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九在悟空問答區看到這樣一個問題:
小九想了想,這确實是很多人的“共識”,比如小九票圈裡的L小姐,每周總會PO出三張以上滿臉通紅但不忘微笑的“水洗”健身照,配上一行文字:“出了一身汗,爽吖!”
誠然,運動出汗屬于正常現象,但小九今天要潑一盆冷水:出汗多,還真不等于鍛煉效果好!
大部分情況下,身體出汗是因為感覺到了熱。由于人體體溫是恒定的,假如受到了高溫的影響,為了保護内髒、維持血液的正常循環,就需要通過排汗來降溫,汗液不但可以吸走身體内部的熱度,還可以在體表通過揮發來散熱,調節體溫。
而汗液中含有一定的血液成分,出汗時一些水分蒸發了,但固體物質如蛋白質、氨基酸等還留在皮膚表面,經皮膚表面微生物作用,會産生一些具有汗酸味的物質,這也是“臭汗”這一說法的來源。有人覺得汗液不幹淨,其實汗液中除了代謝廢物外,還有很多對機體有用的物質,比如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氨基酸等。随着汗液丢失,這些營養物質也随之丢失了。
對于運動時少量的出汗,可以不必過于在意,但大量出汗可别沾沾自喜。
大量出汗會導緻體液減少,若不及時補液,可引起血容量下降,心率加快,排汗率及散熱能力下降,體溫上升,機體電解質紊亂,導緻脫水。而脫水會引起機體部分主要器官的生理功能受影響,如心髒負擔加重、腎髒受損等,而鈉、鉀等電解質的大量丢失,還會導緻神經肌肉系統障礙,引起肌肉無力、肌肉痙攣等問題。
因此,運動大量出汗後,必須及時補充水分且調整運動強度,休息幾分鐘再進行。
若出汗量比較小,補充常見飲料即可,如礦泉水、白開水、茶水等;若出汗量大,最好補充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鹽水等。
同時,補多少補液量的原則是:失多少,補多少。有人想問了,我怎麼知道自己丢失多少汗量呢?一般根據出汗後體重的減少數,大緻可得知丢失的體液量,而普通人根據口渴的程度補充即可。
補充體液應該少量多次,即每次補充一小口;同時,在運動的前、中、後階段都應補液。
現在正值炎熱的夏季,很多人在室外走兩分鐘,已經成為“濕人”。前面說到汗液是體溫的“調節劑”,而事實上,出汗也是疾病的“信号燈”,如果你一年四季都是稍微動動就出汗,那麼需要警惕以下疾病。
大連市中心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張奎軍介紹,一般情況下,高血壓、糖尿病、甲亢、偏癱脊柱外傷、充血性心衰、腫瘤等都會引起人體的異常出汗,并伴随相應的體征表現:
糖尿病患者出汗較少,但小便卻多;患者汗液呈黃色并略帶腥味。
老年人半身出汗可能是中風的先兆;
體質虛弱的人,睡眠時容易有盜汗現象;
而在高燒出汗後,一般伴有體溫下降、四肢冷厥等症狀;
低血糖發作時,病人會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手足震顫等;
嗜鉻細胞瘤,常見表現就是淋漓多汗,出汗伴随陣發性。
最後小九來總結一下,人呐該出汗時就得出汗,但是在出汗多的情況下,一定要及時補液,喝白開水或者淡鹽水,如果是出現異常出汗的情況,需要積極就醫,解除疾病預警。
參考資料:
[1]汗是人體“晴雨表”異常出汗與疾病相關[N].大連日報,2014-10-21.
[2]劉建平. 夏季出汗區别看待[N]. 健康時報,2015-06-15(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