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旅遊
/
巴洛克時期城市設計特征
巴洛克時期城市設計特征
更新时间:2024-10-12 03:28:22

黃洋(複旦大學曆史學系教授)

2020年12月18日,複旦大學曆史系教授黃洋在上海地産集團、世博文旅主辦的“城市更新,文化随行,共美空間文化主題講座”上的演講,原題為《城市、公共空間與藝術——以古希臘城邦為例》,本文系錄音整理稿并經作者本人審閱。

大家好!今天我想帶領大家走進古希臘的城市。我個人理解,現代城市的源頭是在古代希臘和羅馬。我希望通過對古代希臘城市的介紹,能夠對我們理解現代城市有一定的幫助。當然在有限的時間内無法全面介紹,我的講解主要集中在和我們今天的主題相關的藝術方面。古代羅馬和希臘的城市有一脈相承的地方,但是也有其特點,和現代城市關系同樣密切。不過這是另一個故事,在這裡隻能點到為止。

我先給大家介紹一個“圖像之城”的概念。這其實是為了引出我們要讨論的主題。然後主要講三個問題,一是希臘城邦文明。講古代希臘城邦和城市,首先要對城邦文明有一個大概的概念。在此基礎上,我們來看古代希臘城市和藝術的關系。我不會給大家講解我們如何欣賞希臘的每一件藝術作品,因為講不完。大家知道,在西方各大博物館都收藏了大量希臘和羅馬的藝術品。但是我會講怎麼樣理解希臘的藝術,古代希臘人創作這些藝術作品作什麼用途,是什麼動力促使他們創作這些藝術作品。所以我主要講兩個方面,一是神明崇拜和希臘藝術;二是城邦政治和藝術。

我覺得現代城市的基本特征起源于古代希臘羅馬的城市,反過來說,是古代希臘羅馬城市奠定了現在城市的基本特征,甚至是基本樣式。當然現代城市系統要比古代城市複雜得多,它的規模也是古代城市所不能相比的,但是現代城市和古代希臘羅馬城市的一個共同特征,是把公共空間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就是說,把城市所有的居民能夠參與、進行活動的空間放在最中心的位置。這并不是曆史上所有城市的特征。我們有5500年的文明史,也就是有5500年城市的曆史,但并不是所有的時期、所有的城市都把公共空間,把人們都可以參與并且進去活動的空間放在最重要位置。其實大部分時期都不是這樣的。更多的時候、更多的文明中,城市的中心是皇宮大院,王公貴族的城堡。

現代城市和古代希臘羅馬城市不僅把公共空間置于中心位置,而且用大量圖像裝點公共空間。學者們用一個形象的概念來概括古代希臘城市的這個特征,稱之為“圖像之城”(city of images)。實際上,古代羅馬的城市和現代城市也莫不如此。當然,古代希臘羅馬城市中的圖像主要是以雕塑、繪畫和浮雕為主,而現代城市的圖像更加豐富多樣,還有廣告、各種現代媒體等。不過即便如此,這些圖像也都起到同樣的作用,那就是不僅僅起到裝飾作用,更重要的其實是傳達觀念,向那個社會的人們,向在那個場所參觀的人,在不知不覺中用很微妙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傳達一些觀念。總而言之,從“圖像之城”的總體特征到空間裝飾和圖像的風格流變,都能看出現代城市和古代希臘羅馬城市有着直接的淵源。我們來看幾個簡單的例子。

巴洛克時期城市設計特征(黃洋城市公共空間與藝術)1

巴黎協和廣場

協和廣場是巴黎最著名的公共空間,也是最有政治象征意義的空間,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就是在這裡被推上斷頭台的,法國革命中的領袖羅伯斯庇爾也是在這裡被砍頭的。廣場的中央樹立着一個方尖碑。它是古代埃及人建造的。1833年,法國國王路易·腓力浦将他樹立在了協和廣場,以此展現法蘭西帝國的榮耀。路易·腓力浦和當時埃及總督達成一個外交協議,總督很大方地把埃及最有名的神廟盧克索爾神廟前面的兩個方尖碑送給法國。路易十五回敬的是一個大鐘。盧克索爾神廟前的這兩個方尖碑是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在法老拉姆西斯二世統治時期建造的,距今已有3300年的曆史。法國人把其中的一座運回了巴黎。另外一座沒有能運回去,但是它名義上一直是法國政府的财産,直到密特朗總統的時候才宣布正式放棄這另一個方尖碑。因此要問巴黎最古老的建築物是什麼?答案毫無疑問,一定就是這個方尖碑,它有3300年的曆史,整個法國沒有更古老的建築了。所以它其實至今都傳達一個很強烈的政治信息,這是一個偉大的國家。

