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電影大獲成功,會給主演帶來什麼樣的好處?
那肯定是身價上漲,名氣大增,接着後續資源源源不斷了。
甚至,還可以直接鹹魚翻身。
比如小羅伯特·唐尼,演了《鋼鐵俠》以後,從當時的邊緣演員一躍成為好萊塢炙手可熱的大明星。
又比如約翰尼·德普,本來在圈子就很有名氣,再加上《加勒比海盜》的成功,終于成為了好萊塢一哥。
不過,也有一些特殊的例子。
就是,明明電影成績非常亮眼,然而主演們在之後卻依然默默無聞。
又或者是,電影的主演不隻一個,然而票房大爆之後,其中一個火起來,另一個卻比出演之前好不了多少。
這次要講的,就是好萊塢那些成功的電影裡,“女火男不火”的現象。
《變形金剛》是曾經國内最火的好萊塢IP,在剛推出的時候也是在全球掀起了一股汽車機器人的熱潮。
不過,雖然影片大火,但男女主角的待遇,卻是有非常明顯的差别。
女主角梅根·福克斯,盡管演技很差勁,就是一個花瓶,然而因這部電影走紅之後,資本還是在她身上投入了非常龐大的資源。
好萊塢一直以來都有花瓶演員,但資本看重的是商業價值。
很明顯,梅根·福克斯的外形,具備這樣的潛在價值。
于是,在那段時間,基本可以看到各種通稿,将梅根捧成了世界第一美人,各種雜志幫當什麼的都能看到她。
然後,資本還特地在各種通稿裡,将她塑造成美國男人夢想中的“運動對象”。
這麼幹的原因很簡單,顯然就是要發揮梅根外形上的優勢,确保以後她要是出演電影,就會有大批的男性觀衆去買單。
當時的梅根不過20歲出頭,就已經被資本捧上天,可以說真的是前途大好。
當然,後來她自己因為得意忘形反過來得罪了資本導緻被封殺,然後就這麼糊了那是另外一回事。
至于男主角?可能很多童鞋連他名字叫什麼都還得去查一下才知道,叫做希亞·拉博夫。
同樣是出演大爆電影,但拉博夫可沒有梅根那麼讨資本喜歡,在那段時間手上的片約也就那個樣,跟出演《變形金剛》之前也沒什麼差别。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男女主角的待遇差距那麼大呢?
這就要說到《變形金剛》這系列電影本身的特點。
看這種電影,觀衆們想看的是什麼?
當然是汽車機器人。
所以作為人類的男女主角,說白了都是輔助性戲份,功能型角色。
甚至很多觀衆都讨厭人類戲份,而且本身這個電影系列的人類文戲也不怎麼樣。
這種情況之下,觀衆看《變形金剛》,切到人類文戲的時候都會感覺很無聊,這個時候,有一個像梅根·福克斯這樣外形姣好的女演員來養一下眼,這就讓人感到很舒服。
希亞·拉博夫的外形,實在算不上是什麼帥哥。
更何況,類似這種機甲,機器人的電影,一般主打的群體都是男性觀衆,男性觀衆當然不會去看男主角,反而可能會因為女主角太漂亮而對這男主産生敵意。
所以說,這種情況的話,資本當然是把資源投給女主角了。
同時,拉博夫這個人在出演《變形金剛》以後,又陷入了抄襲風波以及各種法律問題。
名聲惡化,商業價值一再下降,《變形金剛》系列又不是說沒他不行,觀衆都是看機器人或美女的,那麼資本又怎麼可能還會青睐他呢?
