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從中國衆多作家中找出一位影響力最廣、與普通群衆更有共情力的作家,非路遙莫屬!
1982年,18歲的馬雲剛剛經曆高考失敗,曾一度灰心喪氣去車站蹬三輪車,但是在車站偶然看到的一本書卻改變他的命運,這本書就是路遙的成名作《人生》!很多年後馬雲說道:“如果當年沒有看到這本《人生》,也許我還是小車站裡一名普通的三輪車夫!是這本《人生》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
《人生》是路遙的成名作,而将路遙推上文學創作巅峰的則是另一篇百萬字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
路遙出生于陝北黃土高原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正因為家裡窮,于是父親就将路遙過繼到了伯父家裡。伯父家裡因為沒有孩子,所以生活條件比自己家還是好一些,但伯父也隻是一位普通的農民,隻能勉強供路遙讀書。
在路遙上學的那段日子裡,因為家裡窮經常沒有飯帶到學校吃,于是同學們就一人給他分一點,湊成一大碗給路遙;沒有錢買文具,路遙就在下課的間隙去幫别人幹活,賺取一點點錢來買鉛筆。雖然那段日子很艱苦,但是能繼續讀書上課,就是對路遙最大的慰藉。
路遙對于自己的童年一直停留在貧瘠的印象之中,以至于多年後,他小說中的主人公都是出自于那片黃土地上的農民家庭,從高加林到孫少安、孫少平都是如此,在這些人的身上多多少少都體現了路遙當年的影子。
用嘔心瀝血來形容路遙創作時的情形一點也不為過,在路遙的随筆《早晨從中午開始》中,他詳細記錄了自己在創作《平凡的世界》過程中的生活經曆和思想經曆。經曆過《人生》的短暫成功後,路遙原本可以高枕名利、就此擱筆,但是他内心的文學創作熱情卻不允許他停止,他心中還有一個夢想,要在40歲之前完成一部百萬字的長篇小說。
路遙的這篇随筆之所以取名為《早晨從中午開始》,是因為他真實的生活狀态就是如此。路遙創作的黃金時間一般在晚上,每當思路不清晰、或者犯困的時候,路遙就用咖啡和茶來提神,然後一直寫作到天亮。天明之時,當别人都剛剛起床迎接新的一天,路遙就開始入睡,直到中午的時候才起床。
路遙的中餐也是胡亂打發,經常是饅頭就着鹹菜,晚餐也是一點面或者粥,幾下飛快地吃完後又投入寫作當中。長期不規律的生活、繁重的寫作壓力一直在透支着路遙的健康,也為他以後的疾病埋下了隐患。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寫完,路遙的身體已經透支;第二部寫完後,路遙差點病死;第三部寫完後,路遙面容憔悴得像一位老人。《平凡的世界》一經出版後廣受好評,接着獲得了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可是路遙享受這份榮譽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已因病去世,年僅42歲。
路遙親弟王天樂曾回憶路遙獲獎時的感受:“茅盾文學獎獎金是5000元,但是從家裡去北京領獎的路費路遙都湊不到!”
在陝西三大家(路遙、陳忠實、賈平凹)中,三位作家差不多都是同一時期出生、也都生長在同一片黃土高原,路遙卻是最早去世的一位。他也沒有運氣像好友賈平凹一樣,名利雙收、榮登富豪榜、靠文字過上了體面的生活,窮困潦倒成了困擾路遙一生的陰影。
《平凡的世界》從構思到完成一共跨過了6年光陰,在這6年的時間裡,路遙幾乎是夜以繼日、廢寝忘食地寫。寫完第二部時,他不僅大病了一場,自己更是感覺到了死亡的存在,但是小說還沒有寫完,他不能倒下去。于是他放棄進院治療的機會,又開始在家中寫作。
1991年路遙榮膺茅盾文學獎,他終于迎來了文學創作上巅峰,但由于長期熬夜地寫作,他的肝已經嚴重病變,獲獎的第二年,路遙就因肝硬化腹水醫治無效在西安逝世。
很多人說路遙的小說缺乏文采,并沒有讀出像詩詞一樣的文學魅力來,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作品依然暢銷了30多年。路遙之所以能創作出震撼人心的傳世之作,靠的并不是各種華麗的辭藻,而是小說中強大的精神力量。
有人說路遙的作品隻适合普通群衆來讀,而關關則認為,路遙的作品适合每一個人去讀。路遙的小說中有着強大的共情力量,讀者會不自覺地将自己代入其中,就像《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平、孫少安一樣,他們身上那種勇于拼搏、敢于突破自我的精神值得每個人擁有。
《平凡的世界》不僅是路遙的一部作品,更是路遙用生命和心血換來的一份精神力量。路遙的一生無疑是窮困潦倒的,他死前的願望之一都是能借到5000元錢,可以讓他買更多的書、寫更多的文字,隻可惜天不遂人願,上帝過早地将這位視文學為生命的作家召了回去。
如果你眼前的生活充滿困頓、如果你對自己的人生無盡彷徨,不妨看看路遙用自己的生命作為代價寫出的這本《平凡的世界》。不僅可以享受一場精神盛宴,也能給自己的人生帶來更多的思想啟迪!#頭條品書團X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