協和廣場是一個八角形的廣場,在每個角上各有一座女神雕像,代表法國的八座城市。我給大家看的是代表馬賽和裡昂的兩座雕像。代表馬賽的女神左手持象征和平的橄榄枝。這個是古代希臘的傳統,因為最早種植橄榄樹的是希臘人,而且古代希臘奧運會冠軍的獎品就是橄榄枝編織的頭冠。

巴洛克時期城市設計特征(黃洋城市公共空間與藝術)2

馬賽女神像

巴洛克時期城市設計特征(黃洋城市公共空間與藝術)3

裡昂女神像

巴黎另一個有名的廣場是共和國廣場,這也是巴黎人經常進行政治抗議的地方。廣場中間樹立一座大型雕像,稱為共和國女神,象征法蘭西共和國。女神右手持橄榄枝,左手持刻有“人權”的牌匾。雕像的圓柱基座上又有三座女神的雕像,象征着法國革命提出的口号“自由、平等、博愛”。我們會看到,用具象的神的形象表示城市或區域,表達抽象的概念,這些都是希臘羅馬的傳統。

巴洛克時期城市設計特征(黃洋城市公共空間與藝術)4

共和國廣場上的共和國女神像

在象征“自由、平等、博愛”的三位女神雕像的下面,則是十二塊青銅浮雕,刻畫締造法蘭西共和國的重大事件。

巴洛克時期城市設計特征(黃洋城市公共空間與藝術)5

共和國女神像基座浮雕:締造法蘭西共和國的重大事件

讓我們回溯到古代羅馬。羅馬帝國建立之後大力推廣兩個崇拜,一個是皇帝的崇拜,所以在帝國境内樹立了很多皇帝的雕像。另一個就是把羅馬和意大利塑造成女神的形象加以崇拜。這組浮雕出自奧古斯都和平祭壇,上面刻畫意大利女神的形象,表現這個帝國的和平、繁榮與豐足。

巴洛克時期城市設計特征(黃洋城市公共空間與藝術)6

再看一個例子。這是英國倫敦最有名的廣場特拉法加廣場。廣場上最醒目的建築物是納爾遜紀念柱,紀念的是1805年英國海軍上将納爾遜率領的大英帝國艦隊擊敗拿破侖艦隊。紀念柱頂部是納爾遜本人的雕像。紀念柱的基座上有描繪這場海戰情景以及納爾遜戰死的青銅浮雕。

巴洛克時期城市設計特征(黃洋城市公共空間與藝術)7

特拉法加廣場上的納爾遜紀念柱

巴洛克時期城市設計特征(黃洋城市公共空間與藝術)8

納爾遜紀念柱基座上刻畫納爾遜之死的浮雕

這種紀念柱源于羅馬,上面用浮雕叙事的方法則源于希臘。在羅馬,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圖拉真皇帝的紀念柱,是在公元113年建造的。這時,在皇帝圖拉真統治下,羅馬軍隊征服了達西亞,也就是現在的羅馬尼亞。征服羅馬尼亞之後,圖拉真下令在羅馬建造了這個紀念柱,以紀念戰争的勝利。紀念柱頂部是圖拉真的雕像,柱身上的浮雕描繪這場戰争的情景。所以我們看到倫敦的特拉法加廣場的納爾遜紀念柱都是從羅馬借鑒而來的。而羅馬的許多東西都是從古代希臘借鑒過來的,包括建築和雕塑。

