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科院地質地球所
前言
某日,春風和煦,天朗氣清,老師帶領大家去逛奧森公園。一行人懷着輕松愉悅的心情,興緻勃勃,結果迎門就看見兩尊“大石頭”。果不其然,老師趕緊招呼大家:“過來過來,看看這是什麼岩石……”于是我們圍在石頭旁,猶豫不定, “是片麻岩?混合岩?還是片麻岩?”,好一番糾結~~怪隻怪自己岩石學功底不夠深呀!
那麼,問題來了,在野外看到岩石,如何辨認呢?看完本文,相信你就能領悟到精髓啦!
奧森公園南門的大石頭
想要辨認出一塊陌生的“石頭”是哪種岩石,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下岩石的種類。
按照岩石的成因,可以把它們分為三類:岩漿岩、沉積岩和變質岩。在地球表面,沉積岩占據75%的份額,而在地殼深度,則主要是岩漿岩和變質岩所組成,大概占到地殼體積的95%。
接下來,讓我們逐一了解這三大類型的岩石吧!
岩漿岩
首先要說岩漿岩,顧名思義,它們是由上地幔或地殼深度的岩漿冷凝固結而成的,根據固結時候所在的位置,由可分為:侵入岩和噴出岩兩類。
地下深入的岩漿,沿着地殼的薄弱帶上升,還未到達地表就已經固結,稱為侵入活動,由此形成的岩石稱為侵入岩;如果岩漿沿構造裂隙上升,由火山通道噴出地表,稱為噴出活動,由此形成的岩石稱為噴出岩,又稱火山岩。
岩漿在地下就位時,也會形成不同的形态,可分為岩基、岩牆、岩床、岩盆、岩蓋、岩脈等産狀。火山岩的産狀與它們的噴發方式有關,可分為:中心式噴發、裂隙式噴發和熔透式噴發。
岩漿岩的産狀
侵入岩和噴出岩隻是一類岩石的描述,不是具體岩石的名稱。細分下來,他們各自又包括不同的岩石。根據岩石中SiO2的含量由低到高,分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具體岩石見下方《岩漿岩分類表》。
這些岩漿岩中,我們常見的就數花崗岩和玄武岩最多啦~
岩漿岩
花崗岩
玄武岩
橄榄岩
安山岩
沉積岩
沉積岩,是地表最豐富的一類岩石,是在常溫常壓條件下,由風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産生的碎屑物質,經過搬運、沉積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質過程而形成的岩石。形成環境包括河流、湖泊和海洋,在水動力條件減弱的情況下,沉積下來,最終壓實成岩。按照顆粒物質粒徑由大到小的順序,可以分為礫岩、砂岩、粉砂岩和泥質岩。除了這種機械沉積作用外,還有生物化學作用形成的沉積,例如,碳酸鹽岩,蒸發岩,如石膏、石鹽。
沉積層序
礫岩
砂岩
請輸入圖片描述
粉砂岩
泥岩
石鹽
灰岩(碳酸鹽岩)
灰岩(碳酸鹽岩)
變質岩
糜棱岩
地球上已經形成的岩石,包括岩漿岩、沉積岩和變質岩,随着地殼的不斷變化,其物理化學條件發生改變,導緻岩石在固态的條件下發生礦物成分、結構和構造上的變化,最終形成的岩石,稱為變質岩。根據變質作用的主要因素和地質條件可分為動力變質岩、接觸變質岩、區域變質岩和混合岩化等。
動力變質岩:在應力作用下形成的變質岩,包括機械破碎和韌性剪切。根據破碎特征可以分為構造角礫岩、碎裂岩、糜棱岩、千糜岩、假熔岩等。
動力變質岩的野外識别标志:
1、 常呈帶狀分布;
2、 在斷裂帶内的岩石,具有破碎結構、碎斑結構、糜棱結構、條帶狀構造、好眼球構造等;
3、 斷裂帶内岩性變化複雜,具有各種類型的岩石;
4、 斷裂帶内的岩石次生節理、擦痕、劈理發育。
區域變質岩
經過大面積區域上的變質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它們是變質岩中分布最廣泛的岩石。根據岩石的結構構造和礦物組合,分為:闆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和麻粒岩。
闆岩
片岩
片麻岩
榴輝岩
三大岩類之間的轉化
三種岩石類型,在不同的地質作用下可以相互轉化。
那麼,在野外看到一塊岩石,第一步是做什麼呢?
根據結構構造,首先将它歸入三種類型中的一種,然後根據礦物組成判斷具體岩石名稱!
下次出去遊玩時,找塊岩石試試吧~~
參考文獻:
《岩石學》樂昌碩主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