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事發地祭奠的居民。 “北青深一度”微信公衆号 圖
這是一場沒有人願意見到的悲劇。11月5日,湖南長沙,一名9歲男童被一名成年男子連續毆打後死亡。聽到現場視頻中男童親人撕心裂肺的哭喊,相信所有人的心,都是不平靜的。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悲劇?如何阻止此類悲劇的再度發生?我們有理由追問。在輿論場中,有一種觀點的聲調,漸漸響亮了起來——在場的目擊者,都是冷漠的,是這起悲劇的間接制造者。
面對這一觀點,真讓人感到左右為難。“北青深一度”的報道,為我們帶來了這起事件發生時的更多細節。比方說,當時在場的圍觀者,大多是60來歲的老人。又比方說,受害者三叔表示,大面積的圍觀其實是發生在孩子遇害之後。總之,圍觀者和“冷漠”之間能不能直接畫上等号,還沒有定論。
受害者三叔描述的監控内容還顯示,孩子從摔倒到不再動彈,隻有幾十秒時間。在這麼短的時間内,即使旁觀者并不“冷漠”,也未必能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
但這樣說,又有為圍觀者開脫之嫌。不管怎樣,在一條生命即将逝去的緊要關頭,用犬儒主義為自己辯解,肯定是說不過去的。哪怕有一千條一萬條理由,我們也會忍不住設想,如果大家能夠再勇敢一些,再果斷一些……
正因為人類不是冷血的動物,所以在悲劇之前,公衆的讨論不可能不帶有情緒色彩。然而,感情若是濃烈到了一定程度,又容易遮蔽我們的雙眼。
其實,在這起事件裡,值得注意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行兇者是小區裡的“怪人”,早就引起過居民的警惕。時至今日,行兇者的精神狀态尚不确定,但是,除了提醒行兇者家屬,各方還有沒有其他可以預防悲劇的措施?
又比如,事發小區居民反映,小區内的保安大多數上了年紀,也缺乏必要的定時巡邏。說實話,這并不是孤立現象。小區保安的職責到底是什麼?看上去,這也是一筆糊塗賬。
網絡輿論場中的群情激憤,能不能轉化為現實中安全環境的改善,這是一個更令人擔憂的問題。怕隻怕,在公衆悲憤、激動地指責過路人的“冷漠”之後,一切照舊,什麼都沒有改變。
把魯迅的“國民性”理論搬出來,批評中國人品格的不堪,這當然是容易的。但大扣帽子的危險,就是能使人心滿意足,自以為找到了包醫百病的根本解決——“冷漠”,成了解釋無數社會悲劇緣由的萬能答案。但,這不會讓我們生活的城市變得更安全,相反,隻會讓我們對他人徹底失去信任。
9歲男童的鮮活生命,不該白白逝去。除了批評路人的“冷漠”,我們還能為他做些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