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是最簡單的漢字之一。剛上一年級的小學生最早認識的一批漢字——天、地、人、口、耳、目、手、足……“手”就是其中一個。
“手”字盡管簡單,可實際上,“手”這個漢字要比我們在語文課本裡學的,要有趣得多,有故事得多。
最早的“手”字是這樣寫的:
甲骨文“手”字
甲骨文的“手”字是一個象形字,描繪的是一隻伸張的五指的形象。《說文解字》中解釋:手,拳也。意思就是說五根手指張開就是手,五根手指握緊就是拳頭。
《說文解字》中還說“凡手之屬皆從手”——所有與手相關的字,都采用“手”字作偏旁。事實上,很多我們所熟悉的常用的漢字,它們都和“手”有關系,但是從它們的字形上,我們已經很難看出它們和“手“的聯系了。
比如:“左”字和“右”字。
最早的“左”字和“右”字是這樣寫的:
甲骨文中“左”字的字形就像是一隻左手伸向右邊要抓握什麼東西的樣子。
甲骨文中“右”字正好跟“左”字相反,字形像一隻右手伸向左邊要抓握什麼東西的樣子。
金文中的“左”和“右”,分别在下部分加了“工”和“口”字。寫成下面的樣子:
“工”的本意是“工具”,左手拿着工具,可以輔助、幫助幹活。所以“左”的本意是“輔佐;從旁幫助”。在“左‘演變為方位詞後,才另外造了“佐”字代替。
《說文解字》裡解釋:右,手口相助也。《說文解字注》裡注解:手不足以口助之,故曰助也。——意思是:口、手并用幫助别人。在“右‘演變為方位詞後,才另外造了“佑”字代替。
所以,“又”是“右”的本字,而“右”是“佑”的本字。
所以,“橫撇”是左“的本字,而“左”是“佐”的本字。
《說文解字注》對“右”字的注解
部件中帶有“又”字的漢字,都和“手”有一定的關系。
比如“取”字。“取”是一個會意字。甲骨文寫成這樣:
甲骨文“取”字
甲骨文“取”字,描繪的是一隻右手抓着一隻耳朵的情景。這個字的字形——左邊是耳朵,右邊是手(“又”字),合起來表示用手割耳朵。在古代,打仗的時候割取戰敗者的耳朵作為憑證,用來計算戰功。
“取”的本義是:捕獲到野獸或戰俘時割下左耳。《說文解字》中解釋:取,捕取也。
“支”字。最早的”支“字是這樣寫的:
篆文“支”字
篆文“支”字,中間是一隻手(“又”字),上下兩部分是竹子的“竹”字。組合在一起代表什麼意思呢?《說文解字》中解釋:支,去竹之枝也。從手持半竹。前句意思是——“支”是截去了竹竿的竹子枝葉,後句意思是——用“手”作為偏旁,像手持半截竹子。這前後兩句話的意思是矛盾的。所以有人猜測前一句應該是“去枝之竹”。所以,“支”字的本義是:去枝的竹子。也有另一種說法,說“支”字的本義是:山路旅行者用竹杖撐持身體,平衡重心。
“支”被寫成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樣子——保留了“又”字(一隻右手),而“竹”字完全消失了。這可能是訛變的結果。
“父”字也有一隻“手”。甲骨文“父”字是這樣寫的:
觀察甲骨文“父”字字形可以清晰看到——右手抓着的一豎點,這一豎點代表棍棒,一個人手舉棍棒正在教訓孩子,教兒女守規矩。
在古代,“父”字還有一種寫法:
從上面這個字的字形我們可以看到:一隻手握着尖銳的錐子刺向一雙人眼。這個手裡拿着錐子的人,可能是一個很有權威的人物,也許是一個酋長,也可能是一個奴隸主。這一雙眼睛的主人可能是一個奴隸或者俘虜。因此,“父”字在後來才能引申出“對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稱”這一意思。當“父”字作這一意思時,要讀“fǔ”,使用時一般把“父”字附綴于表字後面。比如王安石《遊褒禅山記》裡的這句話:餘弟安國平父(fǔ),安上純父(fǔ)。
最後,我們來看看“友”字。甲骨文的“友”字寫成下面這樣:
甲骨文“友”字
甲骨文“友”字,從字形看是兩隻右手——一個人的手外加一個人的手,表示兩人結交,協力互助。《說文解字》裡說“同志為友”——志趣相同,為了完成相同的一件事(事業),彼此通力協作才算是“友”。
在甲骨文中“又”字是順着同一方向的兩隻手,也就是兩個“又”字,照字形來寫應該寫成“雙”字。而我們今天使用的“友”字,是由“”和“又”兩個部件組成——一隻左手,一隻右手,握手結交。這符合生理規律。
今天我們用來表示“一對的”意思的“雙”字,也和“手”有關系。繁體字“雙”寫成這樣:雙
下邊是一個“又”字,表示右手。上邊是兩個“隹(zhuī)”字,合在一起表示用手捉住了一對鳥。
“隻”字也和“手”有關系,繁體字“隻”寫作:隻
下邊是一個“又”字,表示右手。上邊是一個“隹”字,合在一起表示用手捉住了一隻鳥。
“持一隹曰隻(隻),持二隹曰雙(雙)。”
“隻”字金文寫成這樣:
金文“隻”字
漢字裡面有文化,漢字裡面有故事。如果你也感受到了,請給我點個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