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所有詩人中,李白的知名度應該說是最高的。他的作品流傳最廣,影響力最深。詩歌、美酒、劍術,都是屬于李白的。他的天馬行空與不拘一格,讓他成為無數人心中的偶像。李白被稱之為“谪仙人”。他的潇灑浪漫、天馬行空與不拘一格,讓他成為無數人心中的偶像。
但是,李白的一生也不是一直潇灑自由的,他的人生也有失意的時候。安史之亂爆發之前不久,李白在長安為權貴所排擠,被賜金放還,棄官而去。政治處于失意的狀态,過着漂泊四方的生活。
在這個時候他來到了宣州,宣州是個好地方,風景如畫。曆史古迹——古代四大名樓的謝脁樓就在宣州。那首著名的“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就是李白在宣州謝脁樓留下的名篇。除了這首詩,李白在秋天還在謝脁樓留下過另外一首詩。
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江城如畫裡,山曉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這首詩描寫了李白登上解調樓所見到的,美麗景色。南齊詩人謝脁是李白的偶像。“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這裡的“小謝”說的就是謝脁。第一句先從大處着筆寫登樓遠望。晴朗的秋天,傍晚李白獨自登上了謝脁樓。登高遠望,俯瞰江城,猶如在圖畫中一樣。這裡是開門見山的手法。一上來就把讀者深深吸引住了。讓大家一起随着作者進入了詩的意境中。雖然我們讀的是詩,但是仿佛讓我們一起看到了一幅淡淡的山水畫。可以說李白在這首詩中,達到了王維的那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
中間四句具體描寫。兩條江水之間,湖水像明亮的鏡子,兩座橋仿佛天上落下的彩虹。那遠方的橘樹林,樹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煙之中。遠方的秋色蒼茫,深秋時節的梧桐樹也早已有了枯黃衰老的迹象了。此時的李白站得高看得遠,抓住了一霎那的感受,勾勒出一個深秋的輪廓。他寫的不僅僅是秋景,而且還寫出了秋意的蒼涼。
結尾兩句與開頭相呼應。李白來到了這裡,自然也就懷念起南齊詩人謝脁了。此時此刻除了自己,誰會想到來此地迎着蕭飒的秋風,懷念謝先生呢?這首詩的景色描寫雖然美,但是此時詩人的心情卻是複雜和寂寞的。宣城是他的經常遊覽的地方,一到宣城看到謝公樓就會懷念謝脁。
李白獨自在謝公樓上臨風眺望,面對着謝脁所看過的山川,緬懷着他所仰慕的這位前代詩人,雖然時代相隔較遠,但是精神卻是相互呼應的。這種心情反映了他政治上苦悶的孤獨之感。因為政治上受挫找不到出路,所以隻能寄情于山水。此時此刻複雜的情懷恐怕是很難有人理解的。知音難尋,恐怕隻有前人謝脁,才能夠理解此時李白的心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