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線城市到其他城市,從國内到海外,從技術到管理,從博士生到本科生,從政府機關到企業,從資金到住房,從戶籍到就業,從學校到醫院,各地的人才引進政策,可謂層出不窮、名目繁多,而且,力度一個比一個大,手段一個比一個多,花樣一個比一個新。特别是浙江湖州吳興區,更是用政策吸引外地大學生到吳興來參加研究生考試,并提供資金方面的支持,真的是用盡了力氣、出盡了主意、費盡了心機。
然而,除了極少數城市,絕大多數地方都是把重心放在“引”上,而沒有回答引進人才的目的到底是為什麼,到底應當引進什麼樣的人才,用什麼來判斷人才的“含金量”,高價引進的人才,是不是真正的人才,這些人才能不能留下來。于是,人才引進也成了地方和職能部門的“政績工程”,隻講數量、不講質量,隻顧眼前、不顧長遠,隻重短期、不看長期。
實際上,人才問題是一個系統問題,決不是一個“引”字就能解決的,更不是用“引”替代一切。更多的地方,投入的大量引進人才政策,都是徒勞的,是費心費力搭台,為其他地方免費培養和輸送人才。真正的人才,絕大多數留不住。留下來的,卻未必就是真正的人才。如何才能做好人才工作,筆者認為,應當突出四大方面。
政策引人。對這個問題,地方都很有心得,也很有經驗,特别在制定政策過程中,大多能夠做到能放則放、能給則給,能最大限度就最大限度。尤其是一些經濟并不十分發達的地區,可謂使出吃奶的力氣,把可用的政策和資源,全部寫到了人才政策之中,資金、住房、子女入學、就醫、社保等,包羅萬象,能考慮的,沒有一點缺陷。要說文件的全面性,各地的引進人才政策算是十分全面的。也就是說,從政策的角度來講,地方的誠意誠心都是無可挑剔。隻是,由于每一個地方都出台了無可挑剔的引進人才政策,實際也就給人才引進擡高了籌碼,讓人才身價無形中升高了。真正的人才或許不會被政策所左右,濫竽充數者則借機撈取政策了。人才招引政策,已經陷入到當年的招商引資套路之中,将出現大量魚目混珠者。
機制用人。退一步講,各地的人才引進政策都很實用、實惠,能夠比較好地引進到自己想要的人才,但是,人才引進以後怎麼辦?對企業來說,花功夫引進的人才,當然會認真使用,也有使用人才的機制和規範。關鍵是,政府也在引進人才,且有時候比企業引進人才還要積極,這就問題來了,有多少地方的管理體系和機制是适用人才作用發揮的。而政府的用人機制,會不會對企業用人也産生負面影響,這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機制不養人、體制不用人、體系不愛人,那引進人才就是一句空話,就會造成巨大的資源和資金浪費。恰恰是,很多城市在如何用人方面是沒有良好的機制和舉措的。人才引進來之後,更多的是閑置和浪費。因為,已有的存量人才都沒有使用好,新引進的人才又怎麼可能使用好呢。沒有良好的用人機制,憑什麼出台優惠的引人政策呢?
環境留人。筆者曾經遇到過一件事,一位博士生,是真正的技術人才,被一家事業單位引進。由于其技術出色,被很多地方的單位看中,于是,她向單位提出一個要求,能否給她增加一點工資,數量也不多,也就一年3、5萬元,可是,受事業單位工資總額影響,領導沒有敢答應,最終被外地一家企業挖走,薪酬是3倍以上。說明什麼?有些人才的要求并不高,隻要環境适合就行。可是,很多地方并不考慮人才的生長和發展環境,而隻講究一次性的政策交易。恰恰是,真正的人才要的是環境、預期和前景,即便沒有任何政策,隻要環境有利于他們創業創新,他們仍然十分願意留下來。譬如稅收優惠政策、信貸資金支持、風險投資參與、貸款貼息、租賃住房等。有了這一切,人才的創業創新就有希望,自然會留下來,還能因為企業需要引進更多人才。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又有多少地方呢?
成就造人。人才是有目标的,也是有追求的。真正的人才,不在乎一時的得失,而在乎成功的喜悅。如果一個地方,能夠讓人才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能夠讓他們人盡其才,能夠使他們事業成功,就不僅僅是留人,而是留下一片森林。深圳為什麼在人才引進方面都是高大上,且不再籠統引人,而是補短闆、強弱項、求突破,原因就在于,去深圳的人才,能夠成大器,能夠成為典範。即便在深圳沒有取得巨大成功,換一個地方,也能有大成就。原因就在于,深圳這片土地,能夠讓人才作用得到最有效的發揮,能讓人才的思維更開闊,能讓人才積累更多知識和經驗。在這樣的情況下,其他地方要想真正成為人才的栖息地,就必須有讓人才展示成就的空間。隻要人才能夠看到在這裡有展示的空間,能夠取得想要的成就,自然會蜂擁而來,不需要投入那麼多的财力和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