腹瀉反複發作,前往多家醫院就診,無顯著療效, 一周前突然腹瀉次數增多,來我院為求系統治療。症見:腸鳴腹瀉,日7次左右,糞便夾有不消化食物,腹痛喜按,納呆胸悶,體倦乏力,失眠多夢,納差。舌質淡,苔白,脈濡緩。專科檢查:指診:肛門部松弛無力,指套染血;腸鏡:直腸黏膜充血,有片狀糜爛,表面膿性分泌物附着。
診斷:
中醫診斷:洩瀉(脾虛濕困證)。
西醫診斷:潰瘍性結腸炎。
治法:益氣健脾,祛濕止瀉。
處方:參苓白術散加減:蓮子肉15g,薏苡仁12g,砂仁12g,桔梗9g,白扁豆12g,白茯苓15g,黨參15g,白術15g,山藥15g,炙甘草9g,15劑,水煎早晚分服。青黛20g,兒茶12g,白及20g,赤石脂12g,枯礬12g, 15劑,煎至50mL,于臨睡前取膝肘卧位保留灌腸。甲硝唑栓(院内制劑)兩枚日兩次,納肛。胃腸護腹袋療法:将約300g生姜榨取汁液,把準備好的絲棉浸泡其中,然後将白術、蒼術、佩蘭、艾葉等制成細粉均勻地撒在絲棉上,24小時陰幹。最後用棉布包裹含藥絲棉縫制成肚兜,讓患者束在腹部,一個月更換一次。穴位封閉:取天樞、上巨虛,用維生素B1注射液,每穴注射1mL,15天一次。合谷、上巨虛、關元、脾俞等穴針刺,14次,日一次,每次30分鐘。
2、二診:
2014年11月3日。患者服上方後,腹瀉次數減少,日行4次左右,便中仍夾有食物殘渣,胸悶,體倦乏力,納眠差。舌質淡,有齒痕,苔白,脈濡緩。患者老年女性,明顯為脾虛濕盛,濕盛阻遏陽氣,脾陽不振,健運失職,治應燥濕健脾為本,益氣助陽為輔。方藥:蓮子肉9g,薏苡仁9g,砂仁6g,桔梗6g,白扁豆12g,白茯苓15g,黨參15g,甘草9g,白術15g,山藥15g,于姜9g,肉桂12g,水煎服,15劑。針刺停,餘治療同前。
3、三診:
2014年1 1月18日。患者腹瀉日行2~3次,便質溏,偶有腸鳴,活動後感乏力困倦,納眠可,舌淡紅,有齒印,苔薄白,脈濡。患者症狀得到有效控制,繼增強其脾胃功能,增加健脾益氣之品。方藥:蓮子肉9g,薏苡仁9g,桔梗6g,茯苓15g,黨參15g,甘草9g,白術15g,山藥15g,于姜9g,肉桂12g,陳皮9g,木香9g,水煎服,15劑。外用同上。
四診: 2014年12月3日。患者大便先軟後溏,日2次左右,偶有腸鳴,體倦乏力,納眠可,舌淡紅,有齒痕,苔薄白,脈濡。守方不變,鞏固療效。追訪一年,訴生活如常人。
患者脾虛日久,濕困脾陽,脾陽不振,失于健運,則腸鳴腹瀉反複發作,“脾主意與思”,脾虛則心無所生,血不養神,從而失眠多夢,脾胃虛弱,運化無權,水谷不化,清濁不分,故大便溏洩。脾陽不振,運化失常,則飲食減少,脘腹脹悶不舒,大便次數增多。久瀉不止,脾胃虛弱,氣血來源不足,故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脈濡緩,乃脾胃虛弱之象。參苓白術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本方用四君子湯以補氣健脾為主,加入和胃理氣滲濕之品,标本兼顧。方中人參、白術、茯苓益氣健脾滲濕為君。配伍山藥、蓮子肉助君藥以健脾益氣,兼能止瀉;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術、茯苓以健脾滲濕,均為臣藥。更用砂仁醒脾和胃,行氣化滞,是為佐藥。桔梗宣肺利氣,通調水道,又能載藥上行,培土生金;炒甘草健脾和中,調和諸藥,共為佐使。綜觀全方,補中氣,滲濕濁,行氣滞,使脾氣健運,濕邪得去,則諸症自除。
好 書 簡 介
《宋光瑞肛腸病臨證經驗實錄》
《宋光瑞肛腸病臨證經驗實錄》總結了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宋光瑞教授學術思想,彙集了國醫大大師候選人宋光瑞教授半個多世紀的肛腸病診療與預防經驗,内容豐富,切合實用。本著作為2016年河南省中醫藥科學研究專項課題(2016ZY3033)。(購書詳情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内容選自《宋光瑞肛腸病臨證經驗實錄》(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宋太平 鞏躍生 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