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揚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安史之亂開始。安祿山範陽起兵造反,鼓噪之聲震地,直至潼關失守,長安這座世界之都在漁陽鼙鼓聲中變得脆弱與窘迫無計,大唐盛世也轟然傾圮。變亂何以爆發?盛世何以崩陷?亂離親曆之人的經曆足以解釋與傳達。李隆基君臣從自負颟顸到倉皇辭廟的驟然切換;李林甫和楊國忠這兩位首相的逢君之惡;楊玉環在馬嵬驿的“明眸皓齒今何在”;太子李亨的隐忍與浮誇表演;安祿山的胡旋舞與曳落河;血色殘陽中的張睢陽齒與顔常山舌;是李白、杜甫、王維們的盛世求不得與亂世離散……這群人,這群經曆了從盛世穿越亂世的非常之人,在從盛世到亂世的猝不及防中,面臨着各自的困境,有着不同的突圍與選擇。成都尋麓書館邀請曆史作家張明揚就這個話題做分享,以安史之亂中多位關鍵曆史人物,即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顔杲卿、哥舒翰、楊玉環、李亨、張巡等人的“棄長安”經曆為線索,聚焦唐朝由盛轉衰過程中的重要議題,以此重新刻畫安史之亂時期的完整曆史圖景。
以下便是本期傳燈人活動的内容:
作家、曆史寫作者、資深媒體人張明揚新作《棄長安》
安史之亂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既陌生也熟悉,可以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在唐玄宗李隆基時期發生這場的叛亂,由安祿山挑起,其間還發生了著名的馬嵬驿兵變。安史之亂是中國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事件,可以解讀的維度特别多。
戛然而止的玄宗盛世
安史之亂爆發在玄宗盛世的末期。
中國曆史上的盛世很多,比如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等,而玄宗盛世跟其他盛世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它結束的方式。很多盛世都是自然而然的結束,有一個緩慢的下行過程,或者說是半衰期,比如康乾盛世,到了乾隆末年,乾隆日益老邁,開始走向昏庸,其繼任者嘉慶皇帝又不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因此康乾盛世就在長時段中結束了。但玄宗盛世不同,它戛然而止。在安祿山起兵的時候,玄宗盛世某種意義上仍處于巅峰時期,安史之亂就像是一個突發事件,驟然打破了盛世的節奏。這在中國曆史上可能是獨一無二的。
一場猝不及防的亂世,讓所有人都沒做好準備。而正是這種突發性,使得曆史呈現出它強大的張力,各個曆史人物的不同面相,就在這盛世與亂世之交,被充分地凸顯出來。
最慌亂的人應該是唐玄宗李隆基吧。他顯然沒有對這場叛亂做任何的心理準備。唐玄宗的自我定位是一個偉大的皇帝,一個盛世君主,所以在玄宗時代的中後期,他最熱衷做的一件事就是擴張、開邊。唐玄宗因此需要安祿山這種強力角色幫他把盛世軍功與大唐榮耀無限放大。他非常信任安祿山,皇帝的充分信任,給安祿山帶來很多權力下放和資源傾斜。安祿山一路坐大,最終具備了反叛的資本。
李隆基
激烈的宮廷鬥争成為叛亂滋生的溫床