巴洛克時期城市設計特征(黃洋城市公共空間與藝術)9

羅馬的圖拉真紀念柱

巴洛克時期城市設計特征(黃洋城市公共空間與藝術)10

圖拉真紀念柱上刻畫征服達西亞的戰争的浮雕

這就把我們帶到了今天的主題——古代希臘的城市與藝術。在進入正題之前,我先給大家簡略介紹一下古代希臘城邦文明。

希臘城邦文明時間是公元前8世紀中期到前338年,大緻相當于我們中國的春秋戰國的早期。這個時期在人類的曆史上都是很重要的一個時期。在這個時期,人類不同的古代文明中出現了思想的革新。也就是說,在不同的文明中都出現了新的思想,新的精神信仰。其标志是,在不同文明中都出現了一些偉大的思想家和精神信仰體系的創立者。他們開創的傳統确立起來之後,深刻影響到人類兩千多年的曆史,影響到我們今天的人類。因此,德國哲學家雅斯貝斯把這個時代稱之為人類曆史的“軸心時代”。這個時代确立的思想和精神傳統包括印度以佛教為代表的革新思想和信仰,中國以儒家為代表的思想和文化體系,希臘思想和哲學體系,古代以色列先知建立的希伯來《聖經》傳統,以及波斯的瑣羅亞斯德教。所以我們所說的希臘城邦文明是人類創造的影響最為深遠的古代文明之一。

接下來說一下希臘城邦。在古代文明中,希臘城邦是一種比較特别的國家形态。什麼叫城邦?城邦就是城市國家,一個國家由一座中心城市和周圍的鄉村組成。古代希臘由幾百乃至上千個這樣的國家構成。所以是“小國寡民”的狀态。希臘人為什麼建立這樣的國家?因為他們覺得一個國家就是一個共同體,一個公民的共同體。對于希臘城邦,亞裡士多德下了一個著名的定義:“城邦是特定政體之下的公民共同體。”所謂公民共同體,意味着國家是公民共同擁有的,不是某個人或者一小撮人把持的。這個國家正式的公民都有資格、有權利參與國家事務,包括政治決策過程。這就意味着,城邦事務是集體進行的。所以城邦強調集體活動和公共生活。這和他們的生活方式也是密切相關的,如果要進一步追溯的話,也和古代希臘的地理環境有關系。希臘世界位于地中海世界的東北部,這裡的氣候比較溫暖,冬季也不是很寒冷,而且一年大部分時間很幹燥,隻有在冬季才是雨季,比較适合在戶外的公共場所活動。對于希臘城邦的基本特征,我大概隻能講這麼多,點到為止。

接下來我們看希臘人的神明崇拜。對于希臘人而言,無論是作為一個國家,還是作為一個個體,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敬神,也就是神明崇拜。這是城邦的頭等大事,也是城邦的政治事務,他們政治事務中最重要的就是神明崇拜。敬奉神明的主要方式是祭祀。在古代世界,祭神活動通常是統治階層的特權,或者僧侶階層的特權。在古代希臘,普通人都可以參與祭神活動。祭神的活動一般包括盛大的遊行式和殺牲獻祭。通常是用動物做犧牲品,牛、羊、豬都可以,但是最重要的犧牲品是公牛,最隆重的祭祀宰殺上百頭公牛,叫“百牛大祭”。獻祭之後,參與祭祀的人們集體就餐,享用牛肉和葡萄酒。所以敬神的日子也是一個歡慶的日子。

除了殺牲獻祭,遊行,祭餐,更隆重的祭神活動還包括競技,尤其是體育、音樂、和詩歌競技。這也是古代奧運會的由來。每隔四年,希臘人在奧林匹亞的宙斯聖地舉行一次隆重的祭祀活動,組織運動競賽,作為祭祀活動的一部分,這就是古代奧運會。所以它和現在的奧運會不一樣。古代奧運會首先是一個神聖的活動。當然,希臘人的神明崇拜和後來的一神教崇拜不太一樣,在于他們的祭神不僅僅是嚴肅的儀式,他們把具有娛樂性的活動融合進了祭神的活動之中,形成了一種具有喜慶性質的祭祀活動。

希臘人敬奉很多的神,祭祀一個神就形成一個節日。這就形成了希臘人生活的周期。我們中國古人的生活周期是用農耕季節确定的,根據農耕周期形成一系列節氣。希臘人的節氣就是祭神的日子。由于敬神是頭等重要的大事,每個城邦都不遺餘力地建造宏偉神廟。希臘城邦的遺址上,看不到宮殿和豪華的私人宅第。任何一個城邦遺址上,最宏觀的建築都是神廟。神廟首先建築在城市中心。比如靠近那不勒斯的貝斯圖姆(Paestum)這個遺址,古代叫波塞冬城(Posidonia)。這個城市遺址保存的比較完好,城市最主要街道的右邊有三座神廟,左邊是一個中心廣場。

