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字的演變
東,繁體字寫作“東”,現在主要作為一種指代方向、方位的漢字,主要是指“太陽升起的地方”。但是在最初的造字中,這個字由于太抽象,我們的老祖先為了表達這個意思,是費了很大的腦筋的。這樣一直找來找去,直到商朝時期,也沒有找到一個更好的符号。
生活當中,這個字又不能缺少,尤其是鑄鼎造鐘這種工程必須要用,怎麼辦呢?無奈之下,我們的老祖先忽然看到從東方來了一個背着一個行囊的人,一下子激發了靈感。他一拍大腿,“哎呀,得來全不費工夫,這不就解決了嗎!”他,然後就努力從文化上進行研究,力圖能做個圓滿的解釋。
“從五行上來講,東方不是屬木嗎?一個木字在它的中間纏着一個行囊,不就是代表這個意思嗎?”可是這個字早就有了,那就是裝束的“束”字,這可怎麼辦呢?想來想去,有了就有了吧,隻要在中間的行囊裡畫上一道區分開來不就行了嗎?“得,就這樣辦!”于是,這個和“束”幾乎完全一樣的漢字就造出來了,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漢字,其實就是當初的“束”字,二者互為借用。
借東西總是要還的。否則,老是賴着不還,解解燃眉之急可以,長久下來難免造成不便。于是,我們古代的文化大師們開始慢慢的将二者區分開來。“束”就保持原來的樣子。“東”就慢慢的中間多了一橫。繁體的東字就變成了如今的模樣。
直到建國後,我們對漢字又進一步簡化,用草書的寫法稍微加以規範,簡化後的東就出現了。從此,“束”和“東”這對一奶同胞的孩子,就徹底的變成兩個模樣不同的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