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方言有句話"看你能嘞跟熊一樣!"這是在河南豫東方言中常用來說某個逞能的人,顯擺自己多有能耐,結果自己給搞砸了。這句話中,"能"和"熊"二者意思顯然是相反的,以此說明自己顯擺逞能後産生了相反的效果。"能"是有能耐,"熊"則是笨、不靈活。其實就是對有些人"弄巧成拙"的一種呵斥和責怪。有人可能要問,"能""熊"二者意思不同,但是二者在字形上确實很近,這是為什麼呢?難道二者就沒有一點關系嗎?今天我們就來讨論一下"能"和"熊"二字到底有着怎樣的淵源。
"能"字本為"熊""能"字本義就是熊,也就是說表示熊的字最初是"能",而且這還是一個象形字,古文字形體似一頭笨重的熊。"能"字最早見于金文,其金文篆書形體如下:
金文“能”
篆書“能”
從形體可見,金文"能"很像一頭熊,且為站立的一頭熊。金文的構形突出了熊的特征,顯示出熊的大頭短尾,大大的肚子也是比較突出的,而下面的腳更為凸顯,細枝末節勾畫出熊的大掌。
“能”字與熊對比圖
但是,"能"字到了戰國時期,形體開始朝着分化獨立的方向演變,象形的"能"字不斷部件化。熊的身體的各個部分開始脫離整體,身子尾巴、頭嘴、腿腳開始獨立出來。到了隸書楷書,熊的身子和尾巴演變為"厶",頭部演變為"冃",而兩個腿腳就演變成了上下摞在一起的兩個"匕"字。最終,象形的"能"字就演變為了今天的楷書"能"。
熊
"能"與"熊"的關系及對"能"意義發展的質疑《說文》:"能,熊屬,足似鹿。"同時,《說文》又收錄了"熊"字,解釋曰:"熊,獸,似豕,山居,冬蟄。"這裡許慎對"熊"字的本義之說不可據,許氏把假借義作為本義來解釋了,"熊"字本義并非為獸。但是,後來表示狗熊的"能"被"熊"所取代,便不見表示狗熊的"能"了。為什麼"能"被"熊"所取代了呢?
其實,這個問題要從"能"字的意義演變說起。很多學者認為,"能"字本來本本分分地表示動物"熊"挺好的,可是新産生的賢能、能力義并無合适形體,于是便找上了本表示熊的"能"字。就這樣,"能"字被專門用來表示能力等義。"熊"字便代替"能"表示熊義了。以上關于"能"與"熊"的關系,也是目前最為普遍的觀點。
說到這裡,我們對"能"字被假借為表示賢能、能力義提出一點異議。"能"表示能力、賢能之意,我們認為其實并非假借,而是"能"字本義的引申。這裡我們說幾點證據來佐證這種猜測:
第一,通過《說文》證明。《說文》:"能,熊屬。足似鹿。從肉,㠯聲。能善堅中,故稱賢能;而強壯,稱能傑也。凡能之屬皆從能。"許慎這裡就是把"能"的賢能、能力之義處理為了引申義,能的體格堅實所以說賢能,身體強壯所以稱之為能傑。
第二,有關我國古代對熊的圖騰崇拜。在《山海經》中守衛諸帝之墓的猛獸均有熊,在當時應該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動物。熊之兇猛,也成為人們敬畏崇拜的一個原因。據考古和文獻資料顯示,人們對于熊的圖騰崇拜早已存在,比如甘肅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陶器上就有熊的圖案。《史記》中記載的皇帝所帶領的六個動物圖騰氏族,其中第一個就是熊氏族。後來,周代有以熊為名的大夫,在漢代百戲中還使用熊假面具,春秋時楚國大夫名為成熊,字虎。這些都說明古人對"熊"的崇拜,皆源于熊這種動物有着兇猛、勇武、強壯的品質,否則人們就不會崇拜熊,也不會以熊為名了。
第三,古代還以"熊罴"為男子象征,古以生男孩為吉兆,因此《詩經·小雅·斯幹》:"吉夢維何?維熊維罴……維熊維罴,男子之祥。"如此亦可見古人對"熊"之崇拜。
第四,熊姓還是我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據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熊姓家族龐大。熊姓曾經出現了72個望族,居百家姓68位。以“熊”為姓正是對熊的敬重和尊崇。
綜上,"能"本義作為熊,後又因熊的勇猛、強壯的品質特征,引申為能力、賢能之意也是順理成章的。
"熊"字的意義淵源及借用"熊"字由"能"和"灬",很多學者認為是形聲字,值得讨論。熊,從火,能聲。"熊"字形體最早見于戰國文字,産生較晚,其音大概是模拟描繪大火燃燒的聲音的,與"洶湧"的"洶"語音來源大緻相同,都屬于語音象征。但是,其意義淵源應該與初為熊義的"能"亦有關聯,上文我們說作為動物的熊也具有兇猛、強悍的特點,詞義轉移到指稱火勢的"熊"裡合情合理。徐灏注箋:"能,古熊字。《夏小正》曰:'能羆則穴。'即熊羆也。……假借為賢能隻能,後為借義所專,遂以火光之熊為獸名之能而昧其本義矣。"《山海經·西山經》:"南望昆侖,其光熊熊,其氣魂魂。"其形體如下:
戰國文字及篆書“熊”
從以上形體可見,"熊"字初形從"火"、能聲。有人認為"灬"為後來添加的四足,此說不确,"灬"為"火"。"能"與"熊"讀音相近,皆屬于蒸部。"熊"之本義為火勢旺盛的樣子,"熊熊大火"中"熊"即是本義的體現。
所以,本來表示熊的字為"能",且為象形字,因"能"意義不斷引申表示能願動詞,而不得不再借它字表示。"熊"本表示火勢旺盛,因與"能"音近而被借用表示獸類之"熊"。
剛才我們說"熊"字為形聲字不妥,那麼應該歸入哪類造字法呢?"熊"字最初當為轉注而來。轉注是一種增形的造字方法,在原來形體的基礎上變化或者增加義類,以造出新字。轉注字與形聲字的區别在于: 從文字角度看,形聲字的聲符隻标音而不表義,轉注字的聲符則标音而且表主要意義;從字義的角度看,形聲字的義符是所從諸字的大類名,而轉注字中不标音的義符反而是小類名。(參1)
"熊"字中"能"即是聲符又有一定的意義,表明火勢像熊一樣兇猛、難以對付控制。
"熊"字的引申意義随着社會的發展,人們又以不同的眼光來審視熊這種動物了。人們便認為"熊"作為膀闊腰圓的動物,體型碩大、強壯,因此便有"虎背熊腰"形容身強力壯的勇猛之士。我們在評書及小說之中常常見此用法,李逵、張飛便可稱得上"虎背熊腰"之壯漢。
戲曲中虎背熊腰的張飛
由于後來大家常見的熊其身體碩大,奔跑行動顯得比較笨拙、行動不便,不似其他動物動作靈敏迅速。因此,有些方言中有"笨的像熊一樣"、"看你那個熊樣兒"等說法,後又因笨拙引申出軟弱無能,有"熊包"之說。
參考文獻:
1.艾蔭範,《說"轉注"》,《錦州師範學院學報》,1980年,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