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是我國三大主栽作物之一,種植面積大,。由于連年種植,二十八星瓢蟲發生危害的程度逐年加重。老百姓在防治過程中投入逐年增加,造成了生态環境破壞,農産品質量令人擔憂。嚴重的地塊減産15-35%,個别地塊絕産。我們經過近幾年的觀察分析,初步掌握了其發生發展的規律及其防治方法,現總結如下。
二十八星瓢蟲在我國普遍存在,危害多種農産品,是我國農業的一大蟲害,形态特征成蟲體長7-8mm,半球形,赤褐色,密披黃褐色細毛。以食植物的莖葉為食,嚴重的能使作物枯亡,所以做好馬鈴薯二十八星瓢蟲的防治還是很有必要的。其以成蟲為害嚴重,成蟲、若蟲取食葉片、果實和嫩莖。被害葉片僅留葉脈及上表皮,形成許多不規則透明的凹紋,後變為褐色斑痕,過多會導緻葉片枯萎。被害果實上則被啃食成許多凹紋,逐漸變硬,并有苦味,失去商品價值,給種植戶帶來較大損失。
1 危害症狀
成蟲對馬鈴薯危害嚴重,主要以啃食葉片為害,造成葉片呈窗網狀,光合作用受到破壞,産量下降,品質下降。據觀察:馬鈴薯二十八星瓢蟲除危害馬鈴薯外還危害茄子,番茄,青椒等。寄主在雜草上,最後爬在馬鈴薯植株上危害。
2 發生規律
2.1 世代與越冬
馬鈴薯二十八星瓢蟲,以成蟲越冬,主要寄宿在馬鈴薯田邊的雜草、樹縫、土縫、石縫中。群集越冬,所以消滅雜草,秋深耕,有利于消滅越冬成蟲,減少病蟲基數。
2.2 越冬成蟲
越冬成蟲,一般在日平均溫度18℃開始活動,20℃進入活動盛期。我縣一般在6 月底7 月初成蟲開始活動,7 月中旬集中于馬鈴薯植株上危害。
2.3 建立害蟲觀察點
我縣共有四個觀察點;分别在趙家溝村、土溝村、李家溝村、社梁村。一旦發現二十八星瓢蟲及時防治。
3 防治技術
3.1 針對普遍化學藥劑頻繁使用防治效果差
對環境污染嚴重的情況,我們重點推廣了高巧拌種技術,其方法是:每畝200 斤馬鈴薯,使用20ml 的高巧 100g 的安泰生 30g 的農用鍊黴素,兌水3 斤,底部鋪塑料布,用噴霧器噴噴灑高巧到種子上拌勻,陰幹,第二天播種。我們在趙家溝鄉趙家溝村搞了200 畝的試驗田,50 畝的對照田,對照田的用常規農藥防治。
成本分析:1 畝試驗田用高巧40 多元;1 畝對照田平均噴藥4-7 次,用藥80 元/畝成本減少40 元;用工分析:試驗田畝1 個工,對照田畝3 個工;危害程度分析:試驗田幾乎不危害,兩者緊鄰部位二十八星瓢蟲隻吃對照田,從不到試驗田啃食;測産分析:試驗田畝增産15%,按5000 斤算,一畝增收750 斤畝增收600 元,見表1。
根據以上數據分析使用高巧拌種省時省力,增産效果明顯,而且得到百姓的認可,現在高巧拌種全縣覆蓋率達到70%,預計以後可打90%以上,值得大力推廣。
3.2 人工捕捉成蟲,利用成蟲假死習性,用薄膜承接并扣打植株使之墜落,收集消滅。
3.3 人工摘除卵塊,由于葉片背面卵塊呈四方形,顔色黃色,極易發現,易于摘除,集中銷毀。
3.4 增施腐熟的有機肥,提高生長勢,增強抗蟲性。減少病蟲基數。
3.5 采用高輪栽培,能讓根系發育良好,增加産量。
3.6 用化學農藥防治。在成蟲遷移或幼蟲孵化盛期進行藥劑防治,每600m2 用50%巴丹可溶性粉劑25-50g,或50%抑太保乳油30-60ml,或2.5%功夫乳油20-40ml,3000 倍液,或40%甲基辛硫磷乳油25-50ml,可用滅殺斃(21%增效氰馬乳油)3000倍液,20%氰戊菊脂或2.5%溴氰菊酯3000 倍液,10%溴、馬乳油1500 倍、10%賽波凱乳油1000 倍液、50%辛硫磷乳劑100 倍液、2.5%阿維菌素2500-3000 倍兌水噴霧。
4 推廣綠色防控技術
增施綠肥生物肥并加以發酵腐熟,其病蟲基數大幅度減少;通過農業防治上的輪作倒茬,間套作技術。增加透光通風,提高單産;馬鈴薯和豆類的套作,利用黃闆(20cm×40cm)懸挂于作物上部20-30cm,随着植株的長高再調高黃闆,目的殺滅馬鈴薯蚜蟲,防止傳播馬鈴薯病毒;利用生物農藥苦參堿每畝0.3%水劑100-150g。2%水劑15-20ml 兌水40-50kg 均勻噴霧。毒殺控制害蟲物種群數量。苦參堿和高毒高殘留農藥有明顯區别,綠色環保;利用頻振式殺蟲燈每天晚上8 點開,早上5 點關,利用趨光性殺滅成蟲,減少成蟲的數量。定點片可采用隔離防蟲網,防止遷飛進入。要着眼,早發現,早防治,才有好的效果。
推廣脫毒馬鈴薯,适于的品種有晉薯16、青薯9 号、冀張薯8 号、21 号。二十八瓢蟲是暴發性的害蟲。一旦疏忽造成嚴重減産,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做好預測預報,防患于未然。
随着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馬鈴薯的種植面積也越來越廣,為了進一步提高馬鈴薯的産量與質量,必須對二十八瓢蟲的發生規律,危害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并制定出一系列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法,同時大力推廣綠色防控技術,不僅可以降低病害發生幾率,還可以保護環境,實現生态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