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華
清高宗乾隆皇帝活了89歲,在位64年。他對泰山非常崇拜,一生七次下江南,十次駐跸或祭拜泰山,六次登上泰山極頂,留有170多首詠頌詩、130多塊碑碣,是到泰山次數和所留詩作、碑碣最多的皇帝。
十至泰安六登岱頂
乾隆十三年(1748年)二月,乾隆皇帝陪伴皇太後首次登臨泰山,他乘馬而上,山勢險要處均架設了棧橋。諸王侍臣乘馬或乘肩輿陪行,乾隆皇帝到達朝陽洞後小憩,至泰山極頂駐跸行宮。次日,祭祀碧霞元君,後下山至岱廟。
乾隆十六年(1751年)四月,乾隆皇帝奉母南巡回銮,路過泰安,祭祀岱廟。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四月,他南巡回銮至泰安,谒岱廟,登岱頂祀碧霞祠。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四月,他南巡回銮至泰安,拜谒岱廟,登泰山祭祀碧霞祠。乾隆三十年(1765年)四月,他奉母南巡,回銮至泰安,拜谒岱廟。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二月,他奉母東巡,至泰安,拜谒岱廟,登泰山祭祀碧霞元君。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三月,他奉母東巡,至泰安,谒岱廟,登泰山祭祀碧霞祠。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月,他南巡至泰安,拜谒岱廟。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二月,他南巡至泰安,到岱廟行禮。總體來說,乾隆皇帝到泰安都是南巡、東巡途中路經,順道登泰山,時間多選在二、三、四月,這個時間段恰逢“泰山神”和“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的誕辰。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皇帝喜迎八十大壽,這年春三月,他特意東巡拜谒岱廟,登泰山祭祀碧霞元君。禮畢後,大宴群臣,犒賞三軍,回銮所經沿途減租稅,賜銀與父老數以萬計。這是乾隆皇帝最後一次登上泰山。
前九次來泰山,他都遵循祖父康熙皇帝祭祀泰山神的慣例,行二跪六叩禮。而最後一次,他用了三跪九叩的大禮,充分表明了他對泰山的崇敬。
乾隆皇帝在位期間還多次實施了泰山祠廟維修工程。乾隆七年(1742年)五月,下诏發帑銀,遣内務府員外郎江都重修碧霞宮,并禦制《重建泰山神廟碑》,立石于祠中。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十月,他為慶祝自己六十壽誕,遣内務府大臣劉浩重修岱廟。岱廟的神像、大殿以及各殿宇、廊庑、門垣皆拆改重修,禦制滿漢文碑以記其事,岱頂碧霞宮也進行了重修。
曆代帝王封禅、官員祭岱,都留下大量祭祀用器。這些專用于祭祀泰山神靈的祭品、供器種類繁多,精美華貴,主要有銅器、瓷器、玉器、漆器、玻璃器、木器、金銀器、印玺、服飾等,統稱為“泰山祭器”。在所有到泰山的帝王中,乾隆皇帝禦賜祭器最多。
東禦座
在院南側有一影壁牆,牆下兩側擺放着泰山松盆栽,威嚴莊重。穿過大門進入其裡,台階東西兩側松柏下各矗立一石碑,其中東側為宋真宗禦制“青帝廣生帝君之贊碑”,高275厘米、寬114厘米,原在泰山西南麓青帝觀殿西,後被損毀,現此碑為9塊殘石與磚石拼湊而成。西側的玻璃護罩内就是有“千古一碑”“名山刻石之祖”之稱的“秦刻石殘字碑”,該碑原在泰山碧霞元君祠内,镌刻着秦始皇功德銘和秦二世诏書,系秦相李斯的手筆。後幾經輾轉,今隻剩10個殘字,其中7個完整可辨,堪稱稀世之寶,現為國家一級文物。
東西兩側各為一配殿,放置乾隆皇帝與泰山圖片、資料,供遊客觀覽。北側五間正殿高築台基之上,登上石基,可見殿内按清宮設置作複原陳列,龍墩、龍椅、立櫃、方桌等紫檀家具布置其中,配以金絲鏽古器型的挂屏以及筆墨紙硯,赫赫有名的“鎮山三寶”就陳列于此。在龍座上方有一匾額,書“勤政親賢”,兩側鑲刻“惟以一人治天下,豈為天下奉一人”,與紫禁城養心殿是同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