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扮演的角色舉足輕重,而有水之處,必有橋的身影相伴。中國是橋的故鄉,自古就有"橋的國度"之稱,古橋傳承着中華民族的曆史記憶、生産生活智慧、文化藝術結晶和民族地域特色,維系着中華文明的根,寄托着中華各族兒女的鄉愁,其發展于隋,興盛于宋。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橋、編織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連接着祖國的四面八方。中國古代橋梁的建築藝術,有不少是世界橋梁史上的創舉,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與才能。
盧溝橋
盧溝橋:盧溝橋位于北京西南郊的永定河上,聯拱石橋。橋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成于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元、明兩代曾經修繕,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修建。橋東的碑亭内立有清乾隆題“盧溝曉月”漢白玉碑一塊,為“燕京八景”之一。橋全長212.2米,有11孔。各孔的 淨跨徑和矢高均不相等,邊孔小、中孔逐漸增大。全橋有十個墩,寬度為5.3米至7.25米不等。橋面兩側築有石欄,柱高1.40米,各柱頭上刻有石獅,或蹲、或伏,或大撫小,或小抱大,共有485頭。石柱間嵌石欄闆,高85厘米,橋兩端各有華表、禦碑亭、碑刻等,橋畔兩頭還各築有一座正方形的漢白玉碑亭,每根亭柱上的盤龍紋飾雕刻得極為精細。盧溝橋以其精美的石刻藝術享譽于世。蘆溝橋久已聞名中外。意大利人馬可·波羅的《馬可·波羅行紀》一書中,稱贊“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獨一無二的橋”。1937年七七事變在此發生,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本土的開始,蘆溝橋因此成為有曆史意義的紀念性建築物。
廣濟橋
廣濟橋:潮州廣濟橋俗稱湘子橋,位于潮州市東門外,橫卧在滾滾的韓江之上,始建于南宋 乾道六年(1170年),潮州 知軍州事曾汪主持建西橋墩,于寶慶二年(1226)完成。紹興元年(1194),知軍州事沈崇禹主持東橋墩,到開禧二年(1206)完成。全橋曆時57年建成,全長515米,分東西兩段18墩,中間一段寬約百米,因水流湍急,未能架橋,隻用小船擺渡,當時稱濟州橋。其東臨筆架山,西接東門鬧市,南眺鳳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壯麗迷人,古為溝通韓江兩岸的重要橋梁。為古代閩粵交通要道。與趙州橋、洛陽橋、蘆溝橋并稱“中國四大古橋”,為中國乃至世界上第一座啟閉式浮橋。
五亭橋
五亭橋:五亭橋位于揚州瘦西湖畔,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駐紮在揚州的兩淮鹽運使高恒為了迎接乾隆帝南巡,開鑿了從揚州城向西北直抵平山堂的蓮花埂新河,并在蓮性寺以北的湖面狹窄處建造了五亭橋,以便于南北通行。整個建築造型别緻,比例适當,把穩重大方和玲珑剔透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橋含五亭,一亭居中,四翼各一亭,亭與亭之間回廊相連。中亭為重檐四角攢尖式,翼亭單檐,上有 寶頂,四角上翹,亭内吸頂上圖案精美。橋基由十二塊大青石砌成大小不同的橋墩組成,共十五孔,總長五十五米。橋孔彼此相連,由橋外看去,每個洞外都有一幅不同的景物。每當晴夜的月滿,每個洞内各銜一月,别具詩情畫意。
趙州橋
