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教育
/
新教材高中生物知識點大總結
新教材高中生物知識點大總結
更新时间:2025-01-05 06:15:48

新教材高中生物知識點大總結?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筆記必修一分子與細胞 1,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新教材高中生物知識點大總結?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新教材高中生物知識點大總結(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筆記完整版)1

新教材高中生物知識點大總結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筆記

必修一分子與細胞 1

第一章走進細胞 1

第二章第一節和第二節 2

第二章第三節 3

第二章第四節 3

第二章第五節 4

第三章第一節 5

第三章第二節 6

第三章第三節 7

第四章第一節 7

第四章第二節 8

第五章第一節 8

第五章第二節 9

第五章第三節 9

第五章第四節第一小節 10

第五章第四節,第二小節 11

第五章觀察根尖分生區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 12

第六章第一節細胞的增殖 12

第六章第二節細胞分化 13

第六章第三節細胞的衰老和死亡 13

必修一分子與細胞

第一章走進細胞

1.2017年11月,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在我國誕生。

2.細胞學說的建立者主要是兩位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

3.除病毒以外,生物體都是以細胞作為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4.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虎克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的木栓組織,發現了細胞。

5.細胞學說揭示了動物和植物的統一性,從而闡明了生物界的統一性。細胞學說沒有揭示細胞的多樣性。

6.歸納法是指由一系列具體事實推出一般結論的思維方法。分為完全歸納法和不完全歸納法。

7.系統是指彼此之間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組分有規律的結合而形成的整體。

8.在一定的空間範圍内,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形成的一個整體叫種群。

9.不同種群相互作用,形成更大的整體叫群落。

10.群落與無機環境相互作用,形成更大的整體叫生态系統;最大的生态系統是生物圈。

11.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分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态系統,生物圈。

12.植物無系統;單細胞的生物,無組織,無器官,無系統。

13.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一般是由核酸和蛋白質組成。

14.顯微鏡觀察細胞由低倍鏡到高倍鏡的使用步驟:找、移、轉、調。找是找到目标;移是移到中央轉是轉動轉換器,換成高倍物鏡;調是調細準焦螺旋,調反光鏡,調光圈。

15.科學家根據細胞内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把細胞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兩大類。

16.由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如細菌,藍細菌,支原體,放線菌,乳酸菌。

17.藍細菌有藻藍素和葉綠素,是進行光合作用的自養生物。

18.細菌有細胞壁,細胞膜和細胞質。它沒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也沒有染色體,但有環狀DNA,它位于細胞特定的區域,這個區域叫做拟核。

19.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都具有相似的細胞膜和細胞質,他們都以DNA作為遺傳物質,它們具有統一性。

20.原核細胞細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真核細胞細胞壁的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

21.藍細菌包含的種類很多,如顫藍細菌,發菜,顫藻,念珠藻。

22.真菌是真核生物,真菌包含酵母菌,黴菌等。

23.草履蟲,變形蟲是單細胞的動物,是真核生物。

24.支原體沒有細胞壁,是特殊的原核生物。 支原體是最小最簡單的單細胞生物。

第二章第一節和第二節

1.組成生物體的元素在地殼中都找得到,說明生物與非生物界具有統一性。

2.組成生物體的元素與地殼中的元素含量有差異,說明具有差異性。

3.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含量較多的稱為大量元素,比如C,H,O,N,P,S,K,Ca,Mg等元素。有些元素含量很少,但對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稱為微量元素。如Fe,Mn,B,Zn,Mo,Cu。(諧音記憶,鐵猛碰新木桶。)

4.組成細胞的各種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蛋白質;幹重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質;鮮重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5.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糖類中的還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麥芽糖,能與斐林試劑發生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澱。

6.斐林試劑是用質量濃度為0.1g/mlNaOH和質量濃度為0.05g/mlCuSO4溶液混合産生Cu (OH)2,再與還原糖反應,在水浴條件下産生磚紅色沉澱。注意,蔗糖不是還原糖,不能與斐林試劑反應。

7.檢測還原糖一般用梨或者蘋果的勻漿,要用淺色的。用淺色的原因是避免顔色反應,導緻反應結果發生遮蓋。

8.檢驗脂肪,加入蘇丹Ⅲ染液,再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可以觀察到呈橘黃色的脂肪顆粒。脂肪鑒定的材料一般用花生。

9.檢驗蛋白質,加入雙縮脲試劑,先加入A液,搖勻,再加入B液,搖勻。此過程不需要加熱,最後會觀察到紫色反應。

10.水在細胞中以兩種形式存在,絕大部分的水呈遊離狀态,可以自由流動,叫自由水,另一部分水與細胞内的其他物質相結合,叫做結合水。

11.自由水的作用:是細胞内良好的溶劑,參與許多化學反應,可以把營養物質運送到各個細胞,同時也把各個細胞在新陳代謝中産生的廢物運送到排洩器官,或者直接排出體外。

12.結合水是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13.在正常情況下,細胞内自由水所占的比例越大,細胞的代謝就越旺盛;而結合水越多,細胞抵抗幹旱和寒冷等不良環境的能力就越強。

14.細胞中大多數無機鹽以離子的形式存在。

15. Mg是構成葉綠素的元素,Fe是構成血紅素的元素,這裡的鐵是Fe2 。P是構成細胞膜細胞核的重要成分,也是細胞必不可少的許多化合物的成分。Na2 ,Ca2 對生命活動也是必不可少的。

16.當大量出汗排出過多的無機鹽後,應多喝淡鹽水。

17.哺乳動物的血液中如果鈣離子含量太低,動物會出現抽搐等症狀。

18.無機鹽的作用:對維持細胞酸堿平衡,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活動都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第三節

1.細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質是糖類。

2.糖類是由C,H,O三種元素構成,多數糖類的H和O的比例是2:1.

