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裡熊孩子放假在家,不少家長往往被搞得焦頭爛額。 上外附屬普陀實驗學校向家長提供了一些實用建議,助力家長在孩子的手機管理、與孩子的分歧管控以及心理調适等方面,能夠比較妥帖地處理。
校方建議,家長不需要完全禁止孩子使用電子産品,但要與孩子共同商定規則,明确使用電子産品的時段、時長和内容等,并要求認真遵守,保護好孩子視力和身體健康。
家長也要管理自己使用電子産品的時間,為孩子做出示範和榜樣。家長既不能放任孩子無節制地使用電子産品,但也要注意避免過激教育言行。
家長需要加強對孩子上網動機的引導,讓孩子明白哪些内容會對他們産生不利影響,怎樣才能利用網絡獲得更多的有益信息。
孩子出現電子産品依賴,怎麼辦?
不要一味地橫加指責與禁止,要積極與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溝通,關心、理解與安慰孩子,了解并參與孩子感興趣的活動,滿足孩子對愛與尊重的渴求,從而減少他們上網的欲望。
引導孩子注意網絡安全,學會指導和支持孩子上網尋求健康或有益的内容,引導和制止孩子上網時間過長或上不健康的網站。
如果孩子沉迷電子産品,家長要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多帶孩子做其它活動,如帶孩子外出、進行體育鍛煉等。
孩子和家長産生分歧時,怎麼辦?
傾聽孩子的心聲
學會傾聽孩子内心的想法,俯下身子聽孩子說話。當孩子在說話的時候,可以停下手中的工作,看着他的眼睛,讓他感受到被傾聽和接納。
有效的陪伴,哪怕隻有十幾分鐘,也比敷衍地回應一小時有效得多。
可以試試以下的方法,幫助您拉近和孩子的距離:首先複述孩子跟您說的話,其次表達孩子的感受,最後表達您自己的感受。
和孩子進行積極溝通
家長不能居高臨下地批評指導,而要共情關懷孩子的感受。
積極溝通也要考慮恰當的時機,當孩子有情緒時,不要急于着手溝通和解決問題,而是要保持平靜,用“我知道你傷心/生氣/憤怒……”的句式,幫助孩子說出他的情緒,允許孩子用獨處、呐喊、跺腳、捶枕頭等方式去發洩,并在不斷的嘗試中,找到适合自己和孩子的節奏和方式。
給予孩子一片自由空間
允許孩子去做一些自己想去做的事情;可以給孩子講講自己的故事,講講自己的煩惱和憂愁,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他信任和平等的态度;鼓勵并支持孩子大膽參與社會實踐和各種社區服務。
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和孩子共同制定每日計劃時間表,細化具體可操作的内容,如家務整理、制作美食,共度美好的親子時光。家長每天抽出15分鐘與孩子溝通,關注孩子的心理動态。
盡可能多陪孩子一起進行戶外運動,如爬爬山,散散步,打打球……
冷靜後再行溝通協商
在親子溝通中,家長需要采取非暴力溝通的模式,與孩子溝通時把握“不平靜,不溝通”的原則。
孩子犯錯盡量不要一開始就用指責的語氣批評孩子,而是可以換一種方式詢問“你為什麼這麼做”,了解孩子的需求,他這樣做背後的原因。
親子意見不一緻,可以按下暫停鍵,切忌激化矛盾,把握“和諧、溝通、解決”的原則,等到雙方冷靜後再行溝通協商。
如何引導孩子學會心理調适
培養孩子善于求助、尋找支持的意識;教孩子養成寫日記或周記的習慣,把心靈的軌迹用文字描述下來等等。
如果發現孩子有異常的行為和情緒,例如長時間上網,無法控制;情緒大起大落,沒有原因地哭泣、發脾氣;言語中有厭世的信号;性格大變,言行舉止一反常态等,請及時與班主任或心理老師取得聯系,也可撥打心理輔導熱線,以便及時獲得針對性的幹預和輔導。
來源:周到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