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秧歌,鄉土氣息濃郁,表演诙諧風趣。圖片來源:台灣《經濟日報》
中新網北京10月5日電 台灣《經濟日報》近日發表了有關山西省晉中市的報道,介紹了當地特色民間藝術。
報道指出,太谷秧歌又稱祁太秧歌,是廣泛傳唱于晉中一帶的民間戲曲;2008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
太谷秧歌可追溯到唐代,最初隻是太谷民間流行的民歌小調,伴随着農事活動互相傳唱。明代後,“鬧秧歌”分化為以舞蹈為主的“過街秧歌”和以說唱為主的“地秧歌”。清代時,太谷各大商号遍及全國,頻繁的商貿往來,促進了文化的廣泛交流和發展,“地秧歌”得以吸收、借鑒、融合鳳陽花鼓、采茶舞等外地民間藝術的形式,使自身表現内容和形式日漸豐富,并逐漸向戲曲化方向發展,開始出現了自編自演的秧歌劇目。清光緒初年,太谷民間普遍成立了秧歌農餘班——“窩兒班”,并以“交社社”的形式在周邊地區活動。
形意拳,孩童也喜歡。圖片來源:台灣《經濟日報》
太谷秧歌大多取材于民間生活,鄉土氣息濃郁,表演诙諧風趣,曲調優美多變,語言樸實無華、親切感人,極具地域色彩和藝術魅力。秧歌的唱腔與道白用太谷方言入韻,韻味十足,在鄉間俚語中,透露出純真的自然人性之美,其獨特的藝術魅力,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秧歌藝人,也成為太谷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
形意拳又稱行意拳,是中國四大名拳之一。它具有修身養性、益壽延年、陶冶情操、強身健體和技擊防禦等強大功能。曆經數百年、十餘代人的傳承,形意拳已傳遍各地。經考證,形意拳的發源地就在山西晉中。
形意拳以意領氣,以氣導力,意形二表,形意一體。通過對形與意的相互調節、内與外的相互作用,來達到體用兼修的效果,蘊涵着哲理、醫理、儒道思想以及運動醫學、運動生物力學等,兼備了修練、防身、技擊、強身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多種功能。(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