3.糖類可以分為單糖,二糖和多糖。

4.不能被水解的糖稱為單糖。常見的單糖有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脫氧核糖。

5.二糖是由兩分子單糖脫水縮合而成,一般要水解成單糖才能被細胞吸收。

6.二糖包含蔗糖,乳糖和麥芽糖。蔗糖水解會産生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麥芽糖水解會産生兩分子葡萄糖,乳糖水解會産生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

7.生物體内糖類絕大多數以多糖存在,植物中主要的多糖是澱粉和纖維素。動物中主要的多糖是糖原。糖原主要分布在人和動物的肝髒和肌肉中,是人和動物細胞的儲能物質。

8.幾丁質也是一種多糖,又稱殼多糖,廣泛存在于甲殼類動物和昆蟲的外骨骼中。

9.脂質存在于所有細胞中,是組成細胞和生物體的重要有機化合物。脂質的元素組成有C、H、O、N、P、S 。

10. 與糖類不同的是,脂質分子中O的含量遠遠低于糖類,而H的含量更高。所以等量脂肪和糖類在氧化分解時,脂肪釋放的能量更多。

11.常見的脂質有脂肪,磷脂和固醇,它們不溶于水,溶于脂溶性的有機溶劑。

12.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發生反應而形成的酯,即三酰甘油,又稱甘油三酯。脂肪的元素是C,H,O。

13.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大多數動物脂肪含有飽和脂肪酸,室溫時呈固态。

14.脂肪酸的骨架是由一條由碳原子組成的長鍊。

15.細胞内良好的儲能物質是脂肪。脂肪可以起到保溫的作用,還有緩沖和減壓,保護内髒器官。

16.磷脂的元素組成是C、H、O、N、P。

17.磷脂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多種細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18.固醇類物質包括膽固醇,性激素和維生素D等,膽固醇是構成動物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體中還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

19.性激素能夠促進人和動物生殖器官的發育以及生殖細胞的形成。

20.維生素D能有效促進人和動物腸道對鈣和磷的吸收。

21.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第二章第四節筆記。

1.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是蛋白質。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蛋白質。生命活動的體現者也是蛋白質

2.蛋白質的功能有: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結構的重要物質,調節生命活動,催化化學反應,運輸功能,免疫作用。諧音記憶:狗催運面條。

3.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1種。

4.每種氨基酸至少都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氨基酸的不同是由R基決定的。

5.最簡單的氨基酸是甘氨酸,它的R基隻有一個H。

6.人體不能合成的,必須從食物中獲取的氨基酸,稱為必需氨基酸。

7.有13種氨基酸是人體能夠合成的,叫做非必需氨基酸。

8.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連接脫去一分子的水,這種結合方式叫脫水縮合。

9.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化學鍵叫肽鍵。有兩個氨基酸縮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由多個氨基酸縮合而成的含多個肽鍵的化合物叫多肽。

10.多肽鍊之間是通過二硫鍵連接,一個二硫鍵要脫兩個H。

11.血紅蛋白含有四條多肽鍊

12.脫水數=肽鍵數=氨基酸個數-肽鍊數。

13.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順序和空間結構不同,就導緻了蛋白質結構的多樣性。

14.人類許多疾病與人體細胞内肽鍊的折疊錯誤有關,如囊性纖維化,阿爾茲海默症,帕金森病等。

15.蛋白質變性是指蛋白質在某些物理和化學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間構象被破壞,從而導緻其理化性質的改變和生物活性喪失的現象。

16.高溫導緻蛋白質空間結構改變,沒有破壞肽鍵。高溫導緻的蛋白質變性,加雙縮脲,仍然有紫色反應。

17.常見蛋白質有:胰島素,胃蛋白酶,抗體,血紅蛋白。

18.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的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是結晶牛胰島素。

第二章第五節

1.DNA指紋技術在案件偵破工作中有重要的用途。

2.核酸包括兩大類,一類是脫氧核糖核酸簡稱DNA,另一類是核糖核酸簡稱RNA。

3.核酸的元素組成是C、H、O、N、P。蛋白質的元素組成是C、H、O、N、S。糖類的元素是C、H、O。脂肪的元素是C、H、O。脂質的元素是C、H、O、N、P。

4.真核細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線粒體,葉綠體内,也有少量DNA。D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

5.核酸的基本單位是核苷酸,核苷酸之間通過脫水縮合連接。

6.一個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堿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組成。

7.DNA含有四種堿基A腺嘌呤,T胸腺嘧啶,G鳥嘌呤,C胞嘧啶。RNA也含有四種堿基A腺嘌呤,G鳥嘌呤,C胞嘧啶,U尿嘧啶。

8.DNA和RNA都含有堿基A,G,C。

9.DNA的基本單位是脫氧核糖核苷酸,有四種脫氧核苷酸。

10.RNA的基本單位是核糖核苷酸,有四種核糖核苷酸。

11.DNA和RNA的核苷酸是不一樣的。因為它們含有的糖不同,DNA是脫氧核糖,RNA是核糖。

12.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真核生物含有DNA和RNA,所以有五種堿基(A,G,C ,T,U),八種核苷酸。

13.原核生物也有五種堿基,八種核苷酸。

14.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所以病毒隻有四種堿基,四種核苷酸。

15.脫氧核苷酸之間的排列順序多種多樣,其儲存着生物的遺傳信息。

16.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鍊為基本骨架。

17.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蛋白質。鮮重最多的元素是O。幹重最多的元素是C。

18.構成細胞的化合物中,多糖,蛋白質,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蛋白質,核酸是高分子化合物。