唐玄宗萬萬沒有想到安祿山會反,因為從唐朝宮廷的傳統來看,皇帝把注意力都放在宮廷政變上,而沒有關注宮廷之外的危機。唐朝曆史上多次發生宮廷政變,比如世人皆知的玄武門之變,又如武則天時代是通過宮廷政變而結束,甚至唐玄宗上位,也是通過宮廷政變實現的。唐代宮廷的激烈内鬥成為亂局滋生的溫床,影響曆史走向。安史之亂在很大程度上跟宮廷内鬥也密切相關。我們現在常說,唐玄宗這麼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為什麼會先用李林甫、後用楊國忠這樣的“奸相”呢?我覺得光用外朝的邏輯解釋是不夠的,從宮廷内鬥的視角看,皇帝這樣做是有其用意的。李林甫很擅長治國理政,楊國忠很擅長理财,但唐玄宗用他們的最大原因之一,卻并非着眼于國家發展大計,而是讓他們幫自己幹髒活——提防太子。唐玄宗很熟悉唐朝的曆史傳統,他自己當年就是把他的父親唐睿宗李旦逼退位的,所以他擔心自己的兒子“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身”,所以一直在防着這件事兒。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玄宗盛世的後期,有對外、對内兩大政治主題:對外的政治主題是開邊,即要求安祿山及大唐的西北軍開疆拓土;對内的政治主題是唐玄宗和太子的争鬥。
李隆基對太子的态度,很值得玩味。一方面,他不想廢了太子,因為出于政治理性,他知道自己總有一天會駕崩,皇位總是要傳給太子;另一方面,他不想太子在自己生前形成自己的政治勢力,以免發生針對自己的宮廷政變。于是他一路碾壓太子,特别是在李林甫時代,在幾年之内連續掀起了三次針對太子的大案,史稱“天寶三大獄”。李隆基做的這些事,隻是出于對太子位置的本能警惕,而不是針對李亨本人——對李亨,李隆基并沒有什麼特别的不滿,他不想換人。
《望賢迎駕圖》,南宋佚名繪。此圖描繪的是安史之亂後,唐肅宗李亨在陝西鹹陽望賢驿,迎接由四川歸來的太上皇李隆基的場面
在打壓太子的過程中“立功”的兩任宰相
李隆基對于太子的矛盾心态,給宰相李林甫帶來很多“麻煩”,讓他難做人。一方面,如果他不按照李隆基的心意去打壓太子,他的宰相就坐不穩;但另一方面,當今的太子就是未來的皇上,将來太子登基後會放過自己嗎?顯然不可能。即便李林甫自己去世了,新皇帝可能不會放過李林甫家族的子孫。所以,李林甫在打壓太子、以獲得皇上寵信的同時,還有一個謀求自保的“計劃”:通過“添柴加火”,把牽涉太子的各種事件放大,希望除掉太子,以絕後患。有趣的是,這時候,心态矛盾的唐玄宗又會站出來保太子,他不想看到太子被廢。這三人之間的錯綜複雜關系一直持續,中間有幾個回合事情鬧得特别激烈。
玄宗盛世裡另一個重要人物叫楊國忠。楊國忠的理财能力很強,唐玄宗建立軍功需要經濟支撐,楊國忠因此可以發揮作用;而且,他是楊貴妃的遠房大哥,這種裙帶關系有助于上位。楊國忠在剛剛崛起的時候,是在李林甫的手下做事。李林甫在幫唐玄宗策劃打壓太子的“天寶三大獄”時,楊國忠是李林甫的忠實打手,在打擊太子的過程中立下了很多功勞,所以,也可以說,這可能也是唐玄宗看中楊國忠的另一個原因。
李林甫去世之後,楊國忠就上位了,當時的唐朝就形成了三大政治勢力:一是楊國忠和楊貴妃的外戚集團,二是太子李亨,三是安祿山代表的邊将勢力。在這三方之上,李隆基希望扮演的是一個超然的角色,通過背後操控,希望實現三方勢力的互相制衡。但從安史之亂的爆發來看,李隆基沒有能力把三方勢力的内鬥控制在有限度的範圍之内,最終釀成禍患。
盤根錯節的對立關系
李隆基沒能實現自己設想的内部制衡,而且朝堂政局中的幾組對立關系,他都沒有搞定。
安祿山VS楊國忠
安祿山和楊國忠一開始還是政治盟友,在李林甫的執政末期,他們二人聯手把李林甫幹掉了。但是李林甫去世之後,這兩人就反目為仇。安祿山這個人雖然狼子野心,但他下決心造反并非是蓄謀已久,而是到天寶十二至十三載左右的事了。造反之前,安祿山的野心是成為唐朝宰相,但是他的拜相之路被楊國忠堵上了。安祿山非常失望,既因為自己的政治願望落空,也因為他和楊國忠的邀寵之戰,以他的失敗而告終。在安祿山看來,唐玄宗最信任、最寵幸的人是楊國忠,而非自己。失寵讓安祿山感到害怕,他擔心自己在東北的位置也可能不保,也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被楊國忠威脅,于是逐步萌發了造反的心思。因此,我們也可以說,安祿山的起兵部分也是“自保”驅動的。
楊國忠和安祿山的鬥争,對于安史之亂的爆發,産生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唐玄宗一直以來重用安祿山建立軍功,又為安祿山造反創造了條件。造反的主觀意願與造反的實力都已經具備,爆發叛亂就很自然了。
