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金庸的《神雕俠侶》,不解個中情事,隻道李莫愁心狠手辣,是個不折不扣的魔女。但是成年後再讀,實在痛恨不起她來。在《神雕俠侶》中,李莫愁是第一個出場的女子,可她真正的人生,在别人的開場,就已經進入了尾聲。
01
在小說中,江湖人稱李莫愁為“赤練仙子”,而這個稱号其實也對應了《碧血劍》中的“金蛇郎君”夏雪宜。在金庸筆下,這一男一女,他們的人生悲劇都是耗盡一生,最終沒能走出愛恨的局限,隻不過夏雪宜是為恨,而李莫愁卻是為愛。
李莫愁原是古墓派的第三代大弟子,作為小龍女的師姐,她其實是最有機會執掌門戶的弟子。但是祖師婆婆林朝英早已定下門規:古墓派的衣缽繼承者必須立下重誓,在古墓中幽居一生,不得下山,除非有朝一日,有個男人心甘情願為你而死。
彼時的李莫愁武功初成,又正值大好年華,耐不住心中寂寥,自然不願在清冷的古墓中幽居一世。于是,李莫愁舍棄了執掌古墓派的機會,下山闖蕩江湖。在花花世界中,她愛上了江南武林世家子弟陸展元,這段感情也讓她一生刻骨銘心。
金庸在小說中對陸、李二人的往事叙述不多,但是透過一些細節暗示,我們還是隐約可以得知,陸展元和李莫愁昔日有一段兩情相悅的過往。《神雕俠侶》的第十五回寫道:“李莫愁聽到蕭聲相和,想起了少年時與愛侶陸展元共奏樂曲的情景,一個吹箫,一個吹笙。”
對于二人這段情事,武三娘回憶說:“令兄陸大爺十餘年前曾去大理。那魔頭赤練仙子李莫愁現下武林中人聞名喪膽,可是十多年前卻是個美貌溫柔的好女子,那時也并未出家。”
其實從這些側面的叙述,我們不難得知,少女時期的李莫愁在江湖中其實是一個“女神級”的人物,溫柔貌美不說,她還精通音律,擁有一身好武藝。更重要的是,她對陸展元一往情深,以至于可以為他背叛師門。
李莫愁對陸展元用情至深,滿心以為會和心愛的人愛到天荒地老,直到陸展元在大理遇見了何沅君,一切都變了。關于陸展元的變心,金庸隻是借武三娘之口,簡單寫道:“後來經過許多糾葛變故,令兄與令嫂何沅君成了親。”
02
在小說中,接下來就發生了特别“毀三觀”的一幕:李莫愁得知陸展元要另結新歡,不顧尊嚴地大鬧婚禮,但是陸展元早有戒備,特意請來了大理天龍寺的高僧鎮場。李莫愁技不如人,隻好和陸展元訂下十年之約。
自從眼見心愛的人将她抛棄,另結新歡後,李莫愁對男人徹底失望,開始走向非正義的“黑化”之路。面對陸展元的始亂終棄,李莫愁為愛沖昏了頭腦,将一切歸咎于何沅君的勾引,對這個女人恨之入骨。
在陸展元大婚當日,她手刃了附近的一戶何姓人家,将其一門老幼二十餘口,趕盡殺絕,手段令人發指;沅江之上,她連毀六十三家貨棧船行,隻因招牌上的一個“沅”字。這段感情的失敗,就此成為李莫愁的心魔,讓她在殺人如麻的道路上一去不複返。
那麼何沅君真的是導緻二人感情破裂的罪魁禍首嗎?金庸在小說裡沒有詳述她和陸展元相戀的經過,但是如果将陸展元的變心,完全歸咎于這個女人,顯然是不公正的。
何沅君在小說中隻是一個一筆帶過的角色,金庸隻寫道:“原來何沅君長到十七八歲時,亭亭玉立,嬌美可愛,武三通對她似乎已不是純義女之情。”後來,在何沅君與陸展元私奔後,武三通為之癫狂。從這幾處小的描寫可以大概推測,何沅君也是一個富有人格魅力的女子。但是比起身手不凡,全武林公認的美女李莫愁,何沅君顯然要遜色些。
那麼,陸展元為什麼要抛棄綜合素質更加優秀的李莫愁,選擇中途殺出的何沅君呢?其實從李莫愁送給陸展元的那塊錦帕就可以窺見端倪。
03
在二人相戀之初,李莫愁曾經贈給陸展元一塊紅花綠葉錦帕,做定情之物。那塊錦帕上镌繡着大理國的曼陀羅紅花,花邊綴着綠葉,李莫愁以紅花自比,而“綠”和“陸”諧音,用來比作她心愛的陸郎,取義于“紅花綠葉,相偎相倚”。