趙州橋:趙州橋又叫安濟橋,坐落在河北省趙縣城南五裡的洨河上。建于隋代大業年間(605年~618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和建造,距今已有約1400年的曆史,因橋體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稱“大石橋”。趙州橋是一座空腹式的圓弧形石拱橋,是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橋,創造了世界之最。
趙州橋隻用單孔石拱跨越洨河,石拱的跨度為37.7米,連南北橋堍,總共長50.82米。采取這樣巨型跨度,在當時是一個空前的創舉。更為高超絕倫的是,在大石拱的兩肩上各砌兩個小石拱,從而改變了過去大拱圈上用沙石料填充的傳統建築型式,創造出世界上第一個 "敞肩拱"的新式橋型。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科學發明。象趙州橋這樣古老的大型敞肩石拱橋。在世界上相當長的時間裡是獨一無二的。在歐洲,公元14世紀時,法國泰克河上才出現類似的敝肩形的賽雷橋,比趙州橋晚了700多年,而且早在1809年這座橋就毀壞了。隋代著名石匠李春的傑出貢獻在世界橋梁建築史上永放光輝。
安平橋
安平橋:安平橋始建于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是中國現存古代最長的石橋,享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位于中國福建省泉州晉江安海鎮和泉州南安水頭鎮之間的海灣上。因安海鎮古稱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橋長約5華裡,俗稱五裡橋。安平橋屬于中國古代連梁式石闆平橋,始建于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前後曆經13年建成,明清兩代均有修繕。目前的橋全長為 2070米,橋面寬3米至3.6米,以巨型石闆鋪架橋面,兩側設有欄杆。橋墩用長條石和方形石橫縱疊砌築法,呈四方形、單邊船形、雙邊船形三種形式,尚存 331座,狀如長虹。長橋的兩旁,有石塔和石雕佛像,其欄杆柱頭雕刻着雌雄石獅與護橋将軍石像。整座橋上面的東、西、中部分别設有五座涼亭,以供人休息,并配有菩薩像。兩邊水中建有對稱方形石塔四座,圓形翠堵婆塔一座,塔身雕刻佛祖,面相豐滿慈善。中亭有兩位護橋将軍,高1.59至1.68米,頭戴盔,身穿甲,手執劍,是宋代石雕藝術的精華。該橋是中古時代世界最長的梁式石橋,也是中國現存最長的海港大石橋。
程陽風雨橋
程陽風雨橋:到廣西不能不看民族風情,看民族風情不能不到柳州,苗族的節日、壯族的對歌、瑤族的舞蹈和侗族的建築被譽為柳州民族風情“四絕”。程陽風雨橋就是典型的侗族建築,其又叫永濟橋,這座橫跨林溪河的木石結構大橋,為石墩木結構樓閣式建築,主要由木料和石料建成,位于廣西北部與湘黔兩相接的三江縣城古宜鎮北面20公裡砟林溪馬安寨林溪河上,始建于1912年,曆時12年。整座橋長77.6米,寬3.75米,高20米,橋下部分為青料石壘砌的二台三墩,橋墩為六面柱體,上下遊均為尖形,迎水角 68度,橋中間部分為密布式懸臂托間柱支梁木質橋面,共19間橋廊;橋上部分為木質梁柱鑿榫衡接構成重檐翹角,橋的兩旁鑲着欄杆,橋中有五座塔閣式橋亭。飛檐高翹,猶如羽翼舒展;橋的壁柱、瓦檐、雕花刻畫,富麗堂皇。整座橋梁不用一釘一鉚,大小條木,鑿木相吻,以榫銜接。全部結構,斜穿直套,縱橫交錯,卻一絲不差。橋上兩旁還設有長凳供人憩息。程陽橋是侗寨風雨橋的代表作,是目前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風雨橋,也是中國木建築中的藝術珍品。
泸定鐵索橋
