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從生下來階層就已經存在了,一般人的理解是家庭的資本總量代表了不同的階層,例如房産、存款、黃金、證券,等。标準的财務的統計規則是會計複試記賬法:資産 負債 所有者權益進行加總,可以得到總資産。
在水庫論壇的歐神提到一個階層分級的規則,這個分級規則簡單暴力,直接按照總資産量進行了明确的分級,特别指出是明确了當前時代階層分級,不是一個抽象的“三六九等”定義。
階層 ── 總資産
A5 ── 1萬
A6 ── 10萬
A6.5 ──50萬
A7 ── 100萬
A7.5 ── 500萬
A8 ── 1000萬
A8.5 ── 5000萬
A9 ── 1億
A10 ── 10億
A11 ── 100億
在西方,階層的定義規則規則又不一樣,中世紀的貴族,哪怕一個窮貴族,隻要是貴族血統那就不存在社會地位的問題。到了現代,美國的律師階層恐怕已經不能用資本這麼簡單暴力的規則來定義,遠比我們中國人理解的價值要大得多。
毛爺爺和列甯對無産階級的定義是有區别的,列甯的無産階級隻包括工人,毛爺爺所定義的無産階級不止工人還包括農民、流寇、乞丐。
這裡呢,這裡我要說一下我對階層定義的理解,這個範圍不止是現實資産的求和公式,基于以上,恐怕還要把個人信用、權利、人脈、影響力等,全部換算成價值進行加總,假如說有一個科目賬把信用價值、權利價值、人脈價值、影響力價值等統一換算成錢存起來,那麼就應該新增一個存款科目——可變現資産。
可變現資産 現實資産=總資産
通常資産負債表上登記的東西是比較容易跟蹤統計的,而信用、權利、人脈、影響力這些是不穩定也不容易被統計的,正因如此,銀行隻會看你的資産負債情況,EAST(銀監報送)、MAST(四川銀監)報送的是你的銀行資産明細,一定不會報送你跟衆多企業老闆有親密的關系、不會報送你控制着定标的決定權、不會報送你爸的拜把子兄弟是某某機關單位局長、不會報送你抖音有上千萬粉絲。
所謂資産負債表上的數值是果,而無法被統計到的虛拟價值,才是因。建議眼界放開一點,可變現資産也是相當重要的資産,所以别忽視身邊那些具有相當影響力的人,是個人才都可以友好交往。
銀行總喜歡把錢貸給不缺錢的人,真正缺錢的人是貸不到錢的。雖然普惠金融可以給小企業注血,但是市場的力量是相當強大的,銀行的風控能力做得相當好,現實注資情況并不理想。就好比現在的大部分女人現實到隻會看你有沒有房、車,早就已經跨越了看潛力股的這個“不靠譜”的階段,告别之際,還會駐足轉身好心的跟你說,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勸你現實一點吧。心理默念,沒錯... 都是成年人了,心如刀絞(杜撰的,不要自我代入)。
如果你資産負債表不夠200萬,那麼請努力做到“可變現資産”大于200萬,願你人生可期!
我的文章裡沒有優美華麗的雞湯,有時可能幹得還有點難以下咽,請略微思考後在評論區給出你的見解! 臭味相投的請關注我。
污托邦世界原創,寫于2022年2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