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志願填報中,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條意見:本科看學校,碩士看專業,博士看導師。意思就是說,在高考報考大學的時候,要把學校放在第一位,能去985就不要去211。
這條意見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成立的,大家也都以實際報考意願遵循着。但近年來,随着一批“地方高校”的崛起,這條意見開始出現越來越多地“動搖”。不少考生和家長提出疑惑:既然說本科要看學校,那為何“雙非”深大的分數線都要趕上了985蘭大?“本科看學校”這個說法是不是已經失靈了?那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讨論下。
考生用“腳投出了票”
對于選擇985蘭大還是“雙非”深大這個問題,不少考生用腳給我們投出了“票”,這是最真實的反映。
2020年高考中,深圳大學在廣東普通批次錄取理科生2770多人,最低分數線為588分,而蘭州大學錄取理科生111人,最低分數線是603分。在錄取學生數量相差懸殊的情況下,深圳大學分數低于15分。對于一所“雙非”大學來說,這個分數線已經很高了。
而在浙江、江西、雲南、廣西等地,深圳大學的理科分數線都高過蘭州大學。以廣西為例,深圳大學已連續三年最低分數超過600分,而蘭州大學卻沒有一次高過600分。還有在上海、江蘇、遼甯、四川、雲南等地,深圳大學和蘭州大學的錄取分數線差距均已縮小到5分以内。
除了蘭州大學外,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985大學的分數線,也開始被深圳大學“挑戰”。我可以預見到,或許不到三年時間,深圳大學的分數線就會在更大的範圍和程度上,超過更多的985大學。
“本科看高校”是不是已經失靈?
既然已經有雙非的分數線超過985大學,那對于高考填報志願來說,“本科看高校”這個說法是不是已經不适用了?我的看法是,仍然适用。
對于深圳大學分數線超過蘭州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985大學,背後原因其實就是考生選擇了辦學地域而不是學校層次。深圳這種新一線城市,經濟更發達,對考生來說,選擇了未來就有更多的發展機會,所以基于這個選擇,即使能考上985大學也甯願選擇雙非。
在2019年高考中,哈工大深圳校區的分數線首次超過了本部。為什麼?還不是因為考生沖着深圳來的。
對于考生來說,填報志願就是一場目标高校層次、地域和專業之間的博弈。當然最好的情況是既能報考層次高、地域好、專業好的學校,但絕大多數的考生都會受限于分,隻能在層次、地域和專業之間作出抉擇。
事實上,大多數考生還是遵循“本科看學校”這個意見的,畢竟像深圳大學這樣的案例實在太少了。對于層次高的學校,未來在保研、進體制工作上還是很有用的。比如選調生,很多省份是隻要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學生。但是想要從事前沿科學研究和就業的,深圳大學這類高校或許又是更好的選擇。
本科看學校,要把地域這個因素考慮進去
當地域間經濟發展水平越來越大的背景下,我建議在填報志願的時候,要改變下以前的老觀點,一聽985、211或者某某重點、某某一本就直接填報了,而是既要看層次,又要看學校的辦學地點。
比如說像溫州大學,雖然在很多省份還位于二本批次,但無論從學校基礎設施還是就業率和綜合排名上看,完全不輸于很多一本批次的學校。
而對于高考填報志願,專業在有些情況下,是可以适當“舍棄”的。隻要不是特别反感的,可以考慮先“進校後換專業”的路子,畢竟,換專業幾乎已經成為所有高校的标配了。先進到理想的大學,再換一個理想的專業,或許會比去一個不太理想的學校即使有個理想的專業,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