泸定鐵索橋:泸定鐵索橋是中國古代橋梁建築的傑作,位于中國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相傳康熙帝統一中國後,為了加強川藏地區的文化經濟交流而禦批修建此橋,并在橋頭立禦牌。泸定橋兩岸的橋頭古堡為漢族木結構古建築,為中國獨有。該橋始建于清康熙44年(1705年),建成于康熙45年(1706年)。康熙禦筆題寫"泸定橋",并立禦碑于橋頭,橋長103米,寬3米,橋身由13根鐵鍊固定在兩岸橋台落井裡,9根作底鍊,4根分兩側作扶手,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鐵件重40餘噸。兩岸橋頭堡為木結構古建築,風貌獨特系國内獨有。自清以來,此橋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軍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經這裡,以22位勇士為先導的突擊隊,冒着敵人的槍林彈雨,鐵索橋上匍匐前進,一舉消滅橋頭守衛。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途中"飛奪泸定橋",使之成為中國共産黨重要的曆史紀念地。1961年,泸定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左右兩邊各2根,是橋欄,底下并排9根,鋪上木闆,就是橋面。每根鐵鍊由862至997個熟鐵手工打造的鐵環相扣,總重量達21噸。底鍊上鋪滿木闆,扶手與底鍊之間用小鐵鍊相連接,這樣就13根鍊為一個整體。
五音橋
五音橋:五音橋位于河北省遵化縣清東陵順治帝孝陵神道上,此橋兩側裝有方解石欄闆126塊,橋全長110.60米、寬9.1米,橋上有石望柱128根,抱鼓石4塊,兩邊安設有方解石欄闆126塊,每塊欄闆的形狀和大小相同,如果順着敲擊,會發出不同的聲音,是一座能發出音響的建築物,包羅我國古代聲樂中宮、商、角、征、羽五音,所以稱此為“五音橋”。敲擊時需用木質敲擊器,以獲得最佳效果。
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陵地——清東陵,園區中從各陵寝的建築的用材做工、裝飾配置等方面,處處對應了清代的經濟由盛到衰的曆史,從藝術作品選用的題材中,深刻反映了清代文化的風貌。“七孔五音橋”是清東陵順治皇帝的陵區裡,近百座石橋之中最大、最奇特、最神秘而有趣的一座橋梁。
玉帶橋
玉帶橋:玉帶橋在西堤六橋中是最令人喜愛的一座。它是西堤上唯一的高拱石橋,該橋單孔淨跨11.38米,矢高約7.5米,是當年乾隆從昆明湖乘船到玉泉山的通道。橋身用漢白玉和青白石砌成。潔白的橋欄望柱上,雕有各式向雲中飛翔的仙鶴,雕工精細,形象生動,顯示了雕刻工匠們的藝術才能。
玉帶橋拱高而薄,形若玉帶,弧形的線條十分流暢。半圓的橋洞與水中的倒影,構成一輪透明的圓月,四周橋欄望柱倒影參差,在綢緞般的水面上浮動蕩漾,景象十分動人。它是頤和園裡著名的建築物之一。蛋尖形橋拱,特别高聳,好似玉帶。此橋舊名"穹橋"俗稱駝峰橋,均以形象命名。玉帶橋的造型具有中國長江三角洲地區石拱橋的風格,以纖秀挺拔,輕巧為其之特色。拱高而薄,成流暢挺拔的曲線。橋身、橋欄選用青白石和漢白玉雕砌,潔白如玉,宛如玉帶,故名。
玉帶橋為清乾隆時建造,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曆史。據說,乾隆皇帝每次去西山必從此橋下經過,不僅因為這座橋交通方便,還因為它造型玲珑秀美,深得乾隆帝喜愛。現在,橋頭還留有乾隆皇帝的禦題,東面是"螺黛-痕平鋪明月鏡,虹光百尺橫映水晶簾。"西面是"地到瀛洲星河天上近,景分蓬島宮阙水邊多。"
十字橋