19.核酸是細胞内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20.組成多糖的基本單位是單糖,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組成核酸的基本單位是核苷酸,這些基本單位稱為單體。

21.生物大分子是由許多單體連接成的多聚體。

第三章第一節

1.我國科學家完成人類曆史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的胰島素。

2.鑒别動物細胞是否死亡,常用台盼藍染液,用它染色時,死細胞會被染成藍色,而活細胞不會着色。

3.細胞作為一個基本的生命系統,它的邊界就是細胞膜,也叫質膜。

4.細胞膜的功能:将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控制物質進出細胞;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5.台盼藍染色法中死細胞會被染色,活細胞不被染色,說明細胞膜對物質進入細胞具有控制作用。

6.細胞間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内分泌細胞分泌的激素,如胰島素随血液到達全身各處,與靶細胞的細胞膜表面的受體結合,将信息傳遞給靶細胞;相鄰兩個細胞的細胞膜接觸,信息從一個細胞傳遞給另一個細胞,例如精子與卵細胞之間的識别和結合;相鄰兩個細胞之間形成通道,攜帶信息的物質通過通道進入另一個細胞,例如高等植物細胞之間通過胞間連絲相互連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7.信息交流一定通過受體嗎?不一定,還可以通過植物細胞之間的胞間連絲。

8.歐文頓推測,細胞膜是由脂質組成。

9.細胞膜的脂質有磷脂和膽固醇,其中磷脂含量最多,磷脂的一端為親水的頭部,兩個脂肪酸為疏水的尾部,多個磷脂分子在水中總是形成雙分子層。

10.哥特和格倫德爾推斷,細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必然排列為連續的兩層。

11.丹尼利和戴維森研究了細胞膜的張力,推測細胞膜除了含脂質分子外,還可能附有蛋白質。

12.對細胞膜成分研究發現,細胞膜主要是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此外,還含有少量糖類。

13.在組成細胞膜的脂質中,磷脂最豐富,此外還有少量的膽固醇。

14.膽固醇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還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

15.功能越複雜的細胞膜,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越多。

16.羅伯特森在電鏡下看到了細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層結構,推測細胞膜都是由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構成,暗的是蛋白質,亮的是脂質,他把細胞膜描述為靜态的統一結構。

17.科學家用發綠色熒光的染料标記小鼠細胞表面的蛋白質分子,用發紅光的染料标記人的蛋白質分子,将小鼠細胞與人的細胞融合,方法是熒光标記法,結果是兩種顔色的熒光均勻分布,表明細胞膜具有流動性。

18.辛格和尼科爾森提出流動鑲嵌模型。

19.流動鑲嵌模型認為,細胞膜主要是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構成,磷脂雙分子層是膜的基本支架。内部是磷脂分子的疏水端。

20.蛋白質分子有的鑲嵌在磷脂分子層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雙分子層中,有的貫穿于整個磷脂雙分子層,這些蛋白質分子在物質運輸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21.細胞膜具有流動性的原因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質是運動的。

22.細胞膜外表面還有糖類分子,它和蛋白質分子結合形成糖蛋白,或與脂質結合形成糖脂,這些糖類分子叫做糖被。

23.糖被在細胞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的功能,與細胞表面的識别,細胞間的信息傳遞等功能有密切關系。

24.細胞膜具有兩層磷脂分子,具有一層磷脂雙分子層。

第三章第二節

1.細胞質中包含細胞器和細胞質基質。細胞器有線粒體,葉綠體,内質網,高爾基體,溶酶體,核糖體等。

2.分離細胞器的方法差速離心法。

3.差速離心主要是采取逐漸提高離心速率,分離不同大小顆粒的方法。

4.高等植物細胞壁的成份主要是纖維素和果膠,它的作用是對細胞起支持和保護的作用,它具有全透性。

5.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細胞中,内有細胞液,含糖類,無機鹽,色素和蛋白質等,可以調節植物細胞内的環境,充盈的液泡還可以使植物細胞保持堅挺。花青素存在于液泡。液泡是單層膜結構。

6.内質網是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合成加工場所和運輸的通道。它是單層膜結構,由膜圍成的管狀,泡狀或扁平囊狀結構連接而成的一個連續的内腔相通的膜性管道系統。有些内質網上有核糖體附着,叫粗面内質網,有些内質網上不含核糖,叫光面内質網。脂質合成的場所在光面内質網。

7.高爾基體單層膜結構。功能主要是對來自于内質網的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和包裝的車間及發送站。高爾基體與動物細胞分泌物形成有關,與植物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8.葉綠體是綠色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含有的細胞器,是植物細胞的養料制造車間和能量轉換站。葉綠體是雙層膜結構。基質中含有少量的DNA和RNA。原核生物如藍藻,能進行光合作用,但是它沒有葉綠體,它隻有葉綠素和藻藍素。

9.核糖體有的附着在粗面内質網上,有的遊離在細胞質基質中,是生産蛋白質的機器,其成分是蛋白質和核糖RNA,核糖體無膜結構。

10.線粒體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是細胞的動力車間,細胞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大約95%來自于線粒體。線粒體是雙層膜結構,内膜比外膜更複雜,因為内膜比外膜含有的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更多,線粒體基質中含有少量的DNA和RNA。新陳代謝越旺盛的細胞,消耗的線粒體數量越多。

11.中心體分布在動物和低等植物細胞中,由兩個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周圍物質組成,與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中心體無膜結構,中心體的成分是蛋白質。

12.溶酶體主要分布在動物細胞中,是細胞的消化車間。内含有多種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細菌。溶酶體是單層膜結構。