巴洛克時期城市設計特征(黃洋城市公共空間與藝術)11

波塞冬城遺址

我們再把視線拉回到雅典。雅典最壯觀的地方是雅典衛城和它上面的巴特農神廟,也就是雅典娜女神的神廟。雅典娜是這個城邦的保護神,整個衛城就是雅典娜女神的聖地。所以雅典娜是雅典人敬奉的最重要的神。每年雅典人都會舉行祭祀雅典娜女神的節日,叫泛雅典人節,意思是所有雅典人都可以參加的節日。這個節日相當于中國的春節,标志着雅典舊的一年的結束和新一年的開端。節日一連舉行5天,主要的活動包括盛大的遊行式,殺牲獻祭和祭餐。每隔四年,雅典城邦還舉行大泛雅典人節,也就是更隆重的敬奉雅典娜的活動,這時候會組織運動競賽,邀請全希臘的運動健将比賽,為此雅典人專門修建了一個體育場,稱為泛雅典人節體育場。

巴洛克時期城市設計特征(黃洋城市公共空間與藝術)12

雅典衛城複原圖

巴特農神廟是在雅典最強盛的時候建造的,也是古希臘留下的最大的單體建築。神廟中供奉的雅典娜神像是著名雕塑家菲迪亞斯用黃金和象牙雕刻的,可惜未能保存下來。整座神廟用大量雕塑和浮雕進行裝飾,包括正面和背面三角牆上的雕塑,外圍柱廊頂部柱間壁上的雕塑,以及圍繞神廟牆體頂部一周的浮雕,稱為飾帶浮雕。神廟正面也就是東面三角牆上描繪雅典娜的誕生,其中最有名的雕塑,是現在保存在大英博物館“三女神像”。西面三角牆描繪雅典娜和波塞冬兩位神争奪雅典保護神位置的情景。

巴洛克時期城市設計特征(黃洋城市公共空間與藝術)13

巴特農神廟東面三角牆:雅典娜的誕生

巴洛克時期城市設計特征(黃洋城市公共空間與藝術)14

巴特農神廟西面三角牆:雅典娜和波塞冬之争

飾帶浮雕描繪了泛雅典人節敬奉雅典娜的遊行式。浮雕從神廟西面的飾帶分南北兩面展開,彷佛遊行的隊伍沿着神廟南北兩側行進,到達神廟正面,也就是東面的時候,飾帶描繪奧林帕斯十二主神坐視敬奉的儀式。隊伍中包括騎馬的戰士,學者們認為這代表的可能是馬拉松之戰中犧牲的公民;也包括男性和女性公民,以及用作犧牲品的公牛。隊伍中的人物都表現得十分理想化,給人以的優雅莊重的感覺。

巴洛克時期城市設計特征(黃洋城市公共空間與藝術)15

巴特農神廟飾帶浮雕:扛着酒囊的雅典人

巴洛克時期城市設計特征(黃洋城市公共空間與藝術)16

巴特農神廟飾帶浮雕:用于獻祭的公牛

巴洛克時期城市設計特征(黃洋城市公共空間與藝術)17

巴特農神廟飾帶上刻畫的奧林帕斯衆神

現代藝術史學科的開創者溫克爾曼曾經提出過一個著名的論斷“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用來概括他對希臘藝術的理解。這個論斷成為後世兩百年來評價希臘藝術的标準,但卻是個天大的誤會,當然也是個天才的誤會。溫克爾曼是在歐洲的博物館裡研究希臘的大理石雕塑時得出的結論,而且他看到的雕塑作品不少還是後世的複制品。但實際上,古代希臘的神廟建築都是雕梁畫柱的,它上面的雕塑表面也是塗上鮮豔色彩的。很難想象在古代的時候,它會給人“高貴的單純”的感覺。