楊國忠與安祿山,選自清刊本《隋唐演義》
安祿山VS太子李亨
安祿山和太子李亨這組關系也挺有意思。有一種說法是安祿山打算等李隆基駕崩之後再造反,可能安祿山對唐玄宗還是有幾分主仆之情,不願輕易造次。而對于太子李亨,安祿山就比較輕視。曆史上有一個著名的段子:安祿山入朝觐見唐玄宗,唐玄宗向他引見太子李亨,安祿山竟然當着衆人說:“臣胡人,不習朝儀,不知太子者何官?”當唐玄宗解釋太子就是儲君後,他又說:“臣愚,向者惟知有陛下一人,不知乃更有儲君。”這種當衆貶損太子的行為,在旁人看來可能是殺頭之罪,唐玄宗心裡卻很高興:既感到安祿山的忠心不二,又在打壓太子方面得到了心理滿足。從這我們也可以看出,安祿山并非一介莽夫,而是深藏心機。
安祿山、楊國忠以及李林甫,他們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迎合唐玄宗對于太子李亨的防範之心。
楊國忠VS太子李亨
楊國忠和太子李亨的關系就更惡劣了。楊國忠本來就是通過打壓太子而上位的,所以他跟太子的關系沒有任何轉圜的餘地。楊國忠知道,隻要李亨将來上位,自己肯定就完蛋了,所以楊國忠急于廢掉太子。安祿山和楊國忠的權力之争,部分導緻了安史之亂的爆發,但是安史之亂的初期進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楊國忠和太子李亨的鬥争塑造的。安史之亂爆發後,李隆基的心情可能有點崩潰,對平息叛亂也信心不足,于是他想把很多權力就此轉移給太子李亨,讓太子監國并擺平亂局。楊國忠知道後大驚失色,于是動員楊家各路勢力去勸說李隆基放棄這個想法。唐朝内部的很多投機分子也看到了機會,他們覺得風向開始往太子那邊刮了,所以很多人有意無意地投奔太子陣營,這也加劇了楊國忠的危機感。
哥舒翰VS楊國忠
唐玄宗逃離長安的直接原因是潼關失守。面對叛軍的攻勢,鎮守潼關的大将哥舒翰不肯出關迎敵,他覺得自己的部隊守城有餘、進攻不足,而潼關易守難攻,所以打算堅守不出。他的這個想法遭到了楊國忠的激烈反對。迫于唐玄宗和楊國忠的再三催促,哥舒翰最後被迫帶兵出關,中了叛軍埋伏而遭遇慘敗。楊國忠為什麼要慫動哥舒翰出兵呢?背後的主要原因是哥舒翰跟楊國忠之間激烈的鬥争。那時候,哥舒翰算是太子在軍中的代理人,而楊國忠因為害怕太子,擔心哥舒翰掌握了兵權,會把自己給幹掉。所以,對楊國忠來說,安祿山固然是一個敵人,但是,更現實、更直接的威脅反而是哥舒翰,所以楊國忠逼迫哥舒翰出兵,既想迅速解決叛軍,也想借機收回兵權。楊國忠沒想到的是,他這樣的一個自私行為,既害死了哥舒翰,也直接導緻了潼關失守,迫使李隆基和一群大臣棄長安而逃。楊國忠也害了自己,死在了馬嵬驿兵變之中。
至于馬嵬驿兵變之中,為什麼楊國忠要死,一方面是因為軍隊對于楊國忠這樣的禍國之人有本能的仇恨,還有很大的原因就是馬嵬驿兵變背後有李亨勢力存在,李亨對楊國忠乃至整個楊氏家族都有仇恨,所以要除掉楊國忠。
盛世與亂世之交的大唐詩人
安史之亂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不僅是那些朝堂宮廷内外的政治人物,還有帝國的文化精英們。李白、杜甫、王維、高适、王昌齡、岑參等在這個盛世和亂世之交的遭遇,也都留下了時代的印記。
李白
作為一名偉大的詩人,在安史之亂前後,李白還是一個特别想當官的人,但是,李白自己不知道,他在政治上的才華相當有限。李白進宮做了李隆基的文學侍臣,感覺很得意,但李隆基知道李白的特長是在作詩,并沒有什麼理政能力,因此李白沒有得到重用。李白又因此感覺很失意,黯然離開了長安。但是李白想當官的念頭一直沒有破滅,所以才有了安史之亂之後犯下的一個昏招——投奔永王,這個昏招直接讓李白陷入困境。太子李亨自行繼位稱帝之後,李隆基給另一個兒子永王下了一個诏書,讓他起兵,欲利用永王來制衡李亨。很多明眼人都知道,永王起兵是皇室的内鬥,這個事兒不能碰,碰起來是很危險的,而且永王起兵實屬名不正言不順,雖然得到了李隆基的授權,但這時候的皇上已經是李亨了,而李亨對永王也是欲除之而後快。所以,李白投奔永王,就是陷入了一個政治漩渦。永王很快就敗了,李白就成了李亨朝廷的一個叛臣,于是一路逃竄。因為李白詩名在外,有不少人幫他求情,李白并沒有被嚴懲,但是後來也還是被發配了。那首著名的《早發白帝城》,就是李白在得知自己被赦免之後高興之餘寫下的。