13.動物特有的細胞器是中心體。高等植物特有的細胞器是細胞壁,葉綠體,液泡。低等植物含有中心體,如團藻。

14.含有少量DNA和RNA的細胞器是線粒體和葉綠體。

15.能提供能量的細胞器有線粒體和葉綠體。

16.雙層膜的細胞器是線粒體和葉綠體。單層膜的細胞器有溶酶體,高爾基體,内質網,液泡。無膜結構的細胞器有中心體和核糖體。

17.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共有的細胞器隻有核糖體。

18.細胞骨架是由蛋白質纖維組成的網架結構,維持着細胞的形态,錨定并支撐着許多細胞器,與細胞運動,分裂,分化以及物質運輸,能量轉換,信息傳遞等生命活動密切相關。

19.活細胞中細胞質處于不斷流動的狀态,觀察細胞質的流動,可以用細胞質基質中的葉綠體的運動作為标志。

20.觀察葉綠體一般選用藓類的葉片,菠菜葉的下表皮以及黑藻葉片。

21.顯微鏡下,如果觀察到葉綠體是順時針方向流動,實際上放進去的也是順時針。

22.有些蛋白質是在細胞内合成後,分泌到細胞外起作用的,這類蛋白質叫做分泌蛋白,如消化酶,抗體和胰島素等。

23.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過程,可用同位素标記法,即H3标記的亮氨酸。放射性物質出現順序:核糖體,内質網,高爾基體,囊泡,細胞膜。此過程需要參與的細胞器是核糖體,内質網,高爾基體和線粒體。

24.用物理性質特殊的同位素來标記化學反應中原子的去向,就是同位素标記法。同位素标記可用于示蹤物質的運行和變化規律,通過追蹤同位素标記的化合物,可以弄清楚化學反應的詳細過程。生物學中研究的有些同位素具有放射性,有的不具有放射性。

25.在細胞中,許多細胞器都有膜,這些細胞器膜和細胞膜,核膜等結構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26.人工合成的膜材料已用于疾病的治療。血液透析膜就是一種人工合成的膜材料。

必修一第三章第三節

1.除高等植物成熟的篩管細胞和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等,極少數細胞外,真核細胞都有細胞核。

2.細胞核的功能:細胞核控制生物的性狀。細胞核控制細胞的分裂和分化。細胞核控制生命活動。傘藻形态結構的建成取決于細胞核。總體來說,細胞核控制着細胞的代謝和遺傳,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3.核膜為雙層膜,把核内物質和細胞質分開,核膜上有核孔。

4.核孔是實現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核孔也是大分子物質進出的孔道,但DNA不能通過核孔,核孔上有核孔複合物,物質通過時具有選擇性。

5.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6.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

7.染色質是極細的絲狀物,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

8.細胞分裂時染色質高度螺旋化縮短變粗,成為光學顯微鏡下清晰可見的圓柱狀或杆狀的染色體。細胞分裂間期是染色質,細胞分裂期染色體,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同一物質,在細胞不同時期的兩種存在狀态。

9.DNA上儲存着遺傳信息,在細胞分裂時,DNA攜帶的遺傳信息從親代細胞傳遞給子代細胞,保證了親子代細胞在遺傳性狀上的一緻性。

10.模型是人們為了某種特定的目的而對認識對象所作的一種簡化的概括性的描述,這種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數學模型。

第四章第一節

1.玻璃紙是一種半透膜,水分子自由透過它,而蔗糖分子不能透過。

2.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相當于是半透膜。

3.水分子或其他溶劑分子通過半透膜的擴散稱為滲透作用,如果半透膜兩側存在濃度差,滲透的方向就是水分子從水的相對分子質量高的一側向相對分子質量低的一側滲透。

4.動物細胞:當外界溶液的濃度比細胞質溶液濃度低時,細胞吸水膨脹,過度吸水會漲破。當外界溶液的濃度比細胞質的濃度高時,細胞失水皺縮。當外界溶液的濃度與細胞質的濃度時,細胞形态不變。

5.植物細胞:外界溶液濃度比細胞液溶液濃度低時,細胞會吸水能力增強,但是不漲破。外界溶液濃度比細胞質的濃度高,成熟植物細胞會發生質壁分離。

6.細胞膜,液泡膜以及這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稱為原生質層。細胞壁全透性,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

7.質壁分離的實驗,選材一般選洋蔥鱗片葉的外表皮。外界蔗糖的濃度一般是0.3g/ml,如果濃度過高,可能會導緻細胞失水死亡。

8.質壁分離的實驗具體過程是,将洋蔥鱗片葉外表皮制作成臨時裝片,用顯微鏡觀察紫色中央液泡的大小以及原生質層的位置;從一側滴入蔗糖溶液,另一側用吸水紙引流,重複幾次觀察洋蔥鱗片葉的變化;最後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清水,另一側用吸水紙引流,重複幾次再觀察洋蔥鱗片葉的變化。總共觀察三次。形成了前後對照,所以不需要單獨作空白對照。

9.質壁分離的原理,原生質層的伸縮性比細胞壁的伸縮性要大。當外界濃度高時,細胞逐漸失水,原生質層和細胞壁逐漸分離,就形成了質壁分離。

10.當外界是小分子,如氯化鈉。當外界濃度高于細胞液濃度,細胞先失水發生質壁分離,小分子可以進入細胞,導緻細胞液濃度慢慢變大,細胞又逐漸吸水恢複為原來的狀态,發生質壁分離複原。所以細胞質壁分離複原的原因是小分子進入細胞。

11.像水分子這樣,物質以擴散方式進出細胞,不需要消耗細胞内化學反應所需釋放的能量,這種跨膜運輸的方式稱為被動運輸,被動運輸又分為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兩類。

