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凱爾
編輯|文刀
容量證明機制POC在近兩年冒出頭來,不少基于POC共識的項目出現,想要用“硬盤挖礦”的方式構建新共識。
各種POC項目的宣傳文章将“硬盤挖礦”诠釋得優點滿滿,用“挖礦門檻低”、“去中心化”、“節能”這些特性來彰顯對POW(工作量證明)和POS(權益證明)機制的優勢。登堂入室後,POC也招來質疑,這種共識能否構建出一個安全又去中心化的區塊鍊網絡?POC共識下的網絡又能搭載什麼應用?
當前階段,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POC應用誕生,多數項目僅停留在“挖礦”層面,獲得币獎勵是礦工的終極要義。
硬盤挖礦的POC“節能”特性也被诟病。有人認為,它在硬盤中存儲“答案”,會導緻硬盤裡充滿了大量“無用”數據,反而成了另一種浪費。此外,多數POC項目挖礦需要購買代币進行抵押,成本并不低。
“完美挖礦”的宣傳背後,POC共識不乏質疑聲,想成為新風口前,它還需要說服力。
POC共識項目頻出
自2019年來,越來越多采用POC共識機制的項目進入鍊圈視野,Lambda、GN、BHD等項目都在争做POC機制的弄潮兒,試圖向區塊鍊世界輸出新的共識理念。
主打“容量證明機制”的POC軍團,提倡用硬盤容量替代POW的工作量(算力)證明來達成共識,“擁有硬盤即可挖礦”是POC項目們對外普及時突出的亮點,由此帶來的低門檻、節能、抗Asic(芯片集成)的特性,被從業者視為更易參與和更去中心化的優勢。
POC主打硬盤挖礦
相比POW挖礦以算力“解題”來挖礦,POC的出塊方式不太一樣。如果說前者是“閉卷考試”,後者就像“開卷考試”。挖礦前,解題方法已經生成,并存儲在硬盤中,誰的硬盤裡恰好有最新區塊的解題方法,就會獲得記賬權,并獲得挖礦獎勵。
為了獲得記賬權,礦工們會在硬盤中填滿各種各樣的“解題方法”,以此來提升搶得記賬權和獎勵的概率。POC的世界裡,硬盤容量是王道。
硬盤挖礦看上去讓挖礦行業更接地氣了,似乎隻要加以研究,小白玩家憑借硬盤也能輕而易舉地成為“礦工”。
不過,在專業人士看來,POC是POW的變種,它的誕生很大程度就是為了彌補POW的各種缺陷,如高門檻、算力集中化等等。也有人因此質疑POC隻是“為了挖礦而挖礦”。
從初衷看,BTC等POW網絡主要是想給世界提供一種去中心化的點對點支付系統;POS、DPOS等網絡則是希望通過智能合約和更高性能的底層設施來建立區塊鍊應用生态。POC的初衷,更像是讓挖礦更完美,但挖礦本身真的足夠重要嗎?
近年來,在POC上做探索的項目層出不窮,圍繞POC的思辨也同步展開。在EOS社區KOL星主看來,POC存在效率低的問題,“因為存儲分布太分散了。”但POC陣營堅信,POC會憑借更高的普及度,在未來5年内成長為比肩POW的新共識。
缺乏應用落地遭質疑
“我一直覺得技術是不賺錢的,賺錢的是業務。”星主說,如果POC能找到合适的業務,“我會改觀。”
當前來看,POC最令人诟病的一點是,它還架空在概念層面,缺乏實際的落地。翻看“POC們”的宣傳文件,無一不是願景宏大,GN、Samsara Network等項目都喊出了做“POC界以太坊”的口号。
一個赤裸裸的現實是,大多POC項目都沒有實際的業務,在以太坊、EOS等公鍊上快速生長的DAPP,還沒出現在POC網絡中。
區塊鍊行業媒體人老道認為,POC項目對标以太坊顯然不合适,因為無論是智能合約還是生态方面,它都無法和以太坊競争。有人甚至覺得,POC的業務就是挖礦,“除了挖礦,還不知道它能做什麼。”
相較已有十多年曆史的POW,POC的發展曆程并不算長。2014年,初代POC項目Burst拉開了POC的發展序幕。但直至今日,該項目也沒有實際的落地應用,其在2017年白皮書中提及的“達到一個低耗能、可高度擴展的、匿名化的貨币支付體系”并沒有實現,至少在高度擴展上面,Burst未能比肩晚于它誕生的EOS。
相比其它共識 POC缺乏應用落地
6年來,POC沉寂在主流共識項目的外圍。随着POW和POS成熟度越來越高,這兩大主流機制暴露出種種弊端,POC才再一次進入區塊鍊世界的視野。
POC共識機制的各種項目,探索方向各不相同,一些主打去中心化存儲,将競争目标瞄準了阿裡雲、騰訊雲等中心化存儲巨頭;還有一些主打邊緣計算,組成無處不在的CDN網絡,讓數據和文件在用戶之間高速流通。
但這兩個路徑都缺乏建樹,并未出現新的突破。行業人士認為,去中心化存儲本身就是僞命題,效率降低使得存儲失去了擴展性。此外,絕大多數POC項目中,礦工所提供的存儲空間并不用來存儲用戶數據,而是用來存儲挖礦“答案”;而依靠邊緣設備組成的CDN網絡距離實現還有一段路要走。
暴露缺陷 前路仍需探索
随着POC進入越來越多人的視野,有人發現POC在挖礦的低門檻上也并非完美無缺。
比特币資深玩家洪屬甯表示,POC一樣也可以“Asic化”。目前,市面上已經出現了售價高昂的POC礦機,可以挖BHD、LAMB等POC币種,雖然該礦機并非采用Asic芯片,但也屬于非普通硬盤的專業礦機。用這種礦機的礦工在挖礦上更有優勢。
某POC挖礦機
“目前POC容量不集中,主要是由于POC币種的币價都很低,如果币價漲到足夠高,一定會出現類似于礦池的龐然大物,在利益面前,沒有絕對的去中心化。”一名微博大V評論。
除此之外,老道提出,POC在節能上做得也不夠好,“雖說相對于POW,它解決了挖礦消耗能源的問題,但産生的新問題是大量硬盤被用于存儲’意義不大’的解題方法,這實際上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消耗。”
在POC軍團中,還存在一些需要高質押的項目,挖礦成本并不如其宣傳的那麼低。SINOC就是其一,該項目的挖礦體系中,礦工挖礦前需抵押SINOC代币,抵押金額在300至2000 SINOC币不等,時值300美元至2000美元,如果中途想中止挖礦,雖然可退還抵押币,但會扣除5%的手續費。
抵押就意味着挖礦前要提前在二級市場上買入一定數量的代币或租借代币,也就是說,礦工不僅要購買礦機,還需要買币,增加了挖礦成本不說,還要考慮二級市場風險。
可見,被視為風口的POC機制還存在不少待解的疑問。在面對缺乏實際應用以及同樣消耗資源的問題時,重新進入币圈視野POC共識還有待驗證。
互動時間
對區塊鍊感興趣的朋友歡迎關注“蜂巢财經News”,在文章末尾進行投票。或直接搜索“fengchaocaijing”添加好友,解鎖更多新知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