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有一位強項令董宣,硬挺着脖子不肯向光武帝低頭,用青島土話叫做杠子頭。杠子頭是一種硬面的火燒,被比喻為這類性格堅強甚至固執的人。
唐朝也有一位杠子頭,就是中唐大詩人劉禹錫。當年他參加王叔文的永貞革新,十年以後才被召回,他竟然寫了一首詩嘲笑朝廷新貴,詩題為《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于是,又被貶黜........
一、用典之妙 三黜名慚柳士師貞元九年(793)進士及第時,劉禹錫(772~842年)才21歲。在“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 ”的時代,劉禹錫可謂少年得志,但是同榜進士中還有一位更年輕的詩人:柳宗元( 773年— 819年)。
這兩位成為了一生的好友,被人并稱為“劉柳”。可惜血氣方剛“劉柳”跟錯了人,他們跟着王叔文搞永貞革命,很快就慘敗出局。二人光榮地成為了“二王八司馬”中的兩位,名滿天下的代價很沉重,兩人同時被貶出京。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被貶,回來時已經過去十年....
元和十年(816年),寫完“盡是劉郎去後栽”後,劉郎又被貶黜了,這一次他似乎連累了自己的好友柳宗元 。
劉禹錫被貶連州刺史,柳宗元被貶柳州刺史,二人結伴而行,到衡陽後灑淚而别。臨行時柳宗元寫了一首七律《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别》,詩雲:
十年憔悴到秦京,誰料翻為嶺外行。伏波故道風煙在,翁仲遺墟草樹平。
直以慵疏招物議,休将文字占時名。今朝不用臨河别,垂淚千行便濯纓。
十年以後才有機會回到長安,沒想到又被貶往遙遠的嶺外,這是"伏波将軍"馬援走過的風煙古道呀,當年的漢魏古墓上長滿了荒草野樹。咱們因為懶散(暗示不願同流合污)遭遇非議,不要因為詩文而與人相争(惹禍)了。
尾聯說道:今天不必在河邊告别,咱們留下的淚水足夠“濯纓”了。
柳宗元詩中用到了幾個典故:伏波将軍、翁仲、濯纓(《孟子·離婁上》:“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 ”)。下面看看劉禹錫回贈柳宗元的詩,典故用得可說天衣無縫、妙不可言。
劉禹錫七律《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
去國十年同赴召,渡湘千裡又分岐。重臨事異黃丞相,三黜名慚柳士師。
歸目并随回雁盡,愁腸正遇斷猿時。桂江東過連山下,相望長吟有所思。
十年後,咱倆一起回到長安,如今咱們又一同被貶出(真是難兄難弟),在衡陽這裡又要分手了。我這是第二次被貶谪連州了,和兩次任颍川太守的西漢賢相黃霸相似,但實際上哪能和人家相提并論呢?您三次被罷黜,好像柳下惠呀。
劉禹錫以柳下惠比柳宗元,此處可以看出用典之妙。
首先、古人用典,用同姓氏為佳。
其次,三黜是指劉禹錫不是柳宗元,禹錫當年先貶為連州刺史,再貶朗州司馬,如今又貶為連州,所以是三黜耳。因此“名慚”是指我(劉禹錫)不如您柳下惠(代指柳宗元)。
又次,柳下惠之所以被貶,是因為“直道而事人”:
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論語,微子第十八》
柳宗元說:直以慵疏招物議,休将文字占時名。而劉禹錫用柳下惠被貶的典故說了同樣的事情。
柳下惠被“三黜”,是因為“直道而事人”。走正路做事,去哪裡都會被罷黜,走歪門斜路,在哪裡都可以吃的開,何必要離開父母之邦呢? 柳宗元用這個典故諷刺當權者,為自己和柳宗元申明心迹。
從這個典故的應用可以看出劉禹錫的用典功力。劉禹錫曾經有不敢題糕字的故事,據宋《邵氏聞見後錄》記載:“劉夢得作詩欲用糕字,以五經中無之,辍不複為。“可見劉禹錫作詩的嚴謹,如此嚴謹必須飽讀詩書、強聞博記須可。
另外,從這個典故也能看出劉禹錫咄咄逼人的戰鬥精神,”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幾乎是在罵人了,和“盡是劉郎去後栽”的嘲諷一樣具有殺傷力。
劉禹錫的戰鬥精神還可以從後面兩個故事中看出。
二、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元和十年第二次被貶後,轉眼又是十年.....