十字橋:十字橋又名魚沼飛梁,位于山西太原市晉祠内主體建築聖母殿前,北宋崇甯元年(1102年)建,橋梁為十字形。古人以圓者為池,方者為沼,因沼中原為晉水第二大源頭,流量甚或大,遊魚甚多,所以取名魚沼。沼内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頂架鬥拱和枕梁,承托着十字形橋面,就是飛梁。兩側有漢白玉石欄杆,方磚鋪面,南來北往、東去西行的遊人都可以通過。東西橋面長15.5米,寬5米,高出地面1.3米,東西向連接聖母殿與獻殿,南北橋面長18.8米,寬3.3米,兩端下斜至岸邊,與地面平。整個造型猶如展翅欲飛的大鳥,故稱"飛梁"。飛梁南北橋面的東西兩側,原來也有石質卧獅一對,但現在隻留下東北和東南端的兩個。造型生動,均作與幼獅嬉戲狀。因這橋構造奇巧,民間傳說是魯班建造的。橋梁多年經風雨,材質堅固,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橋之一。
洛陽橋
洛陽橋洛陽橋原名萬安橋,位于福建省泉州東郊的洛陽江上,中國現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宋代泉州太守 蔡襄 主持建橋工程,從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3年)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前後曆七年之久,耗銀一千四百萬兩,建成了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橋。橋全系花崗岩石砌築,初建時橋長360丈,寬1.5丈,武士造像分立兩旁。造橋工程規模巨大,工藝技術高超,名震四海。橋長731.29米、寬4.5米、高7.3米,有44 座船形橋墩、645個扶欄、104隻石獅、1座石亭、7座石塔。橋之中亭附近曆代碑刻林立,有"萬古安瀾"等宋代 摩岩石刻 ;橋北有昭惠廟、真身庵遺址;橋南有蔡襄祠 ,著名的蔡襄《萬安橋記》宋碑,立于祠内,被譽為書法、記文、雕刻"三絕"。 洛陽橋是世界橋梁筏形基礎的開端。
龍腦橋
龍腦橋龍腦橋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泸縣大田鄉龍華村的九曲河上,明 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建。平橋,東西走向,長54米,寬1.9米,高5.3米,14墩、13孔。布局奇特,雄偉壯觀。中部8座橋墩分别以巨石雕鑿成吉祥走獸,計有四龍、二麒麟、一象、一獅。雕龍造形别緻,口中銜"寶珠",完全镂空,可用手撥動。風起時,龍鼻發出響聲。象鼻卷曲,長牙上伸,胖身下垂,神态自若,給人以安詳、甯靜之感。雄獅、麒麟栩栩如生,各具特色。該橋為石墩石梁式平橋,既末用榫卯銜接,也未用粘接物填縫,全靠各構件本身相互壘砌承托。在建築技術上具有較高的價值,是中國古代橋梁罕見之作。
東關橋
東關橋東關橋又稱"通仙橋",位于福建省泉州市 永春縣東關鎮東美村的湖洋溪上,曆來是交通要沖,為閩中、南往返的必經之地。東關橋始建于南宋紹興十五年(公元1145年),是 閩南絕無僅有的長廊屋蓋梁式橋,全長85米,寬5米,共六墩五孔兩台,橋基采用"睡木沉基",船形橋墩以上部分為木材構造,技藝之精湛,構造之奇生特實屬罕見。
泗溪東橋
泗溪東橋泗溪東橋位于浙江溫州泰順的泗溪鎮下橋村, 為疊梁式木拱廊橋。始建于明隆慶四年(1570)。清乾隆十(1745)、道光七年(1827)重修。橋長41.7米,寬4.86米, 淨跨25.7米,離水面9.5米。處在"将軍逗獅"風水模式中的 溪東橋 ,"虹氣臨虛,影搖波月"。橋拱上建有 廊屋15間,當中幾間高起為樓閣。屋檐翼角飛挑,屋脊青龍繞虛,頗有吞雲吐霧之勢。此橋無橋墩,由粗木架成八字形伸臂木拱,頗為罕見。東溪早時以碇步渡水,津道多阻,林正緒倡首建造蜈蚣橋(即溪東橋)。林正緒生平端方正直,好行義舉,乾隆 癸亥年 (1743)邑侯 張考首書"達尊有二"匾相贈。此橋修建者是修 北澗橋的人的徒弟,故而有人也将這兩橋稱為" 師徒橋"。因此橋外型美觀,号稱"最美的廊橋"。
彩虹橋
彩虹橋婺源有一種頗有特色的橋——廊橋,所謂廊橋就是一種帶頂的橋,這種橋不僅造型優美,最關鍵的是,它可在雨天裡供行人歇腳。