12.甘油,乙醇,苯等脂溶性的小分子,或者氧氣,二氧化碳,水等物質,通過簡單的擴散作用進出細胞的方式叫自由擴散,也叫簡單擴散。

13.離子和一些小分子有機物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借助細胞膜上的轉運蛋白,進出細胞的擴散方式叫做協助擴散。葡萄糖進入紅細胞的方式叫協助擴散。

14.轉運蛋白可以分為載體蛋白和通道蛋白兩種類型,載體蛋白隻容許與自身結合部位相适應的分子或離子通過,而且每次轉運時都會發生自身構象的改變;通道蛋白隻允許與自身通道的直徑和形狀适配,大小和電荷相似的分子和離子通過。分子或離子通過通道蛋白時,不需要與通道蛋白結合,所以,經過通道蛋白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15.水分子更多的是借助細胞膜的水通道蛋白,以協助擴散的方式進出細胞的。

第四章第二節

1.物質逆濃度梯度進行跨膜運輸,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同時還需要消耗細胞内化學反應所釋放的能量,這種方式叫做主動運輸。

2.一種載體蛋白通常隻适合于一種或一類離子或分子結合。離子或分子與載體蛋白結合後,在細胞内化學反應釋放的能量的推動下,載體蛋白的空間結構發生變化,就将它所結合的離子或分子從細胞膜的一側轉運到另一側釋放出來,載體蛋白随後又恢複原狀。

3. 主動運輸:是指物質沿着逆化學濃度梯度差的運輸方式,主動運輸不但要借助于鑲嵌在細胞膜上的的載體進行運輸,而且還必須消耗細胞代謝所産生的能量來完成。主動運輸的意義,選擇吸收所需要的物質排出代謝廢物和對細胞有害的物質,從而保證細胞和個體生命活動的需要。

4.囊性纖維化發生的一種主要原因是,患者肺部支氣管上皮細胞表面轉運氯離子的載體蛋白的功能發生異常,導緻患者支氣管中黏液增多,造成細菌感染。

5.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載體。胞吞形成的囊泡在細胞内,可以被溶酶體降解。神經遞質是一種小分子,它進出細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

6.變形蟲既能通過胞吞攝取單細胞生物等食物,又能通過胞吐排出食物殘渣和廢物。胞吞和胞吐沒有穿透細胞膜,所以它們穿過膜的層數為零。

7.果脯在腌制中慢慢變甜,是因為外界濃度過高導緻細胞失水,并不是因為主動運輸引起的。

8.葡萄糖,離子,氨基酸等小分子進出細胞的方式,一般是主動運輸。

第五章第一節

1.細胞中每時每刻都進行着許多化學反應,統稱為細胞代謝。

2.酶與無機催化劑相比,證明酶具有高效性。代表實驗:比較過氧化氫在氯化鐵和肝髒研磨液中的分解。

3.注意:不能探究溫度影響過氧化氫的分解。因為常溫下過氧化氫也分解。不能探究PH影響澱粉的分解,因為澱粉在酸性條件下也分解。

4.人為控制的對實驗對象進行處理的因素叫做自變量。随自變量改變而變化的變量叫做因變量。除自變量外,實驗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的可變因素,叫做無關變量。

5.加熱會增加活化能。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6.分子從常态轉變為容易發生化學反應的活躍狀态,所需要的能量稱為活化能。

7.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顯著,催化效率更高,說明酶具有高效性。

8.正是因為酶的催化作用,細胞代謝才能在溫和的條件下快速有序的進行。

9.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通過顯微鏡觀察提出釀酒中的發酵,是由于酵母菌細胞的存在所緻,沒有活細胞的參與,糖類是不可能變成酒精的。

10.德國李比希卻堅持認為,引起發酵的是酵母菌細胞中的某些物質,但這些物質隻有在酵母菌細胞死亡并裂解後才能發揮作用。

11.德國畢希納用實驗證明,酵母菌細胞中引起發酵的物質稱為釀酶。

12.美國科學家薩姆納從刀豆種子中提取酶,最終證明酶是蛋白質。

13.美國科學家切赫和奧特曼,發現少數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14.酶是活細胞産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

15.酶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16.每一種酶隻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化學反應,這體現了酶具有專一性。代表實驗是,澱粉酶隻能催化澱粉,不能催化蔗糖。

17.酶還需要适宜的溫度和适宜的PH。一般來說,高溫,過酸,過堿都會導緻酶失活,低溫酶活性還在。

18.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所催化的化學反應一般是在比較溫和的條件下進行的。

19.在00C左右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間結構穩定,在适宜的溫度下,酶的活性會升高,因此酶制劑适宜在低溫下保存。

20.溶菌酶能夠溶解細菌的細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第五章第二節

1.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是糖類。直接能源物質是ATP。

2.ATP是腺苷三磷酸,結構簡式是A—P~P~P。A代表腺苷,腺苷是由腺嘌呤和核糖結合而成。P表示磷酸基團,~代表一種特殊的化學鍵。~不穩定,易水解。1molATP水解釋放的能量高達30.54kJ,所以說ATP是一種高能磷酸化合物。

3.ATP與ADP可以相互轉換,反應過程物質可逆,能量不可逆。

4.ATP與ADP的相互轉換是時刻不停的發生,處于動态平衡之中。

5.ATP中特殊化學鍵完全水解,剩餘的是A—P,稱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構成RNA的基本單位之一。

6.對于綠色植物來說,合成ATP的生理過程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對于動物細胞來說,合成ATP的場所是呼吸作用。

