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顔讀論語#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甯儉;喪,與其易也,甯戚。”
我們之前講了三節八佾,做了一個講禮的引子,究竟什麼是禮呢?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甯儉;喪,與其易也,甯戚。”林放問孔子禮的根本,本質是什麼?孔子回答說,這個問題太大了,沒法簡單來回答。
就像你問我,保險是什麼?保險的本質作用是什麼?我也難以簡單去回答你,因為保險的意義功用因人而異,有太多角度維度層次了。道可道非常道,能說出來的都不是全面的,全面的是很難窮舉的。那些簡單回答這些問題的人,思維通常都是單一固化的,脫口而出的僅僅是千萬條之一而已。所以,越是有學問的人,越謙虛越不懂怎麼才能回答。
孔子面對林放的問話,一時不知道怎麼解釋才好,因為禮是個哲學概念,涉及到從自然規律和人類社會生存發展之道。于是孔子說,這個問題太大了,我們先說一些簡單的禮的形式吧。“禮,與其奢也,甯儉”,說真正重視禮懂禮的文化的人,不會去追求奢華奢侈的表面形式,甯願選擇樸素節儉精簡,這種去奢求儉的文化就是一種禮。禮是一種節制,是一種内斂。
我們今天有多少人能夠遵循去奢求儉的文化呢?世風日下,越是奢侈豪華的,其本質越是虛僞無禮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儉,并不是寒酸,而是恰如其分自然而然。能做到這一點,是很難的,不是嗎?
有的人為了撐門面,開豪車奢侈品加身,内心裡卻是空虛苦不堪言。說明會場所越來越奢華,吸引而來的也都是愛慕虛榮的人,越是奢華,落幕以後垃圾越多。孔子這句話,說禮就是去奢求儉。
“喪,與其易也,甯戚”,又說了一個喪禮的場景,與其表面形式隆重,不如内心真正感到悲傷。行孝,在于平日裡的關心照顧 ,如果沒有這些日常,死了以後,再隆重的發喪儀式,都隻不過給别人看的樣子而已。公道自在人心,孝不孝順,不在于喪禮的形式,而在于是不是真的有孝心有孝行。
人死了,内心是不是真的會不舍和悲傷?是不是真的有陰陽相隔的無奈和歎息?是不是能忏悔和檢點過去自己的所作所為?是不是會感到遺憾和自責?這些情感都是戚的感覺,是發自内心的,不足為外人道也,是隻有自己才能不斷咀嚼品嘗滋味的。一個人倘若能這樣,就是守喪禮了,這種哀傷和哀思會一直揮之不去,影響着當下和未來的生活态度以及對人的方式。
孔子這一節并沒有直接回答林放的問題,而是舉了兩個最平常的場景,強調的是禮的内涵,而不是外在的形式。形式是短暫的虛華的,内涵才是持久的殷實的,世人追求形式多于内涵,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内涵遠比形式更難,是長期的修煉才能獲得的。
所以,一個懂禮的人,并不僅僅是表面的禮貌,而是内心深處就是會有這個禮的根。知進退懂取舍,恰如其分自然而然,做到了這些,言談舉止就自然會流露出無需雕琢的禮節。那種悲憫憐惜善良,就會自然而然感動别人,即便你什麼禮物都沒準備,什麼形式都沒有安排,别人依然能感受到你的真心實意。
這種内心的自然流露,是禮的本源。禮的本源,就在于你的内心和靈魂深處簡樸歸真,就像孩子們的眼神和笑容。他們對這個世界,對待所有人,都是友善真誠的,他們相信你說的一切話,這是孩子們對這個世界的禮。
成人的世界,充滿了爾虞我詐利益紛争虛僞龌龊,正是這些無禮的踐踏,讓我們失去了孩子般的純真善良,帶着繁複奢華的面具,過着醉生夢死的日子。那些本我自我的善良和甯靜,就像一場夢,再也回不去了。
孔子這一節,希望所有人都能靜下心來,找到最初的善良和本真。本真,就是不裝飾不誇張;善良,就是知冷暖懂人心。有了真和善,才能談禮的美;沒有真和善的基礎,美就是虛僞。所以“禮,與其奢也,甯儉”講的是真,“喪,與其易也,甯戚”講的是善,他們是禮的根本所在,也是最難做到的。
所以,這個世界上非禮之人永遠多于有禮之人,這也是殘酷的現實,動物的世界而已,甚至人還不及動物。阿貓阿狗要比人更有情有義,動物可能沒有善,但起碼真,人活着會比較累,就因為自己要保持真和善,還要善于識别假和惡、保護自己。孔子眼看着當時世風日下,無不悲傷。
其實哪朝哪代不是如此呢?這就是人性,是善惡同體的。禮,就是揚善抑惡,是做人才有的,區别于動物本能的修煉。有些人動物般活着,我行我素肆意妄為,對本能不加控制,把這些叫做心靈自由,跟随着人性的醜惡活着,貪婪、沖動、濫情、自私,不斷沖撞着人與人之間相處的的底線。他們也很真,是自己惡的一面,把自己善的一面藏了起來。也許是過往受了善的傷,才會用更惡的一面來報複這個社會。
所以,每個人都是别人的因,也是别人的果。無論何時何地,請把善良留下來,溫暖那些人,拯救這個世界。電影《裁縫》你們可以看看,禮,源自内心的善良,是真正的善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