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象棋棋盤中有一條分界線叫楚河漢界,棋盤的布局為楚河漢界兩邊各九條直線、五條橫線。豎九橫五組合成了“九五”至尊,至高至大至廣,代表了皇位。這條界線之稱出至楚漢戰争,指的就是位于河南省荥陽市的鴻溝。當棋手對壘,擺上車、馬、相、士(仕)、将(帥)、炮、卒(兵)形成的黑紅兩軍相峙,形象地再現了楚漢當年争霸天下的曆史面貌。
中國象棋
鴻溝是中國古代最早溝通黃河和淮河的人工運河,位于古代荥陽、成臯一帶,現河南省鄭州荥陽,為戰國時期魏國開鑿。
東周末期戰國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開始興建,魏惠王在荥陽北開口(荥口),引黃水經圃田入大梁。秦時秦始皇疏鴻溝以通淮、泗,漕運淮河南北糧食至荥陽敖倉。鴻溝曆經秦代(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魏、晉、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一直是黃淮間中原地區主要水運交通線路之一。
鴻溝北臨萬裡黃河,西依邙山,東連大平原,南接中嶽嵩山,是曆代兵家必争之地,著名的古戰場。在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時期鴻溝又稱狼湯渠。
鴻溝位置
公元前203年(漢高祖四年),灌嬰在淮北大破項羽,楚軍最後主力拿下西楚都成彭城,劉邦從後方包抄,項羽救彭城追趕劉邦到荥陽,兩軍于荥陽成對峙之勢,項羽糧草缺乏進退兩難,無奈之下拿劉太公脅迫劉邦簽訂鴻溝協定。《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 項王乃與漢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即以鴻溝為界,鴻溝以西屬漢,鴻溝以東屬楚,兩軍不得越界,互不侵犯。随後項羽釋放了劉邦家人,向東撤軍,後劉邦毀約追擊項羽決戰垓下。
鴻溝當時是劉邦、項羽兩軍對峙的臨時邊界,中國象棋棋盤界線由此曆史典故而來,稱為楚河漢界。而在現代漢語中,鴻溝一詞的意思是比喻界線分明。
網絡圖片
漢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黃河決口于濮陽,菏水和汴水河道泥沙淤塞,鴻溝水系遭到嚴重破壞;特别是漢平帝時(1~5年),黃河水灌入鴻溝,淤塞更為嚴重;漢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東漢著名水利專家王景和王吳共同治理黃河、汴水,汴河水運能力有所恢複,但其它河道未治理,鴻溝水運逐漸湮廢。
鴻溝現狀
上圖的峽谷就是如今的鴻溝,遠處豁口處的沙床就是枯水季的黃河。現如今,鴻溝及漢霸二王城遺址設立楚河漢界古戰場風景區,漢霸二王城遺址于1986年7月被河南省政府确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兩座城的遺址位于荥陽市東北約17公裡的廣武山上,中隔鴻溝,遙遙相對。歲月滄桑風砂磨砺,在黃河的不斷沖刷侵蝕下,漢霸二王城早已失去原貌,二城的北牆已塌入水中不見蹤迹。
鴻溝既可以用于水運,又能灌溉農田,在戰國至秦漢魏晉長期的曆史發展中,對促進鄭州地區的經濟發展起了很大作用。鴻溝與黃河交彙處的荥陽,由于水陸交通方便,春秋戰國以後地位迅速上升。西漢至西晉、北魏時期,荥陽一直為郡治之所,管轄今鄭州、開封的大部分地區。這時的荥陽,不但是鄭州地區的中心,而且是中原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西漢時期主管财政的大司農桑弘羊,就把荥陽列為“天下名都”之一,與薊(今北京市)、邯鄲、洛陽等著名城市并列。
景區景色
景區劉邦與項羽的大型頭像
漢霸二王城遺址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内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曆經2200年滄桑歲月,山河依舊,世道更叠。立于廣武山颠,當年漢王劉邦舞劍高歌之聲傳透曆史的迷障,猶如在耳,飄搖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