7.參與鈣離子主動運輸的載體蛋白是一種催化ATP水解的酶,其能水解ATP,ATP水解釋放的磷酸基團會導緻載體蛋白的磷酸化,使載體蛋白空間結構變化,從而完成主動運輸。

8.細胞内的化學反應可以分成吸能反應和放能反應,前者需要吸收能量,如蛋白質的合成等,後者是釋放能量,如葡萄糖的氧化分解等。

9.許多吸能反應與ATP水解有關,許多放能反應與ATP合成有關。

10.螢火蟲尾部的發光細胞中含有熒光素和熒光素酶。

11.離子泵是一種主動運輸。

12.離子通道是協助擴散。

第五章第三節

1.呼吸作用的實質是細胞内的有機物氧化分解,并釋放能量,因此也叫細胞呼吸。

2.酵母菌在有氧和無氧的條件下都能生存,屬于兼性厭氧菌。

3.檢測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也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它會由藍變綠再變黃,根據石灰水混濁,或嗅麝香草酚藍溶液變成黃色的時間長短,可檢測酵母菌培養液中二氧化碳的産生情況。

4.橙色的重鉻酸鉀在濃硫酸的條件下與乙醇發生反應,變成灰綠色。

5.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實驗組通過對有結果的比較分析來探究某種因素對實驗對象的影響,這樣的實驗叫做對比實驗也叫相互對照實驗。

6.酵母菌有氧呼吸的過程是:C6H12O₆ 6H2O 6O₂酶→6CO2 12H2O ATP;

7.酵母菌無氧呼吸過程C6H12O₆酶→2C2H5OH 2CO2 ATP。

8.對于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線粒體具有内外兩層膜,内膜某些部位向線粒體内腔折疊,形成嵴,使内膜的表面積大大增加,線粒體的内膜上和基質中含有許多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

9.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場所在細胞質基質。

10.有氧呼吸的全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一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兩分子丙酮酸,産生少量的[H],并且釋放少量能量,這一階段不需要氧的參與,是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的。第二階段,丙酮酸和水徹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并釋放少量能量,這一階段不需要氧參與,是在線粒體基質中進行的。第三階段,上述兩個階段産生的[H]經過一系列化學反應與氧結合,形成水同時釋放出大量的能量,這一階段需要氧的參與,是在線粒體内膜上進行的。

11.有氧呼吸是指細胞在氧的參與下通過多種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産生二氧化碳和水釋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過程。

12.這裡的[H]實際上是指氧化型輔酶ⅠNAD 轉化為還原型輔酶ⅡNADH。

13.無氧呼吸的全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都是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第一階段,與有氧呼吸第一階段完全相同,第二階段是丙酮酸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轉化成乳酸。無氧呼吸産生的能量都來自于第一階段。

14.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無氧呼吸也叫做發酵。沒有氧氣參與情況下,葡萄糖等有機物,經過不完全分解,釋放少量能量的過程就是無氧呼吸。

15.細胞呼吸是指有機物在細胞内經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産物釋放能量并生成ATP的過程。

16.馬鈴薯塊莖,水稻根等無氧呼吸的産物是乳酸。

17.包紮傷口需要選用透氣的消毒紗布,是為了防止厭氧菌繁殖。

18.土壤闆結應該及時松土,是為了促進植物根有氧呼吸。

19.儲存水果糧食需要低溫,低O2,高CO2。

20.破傷風是由破傷風芽孢杆菌引起的,這種病菌隻能進行無氧呼吸。

21.提倡慢跑,是因為促進有氧呼吸,避免無氧呼吸産生乳酸,乳酸大量堆積,會導緻肌肉酸痛。

22.線粒體起源于細菌。

第五章第四節第一小節

1.捕獲光能的色素的功能:吸收、傳遞、轉化功能。

2.色素存在于葉綠體和液泡。

3.吸收光能的色素存在于葉綠體中,提取色素用無水乙醇,分離色素用層析液,防止色素被破壞加碳酸鈣,研磨充分加二氧化矽。

4.色素分離的原理:不同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的速度較快,反之則慢。

5.濾紙條上的色素帶,不能與層析液接觸,因為色素會溶解在層析液中。

6.畫濾液細線要注意多畫幾次,幹了再畫,細而直。

7.綠葉中的色素,含量最多的色素是葉綠素a,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胡蘿蔔素,溶解度最小的色素是葉綠素b。

8.在濾紙條上溶解度最大的色素從上往下依次是:胡蘿蔔素(橙黃色),葉黃素(黃色),葉綠素a(藍綠色),葉綠素b(黃綠色)。

9.讓不同顔色的光照射色素溶液,可以得到色素的吸收光譜。葉綠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類胡蘿蔔素主要吸收藍紫光。

10.一般情況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見光,波長在400-760nm之間。

11.葉綠體雙層膜結構内部有許多基粒,每個基粒都是由一個個圓餅狀的囊狀結構堆疊而成的,這些囊狀結構稱為類囊體。吸收光能的四種色素就分布在類囊體的薄膜上。

12.德國科學家恩格爾曼把載有水綿和需氧細菌的臨時裝片放在沒有空氣的小室内,在黑暗中用極細的光束照射水綿,發現細菌隻向葉綠體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果把裝置放在光下,細菌則分布在葉綠體所有受光的部位。緊接着他用透過三棱鏡的光照射水綿,發現大量好氧細菌聚集在紅光和藍紫光區域,恩格爾曼的實驗直接證明了葉綠體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放氧。

第五章第四節,第二小節

1.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着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2.離體葉綠體在适當條件下發生水的光解産生氧氣的化學反應,稱作希爾反應。

