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捷Jesse
古人講究“觀象授時”,諸多典籍均存有記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這是西周時期人們寫在《詩經•豳風•七月》中的天文氣候知識;“星分翼轸,地接衡廬”,這是王勃寫在《滕王閣序》中的天文地理知識;“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是蘇轼寫在《水調歌頭》中的月曆知識…
在中國古代,修習天文曆法似乎是項必備技能。古人不僅能上通天文下曉地理,還能将生産鬥争中對天文地理知識的發現和創造梳理形成曆法,并以文字形式流傳下來。比如,我們看北鬥七星的勺柄指向來定方位等等。天文曆法代表着一個民族的文化水平,是古代文明的标志。
有幸讀到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的《古代天文曆法講座》,這是該社“大學問”系列叢書中的一員。作者張聞玉先生通過七次講座,分别講述紀時系統、二十四節氣、四分曆的編制及應用等内容,并附上部分天文曆法考證參考文獻的具體案例,令人對天文曆法知識重新有了個系統性的認識。
張聞玉先生師從貴州大學張汝舟教授,不僅繼承了張汝舟教授“讀通古書,結合結合現代天文科學成就和出土文物中的史料,對過去學者研究成果論證,去粗存精”的學術研究方法和成果,還将張汝舟教授建立起的古代天文曆法科學體系進一步完善提升,形成了更加通俗的傳世講義。
作為炎黃子孫,必須了解自己的文化與曆史;作為文史愛好者,必須有一定的古天文學知識。古代典籍相關學科,無不與古代天文曆法有關。雖然天文曆法是一門專科學術,但它依然源于自然和生活,現代人也能在專業書籍的幫助下掌握它們。不妨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些基本概念吧。
關于時間,并非人的主觀臆造。古代先民以太陽東升西落确定一天的時間,單位為日;以月亮的隐現圓缺确定一月的時間,單位是月;以寒來暑往及草木禾稼的榮枯确定一年的時間,單位是年;于是,計時單位體系形成。通常說的時間,包括某一瞬間的“時刻”以及兩個瞬時之間的間隔。
關于天文,它是天象,是日月星辰在天幕呈現有規律的運動形式。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反而影響着支配着人類的各種活動。而“曆法”則有兩個層意思:“曆”為計量年、月、日的方法,是對年、月、日的安排;“法”指法則、規律。因此,曆法是利用天象規律調配時間的紀時法則。
世界上的曆法分為三類,太陰曆、太陽曆和陰陽合曆。太陰曆是以月球受光面的圓缺晦明變動為基礎,利用月球運行周期為标準制定的曆法;太陽曆是以太陽的回歸年周期為基本數據制定的曆法;陰陽合曆則是兼顧日月運行變化而制定,既考慮四季近于天時便利農事,又照顧月相周期。
那麼,我們從何着手開始學習?又應如何學好古代天文曆法學?書中大緻提及四個維度。從曆史學角度研究,通過翻閱典籍記載進行推演;從考古學角度研究,借助出土文物、鼎盤銘器等進行複盤與推演;從現代天文學角度研究,結合數學演算展開。
最後便是張汝舟、張聞玉師徒等人從考據學角度的研究。他們提出紙上材料 (文獻記錄)、地下材料 (出土文物)、天上材料 (實際天象)對證,做到“三證合一”才算可靠,當中很重要的是,樹立正确的星曆觀點才不至于被千百年惑亂所迷,認真熟練的推算才能掌握整個體系。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紀時系統。先說紀年法。從西周金文及殷商甲骨可以看出,當時都按帝王在位的年數來紀年,稱為帝王紀年法,比如《越語》中有“越王勾踐即位三年而欲伐吳”,《周語》有“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等等,這種紀年法因為不統一,在亂世時期就會顯得比較混亂。
到了漢武帝建立年号後,便更改帝王紀年法為年号紀年法,比如“萬曆十五年”等。春秋時代,人們觀測行星,确定木歲為歲星,實行了歲星紀年法,比如我們閱讀《左傳》有“歲在星紀而淫于玄枵”。後來又發展了太歲紀年法、幹支紀年法、十二生肖紀年法等。
再來看看紀月方法。 對應歲星紀年,星學家提出了十二支紀月法。古代還将十二支紀月與十天幹結合,成為了幹支紀月。幹支紀月法很少有科學上的意義,現實生活中隻有在命理預測、推算生辰八字中才有廣泛應用。
紀月最大的特色在于别名,《爾雅·釋天·月名》有“正月為陬,二月為如,三月為寎,四月為餘,五月為臯,六月為且,七月為相,八月為壯,九月為玄,十月為陽,十一月為辜,十二月為塗”。此外,古代還将音律與曆法紀月相互聯系。
紀日與紀時在古今都十分重要。日是最基本的時間計量單位,古代較精确的計時器為漏壺,最常用的紀日方法包括幹支紀日法、數序紀日法、星期紀日法等。對于時間的測報則借用表影的方位來報時,如圭表便是最為常見的工具。
書中對四分曆法的介紹,雖然篇幅不大,但卻是重中之重。簡單來說,四分曆是以365又1/4日為回歸年長度,29又499/940為朔策(平均一月長度),十九年閏七為置閏方法的最簡明曆法。張汝舟先生在發現原有四分曆誤差的基礎上,發明了3.06年差分算法,修正了誤差。
“文者象也。天先垂文象日月五星及慧孛,皆謂以譴告一人。故曰天文。”天文曆法在千年後仍然能指導我們生産生活,真是不得不贊歎先民的智慧。書中還有觀象授時、二十四節氣、曆法答疑等諸多精彩,不能一一而足,還需要讀者朋友一同細細品閱、認真推演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