826年,唐敬宗寶曆二年 ,劉禹錫終于離開了連州返回東都洛陽,路過揚州時遇到了好友白居易。白樂天對于劉禹錫的遭遇深表同情,于是在筵席上寫了一首《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劉禹錫排行二十八,因此被稱為為劉二十八使君,詩中感歎他雖然具有奇才,可惜命運多舛。
803年,白居易授秘書省校書郎,劉禹錫結識了王叔文,出任監察禦史 。劉禹錫當時何曾想到自己竟然宦海蹉跎了23年呢?王叔文在806年就被賜死了,好友柳宗元在819年也病逝于柳州。劉禹錫其實已經算是比較幸運了。
劉禹錫在回贈的詩中,充滿了一種向上的精神,《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白居易任職于蘇杭魚米之鄉 ,劉禹錫在巴山楚水中艱苦度日,但是劉禹錫并不需要白樂天的同情,頸聯寫到: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二十三年折太多?NO?那不是劉禹錫,沉舟旁邊還有千帆競渡,枯樹前邊有的是春意盎然的大樹。他沒有因為23年的蹉跎折損了自己的鬥志,還在結尾處展示了自己的樂觀精神: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揚州分手以後白居易去了長安,劉禹錫去了洛陽。第二年(大和二年828年),劉禹錫回長安任職,這一次他舊地重遊,又寫了一首充滿戰鬥精神的《再遊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3年後,在829年春,白居易因病改授與太子賓客分司,回到了洛陽。幾年以後,劉禹錫也回到了洛陽為官,兩位好友一起在洛陽終老。
三、莫道桑榆晚 為霞尚滿天
從上面幾首詩可以看出,劉禹錫性格中有種屢遭打擊而始終不屈的意志。不過了解當時曆史的朋友應該知道,他的這種性格難當大任,沒有丢了性命就不錯了。
年老以後,劉禹錫改任太子賓客、秘書監分司東都,也回到了洛陽養老。此時的洛陽還有衆多的好友如白居易、裴度等人,幾個六十多歲的半退休老頭子常一起飲酒賞花賦詩。
這一天白居易給劉禹錫寫了一首詩,《詠老贈夢得》:
與君俱老也,自問老何如。眼澀夜先卧,頭慵朝未梳。有時扶杖出,盡日閉門居。懶照新磨鏡,休看小字書。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閑談興,相逢尚有餘。
這是一首五言排律。白居易作詩喜歡“老妪能解”,這一首明白如話,不需要特别解釋。需要注意的是,白居易詩中的消極、悲觀情緒。
不過劉禹錫的詩不同,一如既往地拿出了他不肯低頭的精神,《酬樂天詠老見示》: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随年。經事還谙事,閱人如閱川。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這首詩也用了幾個典故,身瘦帶頻減,出自《梁書·昭明太子統傳》:“體素壯,腰帶十圍,至是減削過半。”常用以形容病愁瘦損。
廢書,來自《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序》:"餘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而歎也。“這個詞有憂國之意,這裡用“惜眼”承接,有一點表明自已遠離政治的意思。當時宦官當權,詩人下筆很小心。
在劉禹錫回到洛陽前一年,發生了“甘露之變”, 宦官掌權把王涯、賈餗、舒元輿等朝廷重要官員被滅門,受株連被殺的有一千多人。
閱人如閱川,語出陸機《歎逝賦》:“閱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閱人而為世,人冉冉而行暮。”
了解了劉禹錫的宦海沉浮,自然對“經事還谙事,閱人如閱川。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有所感懷。
倒數第二句寫到:“莫道桑榆晚”,用否定詞轉折一頓,結尾引出:為霞尚滿天。
這首詩先用賦筆寫出“顧慮年老”的心态,中間寫“經事....便翛然”是一種平淡,但是結尾振起,用“莫道桑榆晚 為霞尚滿天”表示了劉禹錫不服老的心态。
這和當年白居易同情劉禹錫“二十三年折太多”,而劉禹錫卻回答說“沉舟側畔千帆過”類似。劉禹錫一生不肯向命運低頭,至死不渝。
結束語
相對比劉禹錫,白居易就靈活得多 ,白居易在長安任任刑部侍郎時,因病改授與太子賓客,躲到洛陽遠離了政治漩渦。想想北宋的蘇轼還因烏台詩案差點丢了性命,劉禹錫的這種性格能夠全身而退,70歲終老洛陽已經是圓滿的結局了。
結束時,依照慣例作一首七律為習作,《讀劉夢得酬樂天有感》:
生涯宦海幾浮沉,鑄作金剛不壞身。嶺外難忘聞笛賦,長安還笑種桃人。為霞無礙桑榆晚,添酒更因梅雪春。閱水成川如夢得,濯纓濯足有精神。
@老街味道
平仄平平仄平仄 七言律詩第一句 用錦鯉翻波這種句式可以嗎?
詩不是這樣寫的《慶餘年》鬥詩會恐為方家所笑
唐朝有三首詩被稱為七律第一 您覺得哪一首實至名歸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