陸展元一直以來保留着這塊錦帕,臨終之際又将帕子交給弟弟陸立鼎,其實是希望李莫愁找上門來時還能念及舊情,放陸家人一條生路。後來,陸立鼎夫婦慘遭毒手,危難之際,武三娘将帕子一分為二,分别給了程英和陸無雙兩姐妹。李莫愁見後,果然心中一動,下不了手。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條帕子是李莫愁和陸展元曾經相愛的證據,以至于李莫愁多年後看到它,依然心中酸楚,想起舊情。而對于陸展元來說,他與何沅君成婚多年,卻依然保留着李莫愁的信物,一方面,這可以解釋為他想過借此“避禍”,另一方面,這何嘗不能理解為他一直在默默紀念這段過去的感情。而陸展元與李莫愁之間真正的情感沖突其實在這塊帕子也早有體現。
李莫愁原先用這塊帕子表示“相依相偎”之意再正常不過,但是異端就在于她以紅花自比,将她的陸郎視為綠葉,以此襯托自己。兩人相戀之初,陸展元也許沒有意識到這是一段“女強男弱”的戀愛關系,于是他歡天喜地地接受了這方錦帕。而李莫愁也沒有意識到,外界社會與古墓不同,古時的男性幾乎不可能以自己去襯托女子,反而是希望女性能夠襯托自己,成為自己的附屬。
雖說人人都向往郭靖和黃蓉、楊過和小龍女之間的感情,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愛情最終還是在勢均力敵的成長中才得以長久。但是反觀陸展元和李莫愁這一對,李莫愁的武功遠遠高過陸展元,自我意識又太過強大,不免有時會對陸展元産生一定的控制欲。但是陸展元作為将來陸家莊的當家人,是天然的領導者,不免難以駕馭這種比自己還強大的女人。
陸展元在骨子裡還是較為傳統的一個男人,認同“夫為妻綱”的倫理法則,因此他最終的選擇是賢良淑德的何沅君,而不是特立獨行的李莫愁。在電視劇中,何沅君被塑造成了一個十分典型的賢妻良母,其實也是為了将金庸這種隐晦的暗示具象化。
04
在金庸的小說中,這種“女強男弱”局面造就的感情遺憾還不止這一對。在《書劍恩仇錄》中,陳家洛就放棄了文武雙全的霍青桐,最終還是選擇了天真無邪的香香公主;在《俠客行》中,石清刻意躲避着樣樣強過他的梅芳姑,轉而與柔情嬌俏的師妹結為夫婦。
有人打趣說,如果李莫愁下山愛上的第一個男人不是陸展元,而是郭靖之輩,大抵也不會經曆這樣的人生悲劇了。但是事實上,李莫愁的悲劇早已深埋于她的人格之中,讓她走上不歸路的其實不完全是陸展元薄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李莫愁不肯放過自己。
李莫愁明明有一身的好武藝,還有她引以為傲的美貌和貞潔,完全可以重拾信心,另尋有情之人,或者建立一番事業,但是骨子裡的執着卻讓她像個寡婦一樣,為一段感情一生“守孝”,徹底鑽進了“牛角尖”,隻是一味沉溺過去,從不願治療自己。
因此,當李莫愁中了無藥可解的情花毒時,黃蓉對她說:“這情花之毒,你中不中都是一樣,你早就中了癡情之毒,害人害己,到這時候早就遲了。”從李莫愁出場到離去,她最喜歡吟哦的便是元好問的那首詞: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别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在情花叢中,随着烈焰升起,李莫愁最後一次唱起了這首詞,半生癡戀,錯付一世。我想這背後所有的痛苦大都因為“不甘”二字,可是這世間情事,背後又有多少分别離散是“心甘情願”呢?
END.
在閱讀中見自己,見天地,見衆生。更多名人轶事,文學解讀,歡迎關注我的賬号@曉讀夜話,記得點贊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