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是華夏幾千年來文明沉澱下來的大智慧。西方稱之為哲學,而我們華夏稱為“道”,或者稱之為道法。陰陽(或陰陽)是中國文化中一個複雜的關系概念,來自于中國古人的智慧,估計在伏羲之前就已經有了。陰陽的關系,被廣泛應用到華夏的整個文化系統,“陰陽”是人們把握和描述事物的對立統一屬性的哲學範疇。莊子這樣說:“《易》以道陰陽。”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一陰一陽就是“太極生兩儀再生四象,繼之生八卦至六十四卦乃至成之與天高”的道路。雖然《易經》沒有明确使用陰陽的概念,但陰陽确是《易經》的核心思想。陰陽泛指所有相對,程序程度化量化的交易就構成了宇宙萬象。古周易原本是沒有陰陽的,孔子說了一陰一陽之謂道,之後就變成了《易經》基本思想的總綱領,一陰一陽指宇宙萬象都是自然孕育。
《易經·系辭傳上》中“一陰一陽之謂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這是說,“陰陽”的這種對立統一的運動規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運動變化固有的規律,世界本身就是陰陽二氣相互作用互為運動的結果。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則不禦,以言乎近則靜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辟,是以廣生焉。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
周敦頤的《太極圖說》中說:“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複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陰陽)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這是中國古代哲學中對于“陰陽”的概念,最為完備的闡述。從陰陽看平天下之理: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陽合陰開,陽不至陰不開,如夏至陰開。《易經·系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唐楊士勳《 梁傳疏》引王弼對這一命題的解釋:“一陰一陽者,或謂之陰,或謂之陽,不可定名也。”
陰陽是相對而言的一個整體,關系是既不矛盾也不對立,陰陽合,即是“道沖”,先天八卦,而用之為後天八卦。卦卦沖,是生六十四卦。《周易·系辭上》:“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極是闡明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的過程。無極即道,是比太極更加原始更加終極的狀态,兩儀即為太極的陰、陽二儀。陰陽五行之始,古人認為源于天道—天體宇宙(日、月、地相互作用)循行緻四時寒暑氣候變化之規律,即源于史前天文曆法。《周易 》卦辭爻辭無 “陰陽”。是《易傳》用“一陰一陽之謂道”解 周易八卦。“乾陽物也,坤陰物也”。八卦又象大家庭,男陽女陰,乾坤為父母,其它六卦為子女,震為長男,巽為長女,坎為中男,離為中女,艮為少男,兌為少女。又“陰陽之義配日月”,坎為月為陰,離為日為陽。如此,坎為月為陰、卻又為男為陽,離為日為陽、卻又為女為月,陰陽怪氣,陰差陽錯,陰陽交替。
《易經》上說: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爻。也就是說,陰陽是太極生兩儀是的兩儀。兩儀可以認為是兩端,也可以認為是兩交叉垂直。如果理解成兩端,那麼,四象就是兩個中間狀态。比如,晝夜,是西儀,那麼,晝夜生出了淩晨和傍晚。如果理解成兩交叉垂直,那麼,就分出了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象。四象生八卦,可以理解成四個方位再細分出八個方位。所以,一陰一陽,隻是一個折分的方法。自然界的事物是不可窮盡的,因此,必須有一個認識的方法和過程。一陰一陽謂之道,這個“道”是指方法,就是說不斷折分的方法。即古人所說的: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