因此我們看到,希臘人的神明崇拜塑造了他們城市的空間。他們為了祭祀神明而創造的公共空間也影響到今天。體育場如此,露天劇場也是如此。這張圖是雅典的狄奧尼索斯大劇場,它同樣是祭神的地方,是酒神和戲劇之神狄奧尼索斯的聖地。雅典人每年祭祀狄奧尼索斯神,并在祭祀他的時候,舉行戲劇表演。所以希臘的悲劇和戲劇是為了祭神是創造出來的,但是又成為一種文學的形式。學者們根據面積來計算,雅典的狄奧尼索斯劇場可以容納17000人。希臘保存最好的劇場是Epidaurus劇場。

巴洛克時期城市設計特征(黃洋城市公共空間與藝術)18

Epidaurus露天劇場

當然很多的藝術作品是用來表現神的,例如藏于雅典國立考古博物館中的這件青銅雕塑,表現的是衆神之王宙斯。實際上,希臘人的許多雕塑原作都是青銅雕塑,隻不過由于青銅可以再次利用,因此很多青銅雕塑未能保留下來,保留下來的大量是羅馬人用大理石雕刻的複制品。

巴洛克時期城市設計特征(黃洋城市公共空間與藝術)19

宙斯像,公元前5世紀,雅典國立博物館

我們回到巴特農神廟,來看看它的基本建築樣式。可以說,希臘的神廟建築是世界上影響最為深遠的建築樣式,西方世界大凡莊重典雅的建築,多以希臘神廟建築的為基準,法蘭西議會大廈,德國議會大廈和美國國會大廈都是如此。

塑造希臘城市空間與藝術特征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城邦政治。城邦的公民政治意味着政治活動是公民的集體活動,反映在空間格局上,是每個城邦的中心都是一個開放的中心廣場。以雅典為例,它的中心廣場位于衛城的北坡下面。廣場上的公共空間裡除了神廟、祭壇和神像,還有用于凸顯雅典政治制度,表達和傳遞相應政治觀念的雕塑和繪畫。最為突出的是“紀名英雄牆”。牆的頂部樹立分别代表雅典十個“部落”(也就是城邦的行政區劃)的英雄的青銅雕像,象征了雅典城邦。牆上“張貼”告示,公布城邦所有政治活動的信息。所謂張貼,實際上是刻寫。廣場上一座柱廊式公共建築,牆上繪制巨幅肖像,分别描繪忒修斯、拟人化的“民主”和“人民”。雅典人相信,忒修斯是雅典民主政體的建立者。在“500人議事會”開會的議事會大廳裡,樹立着宙斯和阿波羅的神像,以及“人民”的雕像,仿佛在提醒議事會成員們,城邦的權力在于全體公民。中心廣場上還樹立着一組塑像,描繪刺殺僭主的兩位貴族阿裡斯托格同和哈莫迪俄斯。兩人連同他們的追随者在公元前514年的泛雅典人節上刺殺僭主兄弟,殺死了弟弟希帕克斯,但哥哥希庇阿斯得以脫逃,召集衛隊把一杆刺殺者全部殺死。公元前510年雅典人推翻僭主統治後,把他們視為國家的英雄,聘請雕塑家安特諾爾為他們塑像,樹立在廣場上。公元前480年,波斯國王薛西斯率軍入侵希臘,占領雅典之後大肆搶掠,将這組雕像搶回波斯。後來雅典人又聘請兩位雕塑家克利提俄斯和内西俄特斯重新為他們塑像。雅典的軍事執政官每年向他們獻祭。我們現在看到的他們的雕像就是這後一個版本。

巴洛克時期城市設計特征(黃洋城市公共空間與藝術)20

紀名英雄牆

巴洛克時期城市設計特征(黃洋城市公共空間與藝術)21

“刺殺僭主者”雕像

通過以上簡略的講述,我們大緻可以看到,古代希臘人基本的生活方式以公共生活為特征,公共生活中最重要的是集體祭祀神明和參與城邦政治。這種生活方式塑造了古代希臘城市的基本特征,它把人們能夠參與其中的公共空間置于首要位置,在其中用藝術表現的手法,向社會成員傳遞重要的宗教和政治觀念,這為城邦制度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共識。現代公民社會的一些基本特征和古代希臘社會相同,或者說是直接和間接地受到了古代希臘文明的影響。也因為如此,古代希臘的城市成為現代城市的一個重要源頭。

責任編輯:于淑娟

校對:劉威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