李白
杜甫
杜甫的境遇跟李白差不多。他在安史之亂前做了一個很小的官兒,窘迫到連家都養不起,兒子都餓死了。安史之亂爆發後,他當時的詩名并沒有那麼大,沒法跟李白相比,更别說王維了。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沒有破圈,連叛軍安祿山都不知道杜甫。這也可以說是杜甫的“幸運”,因為不知名,他就沒有成為俘虜。後來,杜甫逃亡的方向很準确,逃到了鳳翔,投奔了李亨。李亨這個時候正在招兵買馬,看到有人來投奔,他很高興,于是給杜甫授予了一個不錯的官職,叫左拾遺。所以杜甫在曆史上被稱作杜拾遺。這個官職是杜甫一輩子當過的最大的官兒。但好景不長,杜甫進入了李亨朝廷沒多久,宰相房琯因為身上有太上皇舊臣的強烈色彩,被李亨猜忌而被貶官。此時,杜甫站出來仗義執言,被李亨當成同黨而貶官,從此人生颠沛流離,成為了我們所熟悉的那個杜甫。像李白一樣,杜甫陷入了皇室内鬥的漩渦之中。貶官之後的杜甫,寫下了很多關于安史之亂的詩篇。造化雖然弄人,卻也給了杜甫進行文學創作的靈感與素材。
杜甫
王維
王維的際遇很奇特。他當時才是帝國最有名的詩人——而不是李白,更不是杜甫。在長安失陷之後,王維就成了安祿山的俘虜。由于王維詩名很盛,安祿山并不想殺他,隻是逼他投降,并且封他做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官兒。王維從了,從此成為叛軍朝中的一個政治花瓶。王維這個政治花瓶沒做多久,命運又跟他開了玩笑。叛軍占領長安一年多,李亨就收複了長安,王維卻沒有被叛軍帶走,又成了李亨的俘虜。李亨君臣準備重罰王維,但是王維實在是太有名,有很多人幫他,而且,王維在安祿山那裡确實也沒做什麼壞事兒,另外王維的弟弟也是名官員,願意以棄官為哥哥贖罪,所以王維最終也沒受太大的影響。
朝廷和文壇原諒了王維,但是王維自己一輩子沒走出這個内疚的情緒。王維晚年一直在反思,自己當年怎麼就沒有舍生取義,怎麼就做了俘虜。這種反思折磨着王維,使他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
在這場大變亂之中,在盛世的驟然結束中,我們耳熟能詳的曆史人物,以及那些我們不熟悉的人物,他們在這場變亂之中做出了自己的選擇,然後每個人為這些選擇而付出了代價。
王維
Q&A
Q:您對陳凱歌《妖貓傳》裡對“安史之亂”的處理方式怎麼看?
A:我覺得《妖貓傳》拍得挺好看的,是陳凱歌近些年比較好的一部作品。作為一部電影,我們不能在曆史還原度上對其要求過高,如果一定要指出電影中可以改進的地方,我覺得電影或許可以稍稍跳出對于李隆基和楊貴妃情史的愛情叙事,在其他方面作更多補充,比如太子李亨,其實是可以拿進來說的,這就涉及所謂的殺死楊貴妃的幕後兇手。電影裡基本沒有體現出李亨在殺死楊貴妃中的作用。
Q:您認為安祿山的幕僚史思明在安史之亂中的角色和作用是什麼?
A: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史思明在安史之亂爆發的初期,并非一個重要的人物,甚至可以說,他都沒有進入核心層。安史之亂爆發的時候,安祿山召集了一幫人來密謀,但史思明不在其中。所以,史思明的作用主要是在安史之亂的中後期,安祿山讓他去河北穩定大後方,此時,史思明逐步積累自己的勢力,日漸崛起。如果安祿山不死的話,史思明對安祿山還是忠誠和畏懼的。安祿山被自己的兒子幹掉,史思明的下場與安祿山很像,也是被自己兒子幹掉了。總的來說,史思明至少在安史之亂爆發前,他的地位、作用并沒有那麼明顯。
責任編輯:顧明
校對:徐亦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