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島上市已有16年之久?扇貝頻頻“跑路”的獐子島放棄150萬畝海域後,最近又轉讓了4宗與海參有關的海域租賃權及海底存貨,但因海參存貨估值遠高于同行再收關注函,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獐子島上市已有16年之久?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獐子島上市已有16年之久
扇貝頻頻“跑路”的獐子島放棄150萬畝海域後,最近又轉讓了4宗與海參有關的海域租賃權及海底存貨,但因海參存貨估值遠高于同行再收關注函。
1月9日晚間,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獐子島”,002069)回複深交所關注函,對拟轉讓長海縣廣鹿島4宗海域使用的租賃權暨海底存貨的事項進行了補充說明。
其中提到,在此次存貨的評估中,海參(包括125g及以上、60g-125g及60g以下)評估均價為268.69元/公斤,高于廣鹿分公司近三年海參銷售均價173.10元/公斤,且廣鹿分公司2019年80%的海參收入是于當年4-6月份實現。也就是說,獐子島這批海參存貨均價比廣鹿分公司高了55%。
中小闆公司管理部同日下發關注函,要求獐子島結合海參适銷規格說明本次海參評估均價統一取268.69元/公斤的合理性,同時對獐子島海參評估均價使用冬季海參銷售旺季時的較高價格提出質疑,要求獐子島充分論證本次海參評估單價取全年中較高價格的合理性,是否符合商業邏輯。
值得關注的是,獐子島董事羅偉新曾對上述交易相關議案投出反對票,主要理由為沒有收到此次交易對公司未來經營影響的正式報告,且對其必要性有疑慮。
對此,獐子島在此次回複中表示,這是公司加快推行“瘦身”計劃,降低資産負債率,進一步控制養殖風險的重要舉措。交易完成後,公司于廣鹿島海參的經營業務由“底播海參增養殖生産資源”模式調整為“整合收購地區海參增養殖資源”的“養殖業戶 公司”的輕資産運營模式,即将養殖周期長且重資産投入為特點的海參增養殖獲得資源的模式轉變為通過整合收購海參增養殖業戶養成的海參資源的業務模式(長海縣地區增養殖海參産業以個體養殖業戶為主體,海參年産量穩定并已具規模)。
中小闆公司管理部則在關注函中要求獐子島結合公司目前底播蝦夷扇貝受災、海參業務收入占比等情況,補充說明公司後續各項業務的具體經營策略與計劃、公司經營的主要風險,并說明“養殖戶 公司”運營模式的具體内容,以及是否仍會收購海域進行海參養殖、建設國内外優質海參基地的主要方式。
1月3日晚間,獐子島發布公告稱,拟分别轉讓位于長海縣廣鹿島的4宗海域使用的租賃權暨海底存貨,本次資産轉讓的交易價格以評估值為參考,經過交易雙方充分談判協商而确定的總價款合計為1.005億元,預計增加淨利潤約7100萬元。
對此,深交所秒下關注函,要求獐子島補充說明交易對方實繳注冊資本的具體情況、本次交易的資金來源,交易對方與公司董監高是否存在關聯關系。另外,還要求獐子島說明本次交易标的包含相關海域的海底海參存貨,以及其賬面價值的确認依據等。
獐子島成立于1992年9月,于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主營業務為水産養殖業、水産加工業、水産貿易業、冷鍊物流業等,主要産品包括蝦夷扇貝、海參、鮑魚、海螺、海膽。獐子島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0.11億元,同比下滑4.44%;淨利潤虧損3402.69萬元,虧損額同比增加245.53%。
蝦夷扇貝養殖曾是獐子島的主營業務,近年來卻因頻頻“跑路”遭到輿論質疑。2014年至2019年間,獐子島扇貝已四次受災,最近一次發生在2019年11月。獐子島稱,公司底播蝦夷扇貝短時間内“大規模自然死亡”,預計損失2.78億元,約占截至2019年10月末上述底播蝦夷扇貝賬面價值3.07億元的90%,對公司2019年經營業績構成重大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