不過,好萊塢裡也有一些“女火男不火”的現象,是因為資本的喜好不同。
比如2019年的《阿拉丁》真人電影。
這部影片在當時全球大爆10億美元(折合人民超過60億以上),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現在連續集都立項了。
然而,男女主角後來的遭遇也是一個天一個地。
女主角娜奧米·科斯特,在出演完這部電影後馬上又接到了《霹靂嬌娃》的邀約,讓她去擔任片子裡的主演。
此外,還有好幾部片約也在等着她挑。
至于男主梅納·馬蘇德,就慘得多了。
在《阿拉丁》之後,他不但沒接到任何片約,甚至他自己很主動地去各種電影片場試鏡,而且隻是要求當一個沒台詞,沒戲份的背景闆,然而制作方都是一口拒絕。
連試鏡的機會都懶得給他。
原因其實也是很簡單。
梅納是一個中東演員,之前也是純粹的新人,沒有任何背景。
衆所周知,好萊塢裡的電影,最初都是白人拯救世界,後來就變成白人跟黑人一起拯救世界。
亞洲人?中東人?或者是其他族裔?想多了。
看看《尚氣》的主角挑選,人家林路迪形象那麼好都被刷下來,片方偏偏要了一個形象很差的男女主角來主演。
在好萊塢裡,白人資本最愛就是給其他族裔給“定性”。
所以梅納連個試鏡機會都沒有,甚至想當個背景闆都不行,也是可以想到的。
一旦梅納有機會出演電影,那說不定就會有火起來的機會,一旦火起來,那麼逐利的資本自然也不得不捧他。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扼殺在搖籃,一丁點可能性都不給留。
話又說回來,女主角娜奧米其實也不是美國人,她是英印混血兒,但好萊塢的資本老白男就挺歡迎她的。
那肯定,你們其他族裔的女孩來向我們要角色那是最好的了,因為給不給決定在我們,那就得看你們會不會來事,能否讓我們高興了。
其他族裔的男性?一邊去吧,哦,黑人除外。
當然,“女火男不火”的原因,也不單單是這個,還有其他的。
比如《阿凡達》的男女主角。
女主角佐伊·索爾達娜不用說了,原本就是《星際迷航》的主要演員,演了《阿凡達》之後,漫威DC都搶着要她,她最後也進了漫威宇宙,成了《銀河護衛隊》的女主角。
身為三個大IP系列的主要演員,即使後來《星際迷航》暫時停擺,光靠《阿凡達》跟漫威宇宙,在事業上可以說都是不用愁什麼了。
至于《阿凡達》的男主角,不好意思名字還是要先去查一下才知道,叫做薩姆·沃辛頓。
在演完《阿凡達》之後,同樣也沒有什麼電影找他擔任主演,甚至一度像在影壇銷聲匿迹一樣。
當然,未來的《阿凡達2~5》,他還是男主角的位置,然而能否火起來,還真的不一定。
對比一下佐伊的事業,兩人的差距何其之大。
主要原因還是出自電影本身。
大家去看《阿凡達》,看的是什麼?
當然是特效。
當年IMAX3D的震撼特效場景,可以說是吸引了觀衆的所有注意力,而男女主角根本沒多少人在乎。
更何況,阿凡達裡的納美星人都是小藍人,換句話說外形的辨識度很低,觀衆根本不可能會記得住真實演員的樣子。
所以,盡管《阿凡達》當年打破了影史票房紀錄,但要說對主演有多大助力,倒不一定。
佐伊之所以在這之後接到漫威宇宙的邀約,《阿凡達》自然是有幫助的,但最主要的是她在出演《阿凡達》之前在圈子内就已經有一定的名氣。
而且,跟導演界的泰山北鬥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關系還很不錯。
所以,《阿凡達》對她來說,起到的是錦上添花的效果。
男主角薩姆就差得遠了,在《阿凡達》之前演過的著名電影也隻有《終結者2018》,其餘的基本都是默默無聞的。
而《阿凡達》這部電影的性質注定了不可能讓他一飛沖天。
也是因為如此,在這之後女主佐伊可以事業多面開花,但男主薩姆卻隻能是抱着《阿凡達》這IP一直到死,但由于自己是工具人,所以在各方面的待遇肯定也不會有多高的。
畢竟卡梅隆可得把預算留着給電影呢。
所以說,在好萊塢裡,能主演一部獲得成功的電影是一件好事。
但對于演員來說,能否大火起來,還真的不是單純看影片的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