宋代建造的彩虹橋是婺源廊橋的代表作,這座橋取唐詩"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的意思取名,建于南宋(1127-1279年),全長一百四十米,是古徽州最古老、最長的廊橋,被衆多媒體譽為“中國廊橋史上的絕版”,“中國最美的廊橋之一”。橋長140米,橋面寬3米多,4墩5孔,由11座廊亭組成,廊亭中有石桌石凳。彩虹橋周圍景色優美,青山如黛,碧水澄清,坐在這裡稍作休憩,浏覽四周風光,會讓人深深體驗到婺源之美。這裡曾拍攝過的電影和電視劇有:《閃閃的紅星》、《魂牽柳河鎮》、《鄉村女教師》等。
雙龍橋
雙龍橋雙龍橋位于雲南省建水縣城西3公裡處,是一座17孔大石拱橋,橫亘于泸江河和塌沖河交彙處的河面上,因兩河猶如雙龍盤曲而得名。清乾隆年間始建3孔,後因塌沖河改道至此,又于1839年續建14孔。整座橋由數萬塊巨大青石砌成,全長148米,橋寬3-5米,寬敞平坦。橋上建有亭閣3座,造型别緻。中間大閣為三重檐方形主閣,高近29米,邊長16米,層檐重疊,檐角交錯。拾級登樓,可遠眺萬頃田疇,千家煙火。南端橋亭為重檐六角 攢尖頂 ,檐角飛翹,玲珑秀麗。雙龍橋是雲南省石橋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它承襲我國連拱橋的傳統風格,是我國古橋梁中的佳作。
萬甯橋
萬甯橋後門橋原稱萬甯橋,位于北京的中軸線上,在地安門以北,鼓樓以南的位置。由于與前門南北相對,京城百姓俗稱地安門為後門,因而此橋也叫後門橋。橋始建于元代的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開始為木橋,後改為單孔石橋。元代在北京建都城大都後,為解決 漕運 ,在郭守敬的指揮下,引昌平白浮泉水入城,修建了 通惠河 ,由南方沿大運河北上的漕運船隻,經通惠河可直接駛入大都城内的 積水潭 。而萬甯橋是積水潭的入口,并且設有閘口,漕船要進入積水潭,必須從橋下經過。萬甯橋在當時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由于交通便利,又毗鄰皇城,加之景色不遜江南,因此,當時萬甯橋附近商肆畫舫雲集,絲竹悅耳,酒香醉人,好一派繁華景象。萬甯橋在元大都的建築設施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也是北京漕運曆史的見證。
廣甯橋
廣甯橋廣甯橋位于浙江省紹興市區東,系紹興現存最長七折邊型石拱橋。始建于南宋高宗以前,至明萬曆二年(1574)重修。站在橋上可見城南諸山,橋心正對着大善寺塔與龍山,為極好的"水上"對景。自南宋以來,一直是納涼觀景之處,故名廣甯橋。該橋全長60米,寬5米,高 4.6米,跨徑6.1米。24根橋欄柱都雕以倒置荷花,雄健厚實,柱闆花紋,幽雅大方。橋洞頂拱石上,刻着"鯉魚跳龍門"等六幅石刻,有面目 猙獰奇形怪狀的,也有虎頭獅身振鬣怒吼的。橋洞拱石上刻有捐資修橋的姓名。橋拱下有纖道,可供行走。
橋的意義,則在曆史文化的進程中不斷被豐富着。提到橋,不再是簡單的過河工具,它成了“連接”的代名詞,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通道,是國與國之間交往的象征。“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從古到今,橋與人們的生活是如此密不可分。“長橋卧波,未雲何龍”“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在文人雅士的筆下,橋的意象激發了穿越時空的想象。橋裡有數不清的故事與記憶,一座橋,能幫你讀懂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文化内涵。古橋之美,不僅在其功能和造型,也因其在長久的生活中,早已演化成中華文化圖譜中最美的一道弧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