3.1941年,魯賓和卡門用同位素示蹤的方法研究了光合作,用中氧的來源,他們用O18分别标記H2O和CO2,結果證明光合作用釋放的氧全部來自于水。

4.阿爾農發現在光照下,葉綠體可合成ATP這一過程,總是與水的光解相伴随。

5.根據是否需要功能可以分為光反應和暗反應,暗反應也叫碳反應。

6.光合作用第一個階段的化學反應必須有光才能進行,這個階段叫做光反應階段,光反應階段是在類囊體的薄膜上進行的。

7.葉綠體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可以将水分解為O2和H ,O直接以O2的形式釋放到空氣中。H 與氧化型輔酶Ⅱ NADP 結合,形成還原型輔酶ⅡNADPH。

8.NADPH作為活潑的還原劑,參與暗反應階段的化學反應,同時也儲存部分能量暗反應階段利用。

9.光反應的能量變化:光能轉變為ATP中的化學能。

10.光合作用第二個階段中的化學反應,有沒有光都能進行,這個階段叫做暗反應階段。暗反應階段的化學反應是在葉綠體的基質中進行的。

11.卡爾文用小球藻做實驗,用14C标記的CO2,供小球藻進行光合作用,追蹤放射性14C的去向,最終證明:綠葉從外界吸收的CO2,在特定酶的作用下,與一種C5結合,結合後形成兩個C3,這一過程稱作CO2的固定。在有關酶的催化作用下,C3接受ATP和NADPH釋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還原,随後,經過一系列反應轉化為糖類和形成五碳化合物。這一過程叫C3的還原,形成的C5又可以參與CO2的固定。因此,暗反應過程稱為卡爾文循環。

12.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NADPH和ATP。暗反應為光反應提供ADP和Pi。

13.光合作用的産物有一部分是澱粉,還有一部分是蔗糖,蔗糖可以進入篩管,再通過韌皮部運輸到植株各處。

14. C3指3—磷酸甘油酸,C5是核酮糖1,5—二磷酸RuBP。

15.影響光反應的因素是光照,水,葉綠素的含量以及溫度。影響暗反應的因素是CO2的濃度,氣孔的大小以及溫度。

16.土壤中的硝化細菌能将土壤中的氨氧化為亞硝酸,進而将亞硝酸氧化成硝酸。雖然沒有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但是可以利用化為硝酸和亞硝酸釋放的化學能,可以将無機物轉化成有機物。

第五章觀察根尖分生區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

1.在高等植物體内,有絲分裂常見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區。

2.染色體容易被堿性染料如甲紫或醋酸洋紅液着色。

3.有絲分裂裝片制作流程:解離,漂洗,染色,制片。

4.解離時間3-5分鐘,解離的目的是組織細胞相互分離;解離用的解離液是鹽酸和酒精,解離時間不能過長,過長會導緻細胞破裂;解離時間不夠會導緻細胞沒有相互分離,細胞之間重疊。

5.漂洗約10分鐘,目的是洗去藥液,防止解離過度。

6.染色用甲紫或醋酸洋紅染染色體,目的是使染色體或染色質着色。

7.制片目的使細胞分散開來利于觀察。

8.分生區的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分裂旺盛。

9.觀察染色體最好選擇中期,因為中期染色體的形态數目最清晰。

10.不能連續觀察染色體的變化,因為解離時細胞已經死亡。

第六章第一節細胞的增殖

1.細胞通過細胞分裂增加細胞數量的過程,叫做細胞增殖。

2.細胞增殖是重要的細胞生命活動,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遺傳的基礎。

3.細胞增殖包括物質準備和細胞分裂兩個連續的過程。細胞增殖具有周期性。

4.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為一個細胞周期。一個細胞周期包括兩個階段,分裂間期和分裂期。

5.細胞周期大部分時間處于分裂間期,占細胞周期的90%到95%。分裂間期的特點是完成DNA的複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并且細胞有适度的生長。

6.真核生物來說,有絲分裂是細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有絲分裂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人們根據染色體的行為,把它分為四個時期,前期,中期,後期,末期。

7.前期的特點是染色質高度螺旋化縮短變粗,形成染色體,核仁逐漸解體,核膜逐漸消失,從兩極發出紡錘絲,形成紡錘體。簡單說就是核膜、核仁逐漸消失,染色體、紡錘體出現。

8.中期的特點是染色體的形态、數目清晰可見,并排列在赤道闆上。赤道闆是假想的,此時期觀察染色體形态、數目最清晰的時期。

9.後期的特點是着絲點分裂,染色體數加倍,并且移向細胞的兩極。此時期着絲點分裂後,沒有姐妹染色單體。

10.末期的特點是染色體、紡錘體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現。植物細胞會出現細胞闆,逐漸擴展形成細胞壁。

11.一個細胞分裂成兩個子細胞,每個子細胞中含有的染色體數目與親代細胞的相等,保證了親代與子代遺傳信息的穩定性。

12.有姐妹時,染色體:染色單體:DNA=1:2:2。無姐妹時,染色體:染色單體:DNA= 1:0:1。

13.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不同點,第一,間期動物細胞中心粒會複制,前期動物細胞中心粒之間發出星射線,形成紡錘體;植物細胞兩極發出紡錘絲,形成紡錘體,末期動物細胞不形成細胞闆,而是從中央向内凹陷,将細胞缢裂為為兩個。

14.細胞有絲分裂的重要意義,是将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過複制,精确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由于染色體上有遺傳物質DNA,因而在細胞的親代和子代之間保持了遺傳的穩定性。

15.正常細胞分裂一般能分裂50到60次,但有的細胞受到緻癌因子的作用,細胞中遺傳物質發生變化,就變成了不受機體控制的連續進行分裂的惡性增殖細胞,這種細胞就是癌細胞。

