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題:仲秋之中,花好月圓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周月桂
年年春朝與秋夕,最是花好月圓時。農曆八月中,三秋過半,故稱中秋,山明水淨,露白風清,宜賞月、宜尋桂、宜歡聚……
冷空氣與台風輪番将大地吹涼,将天空吹淨。時有雨過,片刻即收,而後纖雲弄巧,朗月懸空,沉靜至極。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裡人心共賞時。” 中秋當晚的月色,與其他的夜晚是有些不一樣的,它圓潤飽滿、沾滿鄉愁,少了份清冷,多了些人間煙火的熱氣,也印下了中國人久遠的記憶。
中秋有着悠久的源頭,可以追溯到遠古的敬月習俗和秋祀活動。
據《周禮》記載,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拜月”之俗,此時又是秋糧收獲之際,人們為了答謝神祗的護佑而舉行祭祀活動,稱為“秋報”。
後來祭月逐漸為賞月所替代,中秋被賦予了新的内涵。
東晉時,高士謝尚、袁宏于中秋之夜泛舟江上,吟詩賞月,有了“牛渚玩月”這一賞月佳話,引得時人紛紛效仿。
唐杜甫有詩《八月十五夜月》:“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中唐詩人王建有《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惆怅。”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可見中秋賞月之俗在唐代已頗為盛行,且與團圓、鄉愁有着綿密的聯系。
不過,中秋作為歲時節令正式形成尤其是在民間盛行應是宋代的事情。
專家認為,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并出現了節令食品月餅。“丙辰中秋,歡飲達旦”的東坡先生思念自己的弟弟,作了一阕傳唱千古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中秋的詩詞裡,有着濃得化不開的情意。
明清時期,中秋始成為“大節”,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甚至在很多少數民族和東南亞地區逐漸傳播開來。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節慶活動,如“賣兔兒爺”“舞火龍”“走月亮”等,中秋節的文化内涵越發豐富迷人。
湖南的中秋習俗亦頗具特色。長沙有民謠稱:“八月桂花香,家家接姑娘”。中秋時節,出嫁之女要回娘家過節團圓,在從前這幾乎是一定的。
在衡陽,有中秋送瓜的習俗,稱“竊瓜祈子”。凡是村裡結了婚沒有生育兒女的人家,隻要人緣好,村裡都會有人給他們“送子”。中秋節晚上,趁主人賞月不在屋時,鄰居悄悄地偷一個大冬瓜送給他,據說主婦吃了這個瓜後便可生兒育女。八月十五“送瓜”,寓意瓜熟蒂落、添子增福,也是頗有人情味的美好風俗。
中秋期間,婦女有簪桂花或在房中插桂花的習慣,各地還有到南嶽朝“ 八月香”之舊習。中秋主要節日食品是月餅,湖南部分地區也有端午不吃粽子卻在中秋包粽子的習慣。
習俗繁多,形式不盡相同,但都飽含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望團圓,是中秋最長久的意象。
此夜,一家人齊齊整整在月下團坐,小餅如嚼月,桂香暗浮動,如此光景,至珍至貴。惟願天心朗月,長照人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