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内人的讨論:汽車後市場以後要怎麼幹?
很多汽車行業從業人員都在讨論這個話題,隻是什麼是“後市場”;一般理解是“汽配市場就是後市場”,“後市場就是汽配城裡所有的類目”,這個理解是片面的。
汽車後市場有七大類,分别為:
- 汽保 √
- 汽車金融
- 汽車IT √
- 汽車養護 √
- 汽車維修(涵蓋配件) √
- 汽車文化與運動 √
- 二手汽車與車輛租賃
今天要讨論的是打對号的五個類目。
廢話不多說了,汽保顧名思義,就是“汽車保養”的意思;但汽保并不是單純的換機油或濾清器,汽車美容,汽車裝飾,汽車保險等小類目嚴格來說都屬于汽保行業。
這個行業以後會相當艱難,因為汽車電動化帶來的首先是基礎保養項目的基本淘汰。
燃油汽車總需要定期進行“大小保養”,小保養以換發動機機油和機油濾清器、空氣濾清器,以及空調濾清器為主;大保養多出變速箱油的更換,防凍冷卻液或制動液(也稱刹車油)的更換等等。
于是問題來喽,電動汽車的驅動電機不需要機油,因為沒有磨損則無需潤滑;電驅動系統是用電機直驅車輪,沒有變速箱,那麼基礎汽保裡的機油、機濾、空濾、分動箱等動力傳動系的保養就都将面臨淘汰;剩下的無非是防凍冷卻液的超長更換周期,以及制動液的定期更換,電動汽車的所謂汽保其實隻是定期檢查為主。
汽保裡的汽車美容和裝飾行業也會很難做,普通的裝飾件受到電商沖擊很大,一般不需要安裝或幾乎沒有安裝難度的配件,車主都會選擇在價格有優勢的電商平台購買;而有些技術難度的裝飾件又在快速地淘汰,比如記錄儀、導航機或流媒體後視鏡等,這些改裝件在逐漸成為主流車的标準配置,新車落地就有,還有什麼必要去改加裝。
裝飾類的貼膜、地膠、腳墊等常見項目也會面臨淘汰,因為汽車用戶對于車内空氣質量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作為汽車行業從業者,至少目前測試過的車輛所使用的太陽膜,在從國産到進口的各個品牌裡,沒有一個是能夠做到貼到車窗上之後不存在HCHO&TVOC等物質超标的,施工之後能低于十倍就算不錯的水平,大多都超标十幾到幾十倍。
所以貼膜的車其實越來越少,不必要的車内裝飾或保護材料的應用也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司機接受了“素車”。
汽保行業越來越難做,但這也是技術升級和汽車文化逐漸成熟帶來的必然轉變,沒有辦法能夠解決。
同時汽車IT已經不是“汽配城标準”,車輛加裝一個流媒體後視鏡,或者帶有導航功能的車機,這樣的所謂智能設備已經被淘汰了。
原因很簡單,智能汽車已經普及,而智能汽車的核心不單純是硬件,而是生态系統。
在一線汽車品牌陣營裡,幾乎每個汽車廠商都會與IT領域巨頭合作或自主研發,打造出适配自己車輛的智能生态系統;其概念就像是華為的鴻蒙,小米的MIUI,蘋果的IOS,對于用戶而言,系統的體驗已經比硬件的标準更重要。所以曾經的“聯發科系”的山寨手機全部消失,那麼汽車後市場裡的那些小廠車機也注定會被淘汰,當然這些汽配的消失也會伴随合資汽車的沒落,因為入門級的國産汽車都會有這些配置。
汽車養護、汽車維修、汽車文化,這三個類目可以合并解讀
汽車養護類目一定程度重合汽保,而汽保也一定程度地重合了汽修,所以這三個類目都會受到汽車電動化的沖擊;不過基礎的起爆裡的清洗和外觀内飾保養還是有市場的,隻是需要以高端化和專業化為升級方向,路邊店、蒼蠅館之類的小門店會越來越難做,随着大品牌連鎖加盟汽保養護門店的出現,小門店必然會被收割。
所以幾乎每個城市都有的汽配城,可以以自己的商戶集群為基礎,合作打造出規模化的服務品牌,合理規劃、細分類目、共享品牌,以應對外部品牌的沖擊。
汽車維修行業要轉型新能源汽車,未來不能修電動汽車或插電混動汽車的維修廠,注定會被淘汰;而維修此類車輛的門檻就和燃油車不一樣,因為這些車輛的動力系統都有極高的電壓,動辄五六百伏、最高上千伏特,所以汽修行業未來的模式不會再是“師帶徒”,而是需要在專業院校進行系統的學習才可以從業。與之對應的也是汽修行業的精簡,和維修專業化與服務高端化,在這個過程裡會有大量維修廠被合并或淘汰。
最後要講的是汽車文化和汽車改裝文化,現在不建議從事這兩個領域;燃油車的沒落将數十年來逐漸形成的汽車文化全部推翻,以電驅動為核心的新汽車文化緩慢成型,但是未來的汽車改裝圈或汽車文化圈都會非常的小衆,沒有很大的商業價值可以挖掘。
因為汽車的新四化有四個流程:電動,網聯,智能,共享。
電驅動技術會讓車輛逐步趨同,車輛最終會變得沒有個性,這會讓車輛失去一些标簽;而這些标簽的丢失會讓汽車失去在個人用戶市場的吸引力,于是使用成本更低的汽車共享出行就會成為未來的主要出行模式。所以未來的汽車後市場潛力不會很大,建議在基礎汽保和養護,以及專業化新能源汽車維修兩方面做一做努力就好。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發布,保留版權保護權利
喜歡我們的内容請點贊關注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