16.在分裂過程中,沒有出現紡錘絲和染色體的變化,就叫做無絲分裂,如蛙的紅細胞。

17.細胞的表面積/體積限制了細胞的長大。細胞越小,表面積/體積越大,物質運輸效率越快。

第六章第二節細胞分化

1.在個體發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産生的後代,在形态,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叫做細胞分化。

2.細胞分化的特點是穩定性,持久性,不可逆。

3.細胞分化的結果是産生不同的組織或器官。

4.細胞分化的實質是細胞中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即在個體發育過程中,不同種類的細胞中,遺傳信息的表達情況不同。

5.同一個個體不同細胞的基因是相同的,但不同細胞之間的差異是,由于基因選擇性表達不同。如在紅細胞中與血紅蛋白合成有關的基因處于活動狀态,與肌動蛋白合成有關的基因處于關閉狀态。

6.高度分化的細胞仍具有發育為完整植株的能力,這就是細胞的全能性。

7.細胞的全能性是指細胞經分裂和分化後仍具有産生完整有機體或分化成其他各種細胞的潛能和特性。

8.克隆羊多莉和我國研究的克隆猴“中中”和“華華”,就是将體細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細胞中培育成的,這說明已分化的動物體細胞的細胞核具有全能性的。

9.造血幹細胞可以增殖分化,産生紅細胞,白細胞血小闆。造血幹細胞的分裂能力比紅細胞的藥要強,分化能力比紅細胞要弱。

第六章第三節細胞的衰老和死亡

細胞衰老的特征有細胞内水分減少;細胞萎縮體積變小,細胞内多種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率減慢,新陳代謝速率減慢;細胞内色素逐漸積累,妨礙細胞内物質的交流和傳遞;細胞膜通透性改變,使物質運輸功能降低;細胞核的體積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質收縮,染色加深。

2.老年人頭發變白,是因為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減少。

3.老年斑是因為色素積累的結果。

4.細胞衰老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自由基學說,自由基會攻擊和破壞細胞内各種執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自由基還會攻擊DNA,可能引起基因突變,攻擊蛋白質,蛋白質活性下降,導緻細胞衰老。另一個是端粒學說,每條染色體的兩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蛋白質複合體,稱為端粒。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細胞分裂後,會縮短一截,随着分裂次數的增加,截短的部分會逐漸向内延伸。

5.對于單細胞生物來說,細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個體的衰老或死亡,但對多細胞生物來說,細胞的衰老和死亡與個體的衰老和死亡并不是一回事。

6.細胞的死亡包括凋亡和壞死等方式,其中凋亡是細胞死亡的一種主要方式。

7.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就叫細胞凋亡。

8.某些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清除,也是通過細胞凋亡完成的。

9.細胞壞死是指種種不利因素影響下,有細胞正常代謝活動受損或中斷引起的細胞損傷或死亡。

10.細胞自噬就是細胞吃掉自身的結構和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細胞會将受損或功能退化的細胞結構等通過溶酶體降解後再利用,這就是細胞自噬。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23歲女孩協助朋友強奸年輕女網友
23歲女孩協助朋友強奸年輕女網友
23歲的女孩曉花(化名)幫助4名男子強奸了一名年輕女孩。前天,豐台法院一審以強奸罪判處曉花有期徒刑3年,以強奸罪、強制猥亵婦女罪分别判處4名男子4年到10年不等。曉花是北京市人,中專文化程度。去年1月,她曾因犯盜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緩刑1年。此後,她經常到豐台區一文身店幫忙,該店的老闆是20歲...
2025-01-05
寶寶喜歡亂抓東西怎麼辦
寶寶喜歡亂抓東西怎麼辦
11個月的寶寶愛亂抓東西怎麼辦?父母應該怎麼樣教育自己的孩子?BAIDU_CLB_fillSlot("72283");寶寶現11個多月愛抓人,亂扔東西,打他他又不懂事,怎麼辦啊?她扔一個你就扔兩個,要比她扔的兇,這樣她就改了。這個時候的寶寶基本上都是這樣的,我家寶寶也是,不過現在基本上不再這樣了。寶...
2025-01-05
3個月的寶寶不說話怎麼辦
3個月的寶寶不說話怎麼辦
BAIDU_CLB_fillSlot("72283");兒歌,我們用來遊戲小腳丫髒啦,臭啦,快打水來洗洗吧。兜兜白白胖胖的小腳丫一浸到水裡啦。我就念:“小腳丫,胖腳丫,腳盆裡,劃呀劃,撲哧撲哧打水花,好像兩隻小白鴨。”兜兜的小白鴨在水裡遊啊遊,媽媽的手在水裡抓呀抓,開心的笑聲...
2025-01-05
如何教育孩子做應該做的事
如何教育孩子做應該做的事
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孩子?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最科學?下面小編就為你詳細介紹下。BAIDU_CLB_fillSlot("72283");第一個方法,幽默提示。舉例,孩子應該洗澡了,可是他仍然遲遲不肯行動,你可以模仿機器人走路的樣子和說話的聲音,對他說:先生,請您洗澡了!這個方法能夠透過傳達愉快的情緒,調動孩...
2025-01-05
寶寶脾氣很壞怎麼辦
寶寶脾氣很壞怎麼辦
BAIDU_CLB_fillSlot("72283");聲東擊西媽媽可運用自己的表演才能,用另一件事自然吸引寶寶的注意力,使他暫時忘掉目前所從事的活動,然後再提出要求。這時候,很多寶寶會自然順着你誇張的表情說:“我要”。置之不理這是幫助孩子擺脫倔脾氣的最好方法。因為孩子發脾氣...
2025-01-05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