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88期】
【開欄語】為深入開展黨風廉政教育,不斷引導全市檢察人員踐行初心使命,讓人民群衆感受廉政新風的浸潤,郴州檢察微信公衆号特推出“廉潔文化”專欄。即日起,将不定期更新發布相關内容,傳達上級精神、學習黨紀黨規、弘揚廉潔理念、傳播廉政文化、通報典型案件、發布工作動态、展示工作成效等,把握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要求、新成就、新氣象,積極營造廉潔幹事的良好氛圍。
焦裕祿的家風:
2014年5月14日是焦裕祿逝世50周年的祭日,焦家的兒女給父親寫了一封信,全文如下:
親愛的父親:如今的焦家已經四世同堂,是一個27人的大家庭,這個家庭溫暖幸福。您知不知道,這麼多年,您的兒女們是多麼想念您啊!母親2005年帶着勞累走了,我們沒有挽留住她去尋找您的腳步。您去世的時候母親還那麼年輕,40年的辛苦和勞累伴随了她大半輩子。我們六個子女讓她操了多少心,受了多少累,長大後的我們卻怎麼也彌補不了她對我們的付出。您去世後,我們過了一個又一個沒有鞭炮沒有歡笑的春節。我們最怕過春節,也最怕清明節。那幾年,每年的除夕夜,母親都是流着淚包一整夜的餃子。大年初一給我們下完餃子後,她卻不吃不喝地躺上一整天。我們心裡清楚,母親是在想念您啊!每到清明節,母親手把着我們的小手給您掃墓,她有幾次哭得昏倒在您的墓前,不得不讓人攙着她回家,那情景讓每一個人都心痛。您去世後,我們一直記得您臨終前的囑托,日子再苦再難也沒有伸手向組織上要補助、要救濟。您的六個孩子,如今最小的也人到中年了。早已過了不惑之年的我們,同樣也是食人間煙火的普通人。像其他人一樣,我們也面臨着“票子”“房子”“孩子”等種種生活中的難題。家中一樣有人下崗,有人待業。雖然也有人當上了“七品”縣官,但大多數都在普通的工作崗位上踏踏實實地工作着。生活中的我們無論過得好與不好,我們都記住您的教誨,靠自己本事生活。我們姊妹6人都是共産黨員,我們都可以無愧地對您說,我們都是您的好兒女。今天,是您的50周年祭日,這50年來,我們對您的追思常常淚濕衣衫。每每回想起童年記憶中的您,以及您和母親之間的那種摯愛深情,總會在内心深處湧起一股濃濃的思念之情。如果您活着,您也一定對我們這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喜不自禁,酷愛唱歌的您一定會指揮我們一家近30口人一起高唱《黃河大合唱》。我們也會把工作生活的事情常說給您聽聽。如果您活着,您也會為黨和國家給我們這個小家庭的關心而倍感欣慰。專門來蘭考,參觀了您生活、工作的地方,還與我們圍坐在一起,親切地詢問着我們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說,見到我們很高興、很親切,就像見到自己家裡人一樣。如果您活着,您一定不會離開蘭考。您太愛蘭考這片土地了,一草一木、一溝一壑您都用腳丈量過。現在您所牽挂的這片土地也變得富饒美麗,您愛蘭考的鄉親,他們一定會像走親戚一樣來看您……可是您走了,已經走了很久了。但我們知道您沒有走遠,沒有走出蘭考。或許您太累了,躺在蘭考溫暖而柔軟的沙丘上歇息。白色的大理石棺柩沒有隔斷我們,我們還能清晰地看到您的影子。我們想念您,親愛的父親!父親去世50多年來,所有普通人家遇到的生活難題,我們都遇到了。但是,無論過得好與不好,我們都要守護好父親的英名,這既是焦家家風的要求,也是我們焦家兒女必須恪守的底線。
錢學森的家風:
父親錢均夫對錢學森思想品格的養成則起了至為關鍵的作用,錢學森自己就曾說:“我的第一位老師是我父親。”1935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的錢學森決定赴美學習,他渴望以自己的知識來改變祖國貧窮落後的現狀。臨行時,父親錢均夫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紙,鄭重塞到兒子手裡,轉身離去。紙條上面寫道:“人,生當有品:如哲、如仁、如義、如智、如忠、如悌、如教。吾兒此次西行,非其夙志,當青春然而歸,燦爛然而返。”寥寥數言,即成訓導,讓錢學森銘記一生。多年後,錢學森幾經輾轉,終于回到了祖國,投身于“兩彈一星”的研究,為祖國的航天事業立下了不朽功勳。錢學森和妻子蔣英在有了兒子錢永剛後,也像父親對待自己那樣嚴格要求兒子。雖然錢家家境優渥,但兒子小的時候,還常常穿着帶補丁的褲子,兒子七八歲時,錢學森還要求兒子每天每天早晚掃兩遍樓前過道。這個習慣,錢永剛一直到現在還保留着。江南錢氏人才濟濟,代有名人。他們的老祖先吳越王錢镠留下的《錢氏家訓》,傳頌至今。其中一條寫道:“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之。”錢永剛認為,《錢氏家訓》的核心是兩點,一是“要有為”,二是“守底線”。錢永剛說:“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我們家的家訓,那應該就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曆史擔當’了。”“一個好的家風就像春風、春雨,你不覺得它在一件事上對你有多大影響,但随着時光流去,影響積累,就足以影響一個人的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