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把China拆分開看
(chi na)
chi na
吃 呐
古人講,民以食為天。
子曰,食色,性也。
so......
國外的很多大學
門口都比較幹淨
基本很少見到小吃攤
但是在國内
一出門就是各種吃
世界上這麼多大學
隻有中國的大學門口才會有小吃一條街 ↓↓↓
“帝國主義要把祖先留下來的地瓜分了。”
“等等,他們為什麼要分地瓜?!”
……
(你的眼裡隻有吃嗎?)
為了唐僧肉,妖怪們上演了一部西遊記↓↓
什麼事情都愛用吃來形容:
工作叫飯碗,開除叫炒鱿魚。
嫉妒叫吃醋,占便宜叫吃豆腐。
被起訴叫吃官司,拿人好處叫吃回扣。
沒遇着人叫吃閉門羹,态度不好叫吃槍藥。
沒錢了就要去吃土!
就連罵人無能都能叫飯桶
滿腹活力要稱打雞血
作為入侵物種
小龍蝦在中國顔面掃地
居然淪落到要靠人工養殖才能活下去……
如果有外來物種
入侵中國成功了
一定是因為它不好吃!
(世界上一定不存在美人魚
否則曆史會記載它的做法和口感......)
清明吃青團,端午吃粽子
中秋吃月餅,臘八喝臘八粥
元宵吃湯圓,春節吃餃子
(逢年過節,當然要吃)
每條大街小巷
每個人的嘴裡
見面第一句話:
你吃了嗎?
教室裡打開一包零食
就像在人民廣場喂鴿子......
在公司
錢放桌子上不會丢
薯片放桌子上回來就不見了...
晚上睡不着覺就開始數羊:
一隻羊、兩隻羊、三隻羊、
喜羊羊,美羊羊,懶羊羊,沸羊羊,
小肥羊,海底撈,麻醬,小料,
金針菇,蝦滑,寬粉,海帶,
豆芽,大海螺,茼蒿,菠菜……
可以說,我這輩子
唯一拿得起放不下的,就是筷子↓↓
有多少人把奶酪陷阱看成了奶酪餡餅......
現在想哭,不是想哭,而是香菇。
漢語中哪些四字短語分别是一二三四聲?
關于做菜的漢字是最多的:
還有那一系列火字旁的漢字:
畢竟一個小龍蝦就有:
麻辣、香辣、爆炒、油炸、
油悶、醬爆、蔥爆、椒鹽、
清蒸、幹煸、白灼、紅燒、
水煮、冰鎮、鹵水、茄汁、
魚香、蒜香、酒香、五香……
各種吃法
(小龍蝦: 我招誰惹誰了……)
亞當和夏娃吃了蛇給他們的禁果
遭到了上帝的懲罰
被逐出伊甸園
所以有了人類
如果亞當和夏娃是中國人
那被吃的……應該是那條蛇
《舌尖上的中國》裡有一句話至今無法忘懷:
吃過早茶後
她主要的任務是準備晚飯。
終極國民難題↓↓↓↓:
“說,你除了吃,還會什麼?”
“還會餓。”
……
開心完了,要回歸正經
中國到底為什麼叫China呢?
目前有幾種較為流行的說法:
支那
China起源于古梵文“支那”
初作Cina,用來指華夏
秦
China是根據“秦”字讀音轉化而來
"Chin"或“Kin”
中西方的最早接觸來自秦朝
那時的秦國是世界上最強悍的帝國
當時歐洲的古羅馬人按讀音稱中國秦為"Chin"
希臘人按讀音稱為“Kin”(類似漢語拼音的Qin)
陶瓷和絲綢之路
在景德鎮最為流行的說法是
china是漢語昌南(原景德鎮名)的音譯
中國的瓷器以曆史悠久、造型優美、
質地精良、裝飾俏麗新穎而享譽海内外
随着景德鎮精白瓷大量流傳到海外
使得瓷(china)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漢代,著名的“絲綢之路”
溝通了中外文化間的交流
中國逐漸被譽為“絲國”
陶瓷和絲綢之路與China是密不可分的
China is China(陶瓷代表中國)
綜合來看
大衆接受度較高的版本是
China來源于“瓷器”一詞
瓷器和中國的英文都一樣
隻是首字母大小寫的區别
China中國
china瓷器
不過要注意的是
平時口語中可以直接用China表明是中國
但是在正式和官方場合中
要用中國的全稱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中華人民共和國
↓↓↓(點擊免費測測你的英語等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