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是一個家庭重大的事,但是現實中很多人感慨明明買了一百平,實際隻有七十多平,少的面積到底去哪了?公攤到底多大?得房率怎麼來的?這些問題很難弄清楚,網上也有很多文章來解讀,但是不夠全面和準确。今天我給大家詳細解讀一下,内容可能有些抽象,但是保證大家認真看完能夠清清楚楚,買房不再被套路。
下面以一個10層的洋房來舉例
基本信息:建築層數10F,每層A、B兩個戶型。首層門廳20㎡,屋頂機房30㎡。
首先解釋幾個名詞
套内面積:戶内使用面積戶内隔牆 與其他區域隔牆的一半(分戶牆、外牆、公區) 陽台的一半面積。如下圖所示:
标準層建築面積:标準層外輪廓圍合的面積(包括保溫,不包括裝飾構件) 陽台一半面積。如下圖所示:
那麼根據套内面積和每層建築面積就能計算出得房率,再根據得房率就可以算出每戶的建築面積。具體算法如下圖:
上面就是計算套内面積、得房率、公攤的方法,有些抽象,多看幾遍相信大家都能懂了。
下面我們再說說公攤到底有哪些?
公攤包括:一棟樓的外牆一半及保溫 樓電梯、公共走道及管井 首層大堂 屋頂機房。具體如下圖:
現實中有些部分大家平時認為是公攤而實際中卻不是,主要包括:贈送的飄窗、設備平台、地下室以及社區物業等服務用房,這些都不在公攤内。
那麼,為什麼不同樓房,得房率相差很大呢?其中最主要是樓型的原因。我們看下面三個戶型:
戶型一
戶型二
戶型三
我們比較三個戶型可以看出,由于規範的原因,不同層數戶型樓電梯差别很大,造成了公攤和得房率的差别。其中
11層及以下,需要一個樓梯一個電梯;
12—18F,需要一個樓梯兩個電梯(其中一個電梯為消防電梯);
19F以上,需要兩個電梯(其中一個消防電梯),兩個樓梯(或者剪刀梯)。
由上可知樓層越高,樓電梯部分越大,公攤也越大。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一個小區裡房子價格往往是洋房>小高層>高層。其中得房率占了很大因素。
以上内容可能有點抽象,其實這正是這種原因,所以絕大部分人都解釋不清,廣大消費者也無法真正理解這些概念。
下期我将為大家介紹一些開發商宣傳、測繪的一些套路,避免大家入坑。同時,也讨論下在現有規範下,取消公攤到底對我們購房以及物業費的繳納有多大的影響?歡迎大家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