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武則天的墓碑發現于陝西省的鹹陽市乾縣城北6公裡的梁山上,其位置十分的特殊,西面是“述聖紀碑”,北邊是山坳,南面是緊靠着翁仲的,東面是與述聖碑對着的“無字碑”,上面全是武則天生前對唐朝所做的貢獻和事迹。據了解,武則天生前還為自己寫了一篇頌文,樹立在哪裡。
“無字碑”因最初碑上未刻一字而得名,清乾隆年間《雍州金石記》有記載:“碑側镌龍鳳形,其面及陰俱無字。
“述聖碑”是武則天為高宗歌功頌德而立的碑,從字裡行間中,我們可以看出武則天是怎樣的一個人,其次,就書寫上來看,确實并不會輸給很多書法大家。雖然墓碑上沒有提名,但是,整個墓碑看起來十分的大,氣勢自然不輸其它陵墓,如今,這裡已經成為當地有名的旅遊地之一,遠到而來的人在這個地方都要繞道到這裡看看。
自古以來,有哪一位身份顯貴的人不希望自己的名字刻在墓碑上,使自己的名字被後人知曉,然而,武則天為什麼沒有這樣做呢?難道有什麼特殊的原因。
雖然墓碑上沒有文字,但是,這塊墓碑卻不是一般的石頭草草的立在哪兒。其墓碑是所有帝王将相中最大的一塊,有七米高,兩米寬,厚度為一米五,如此巨大的石頭可想象他的重量在當時的運載能力可謂是已經達到極限了。當時的科學技術并不像現在這樣發達,而這塊墓碑卻是用一塊完整的巨石經過手工打磨而成的。整塊墓碑看上去并不會給人以壓迫感,反而會給人一種雄偉壯觀的感覺。
并不是墓碑上沒有寫上武則天的名字,上面就一無所有的。上面刻有八條飛龍互交織在一起,每條巨龍都是栩栩如生,看上去活力非常。每條龍雖然整體相似但是卻個有個的神态,看上去十分逼真。墓碑的兩邊分别是兩條更大的巨龍,像是墓碑的守護神一樣,威武的樹立在哪兒。
墓碑的後面是雄獅和駿馬圖。駿馬的兩個蹄子向上,像奔騰在草原中的野馬,奔放自由,然而,雄獅卻表情嚴肅,與駿馬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嚴肅與自由融為一體會給人一種視覺上沖擊。除此之外,上面除了有粗狂有勁的線條外,還有許多細小精美的線條,像花瓣小草之類的植物,這些植物雖小,但是,線條都十分的柔美,在剛與柔中展現出一種陰陽之美。
由此看來,無字碑無疑是武則天樹立的。
在那樣一個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一個女子竟然能憑着自己的努力打破世俗的枷鎖,成為一代位高權重的女皇,這樣的事情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後無也沒有發生過。如今武則天已經離我們很遙遠了,但是,越來越多的人對其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無論是在治國上,還是在生活上,人們都是以自己的主觀看法來判斷武則天事迹的是與非,沒有形成統一的看法。但是,在她執政期間,唐朝的政治經濟面貌是有很大的改善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就她對當時唐朝的發展而言,是有着重大的促進作用的,那麼,是什麼樣的原因導緻在她去世之後人們沒有将她的名字刻在墓碑上呢?
據專家考證,武則天的墓碑是是和高宗皇帝的墓碑一起修建的,并由她親自主持。那麼,為什麼唐高宗的墓碑刻有名字,而武則天的卻沒有了,是後人所為還是武則天自己的有意安排?
後來考古學家推測:武則天覺得雖然自己當上了皇帝,但是,她知道反對自己的人還是很多。最終,她不得不把自己的位置讓給自己的兒子李顯,這樣不僅可以保證皇家血統的純正,也對得起死去的先皇李治。但是,李顯上位後,并沒有朝着武則天所設想的那樣發展下去。還有就是,繼位的唐中宗李顯對武則天無法稱謂,是稱武則天為先帝呢?還是稱其為太後?
因此,在武則天死後,李顯迫于外面的壓力,隻能為自己的母親立一塊“無字碑”。也許是武則天早就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因此,在此之前早就為自己設計好這塊精美的墓碑。
但是,後世還有一種說法,武則天立“無字碑”是因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還是不寫碑文為好。其以阿谀奉承的手段取得信任,從地位較低的“才人”,爬到掌握大權的皇後,最後竊居皇位。并培養黨羽、建立宮廷奸黨集團,并打着李唐“朝廷”的旗号,消滅異己。
最後,在其當政期間,曾失掉了安西四鎮,危害了國家的統一。職是之由,武則天無法為自己立傳,而隻能以“無字碑”來為後世定基調。
所以,她因不知如何下筆,所以,在其墓碑上沒有寫一個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