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樹立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政策導向,其中關鍵要義,就是破除妨礙城鄉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壁壘,強化“人、地、錢”要素供給。優先考慮幹部配備,優先滿足要素配置,優先保障資金投入,優先安排公共服務,“優先”意味着更多資源投向“三農”,抓重點、補短闆,激發鄉村發展的内生動力。
誰來種地——
三個課堂帶出171位職業農民
“麥蓋三層被,枕着饅頭睡,這場雪可下好啦!”說話間,一個幹練的身影撩簾跨進大棚。
魯北鄉村喜迎瑞雪,無棣縣新型職業農民的“開年第一課”,在雙堠村1号香菇大棚裡舉行。
“剛進門這位是趙福升,雙堠村‘當家人’,也是縣裡第一批新型職業農民,咱請他來講講‘香菇經’。”縣農廣校校長孟祥峰開場白說完,十幾位來學習的大戶鼓起掌來。
“我幹香菇才三四年,也是個學生,倒是遇的溝溝坎坎,能跟大夥兒拉一拉。”老趙謙虛地擺擺手。
和許多農村一樣,雙堠村也是人多地少,330戶,980人,耕地850畝。2012年,在外經商的趙福升當選村主任,一上任就作了難:人均不到1畝地,常年“小麥 玉米”,1/3人在外打工,誰來種地?
必須換個種法!雙堠村成立種植合作社,全村土地入股,實行統一經營。玉米變青貯,養起良種牛,還辟出一塊地,發展香菇。他坦言,“種香菇不是一帆風順。頭一年,上菌棒圖便宜,到三茬全軍覆沒了;沒冷庫,價格老被人拿着……”參加培訓、遍訪專家,趙福升漸漸入了門,産業一路過坎走上正軌。去年16個棚掙了100多萬元,村民一畝地入股分紅2000多元。
“一個棚投入多大?”“一個棒産多少菇?” “市場咋樣?”……學員們聽完紛紛圍上來,問題接連不斷。老趙應接不暇,旁邊的技術顧問孫明軍幫着解答。
“今後誰來種地,主要靠這些新型職業農民。”孟祥峰表示,不隻是田間課堂,縣裡還設立固定課堂,講新技術、新理念;有空中課堂,通過手機APP,專家随時解疑釋惑。三個課堂立體培訓,去年171人領到首批新型職業農民證書。
誰當新型職業農民?縣裡出台認定辦法,年齡在18至55歲,初中以上學曆,經營規模在50畝以上,遴選440名種植大戶、家庭農場主、合作社骨幹作為重點培育對象,讓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民成為現代農業的“主力軍”。
今年一号文件要求,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無棣縣也加大力度,培訓、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體”,計劃再培育200名新型職業農民。
新型職業農民“新”在哪?
“三五畝地都會種,要是幾千畝、上萬畝地,咋種?”綠風農機合作社理事長崔立華自問自答。“規模要可控,不是越大越好;種苜蓿必須全程機械化,種棉花要搶一季,否則算不過賬……”幹過會計,轉行種地20多年,這位“70後”對農業有了深入理解。依靠新理念,合作社流轉1.2萬畝地;攻關新技術,買斷“短季棉”新品種;牽手102家合作社成立農機聯合社,專業面積達到10萬畝,被評為國家級示範社。
“過去叫咱‘泥腿子’,如今農民成了一種體面職業。”趙福升不後悔回村種地,他覺得,和鄉親們一起發展,才得勁!一本職業農民證書含金量足:“優先申請項目,去年政府補貼66萬元,村裡建起氣調庫,可儲存50個大棚的香菇。”
趙福升說起新年新打算:“看新聞,合作社的利好政策不少。今年想上個烘幹房,讓鮮菇變幹菇,再上條菌棒生産線,成本能降一半。”在市場摸爬滾打,新型職業農民懂經營、也更理性。“咱還是要小步跑,合作社50%的公積金是‘保底錢’,無論如何不能動!”
棚外寒氣襲人,棚内暖意融融,新一茬菇剛長出來,圓鼓鼓的小傘沁香誘人,承載着一年新的希望。
專家解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
鄉村振興,人才為先。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培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就是要補齊農村人才短闆,優化鄉村人口結構。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農業經營者隊伍。到2020年,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将達到2000萬人,他們将是現代農業先導力量。另一方面,引導部分農民工返鄉、大學畢業生回鄉和各類人才下鄉,為鄉村振興注入生機和活力。
無論“留人”還是“招人”,關鍵在于讓他們在鄉村有奔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推動将職業農民納入職工或者居民社保等範圍,創新機制解決職業農民就業流動、職業轉換等情況下的社會保障,消除後顧之憂。
錢從哪來——
一個田園綜合體聚集7億多資金
三峽庫區春來早,重慶忠縣漫山遍野橘林蔥綠,枝頭果實累累。
新立鎮雙柏村,一片片橘林随山勢延展,盤山而上,遇到剛從果園忙完的陳文介,她熱情招呼,“快到我家小院坐坐,嘗嘗新柑橘。”順着手指的方向,一座貼白瓷磚的二層小樓掩映在果林裡。
柑橘,早已和這裡的農民緊緊連在一起——家在林中住,人在果園忙,蓋新房子、孩子上學、兒女結婚都指望着果樹。“早些年,柑子賣不上價,日子窘困。” 陳文介記得,上世紀90年代,戶戶栽“加工”果,沒想到好景不長,果子多了,價格走低,一斤加工果在3—5毛錢徘徊。“多虧政策好,這幾年項目一個接一個,老果園地平了,渠通了,改種新品種,價格翻了番。”
柑橘行情低迷,果農還是堅持種了10多年,為啥不早換品種?雙柏村村支書陳世瓊說,誰也不想當“老頑固”,可讓老果園“返老還童”,不是一家一戶能幹的事情。“先說水,地勢高高低低,山上缺水,窪地怕水。再說地,三畝半地分八塊,崎岖瘠薄,栽樹前,先放炮炸出幾十厘米的坑。大家做夢都想澇能排、旱能灌,可實在沒錢投入。”
“财政支農,就要緊盯農民最迫切的需求,辦好一家一戶辦不了的事情。”重慶市農業綜合開發辦處長馬平介紹,一号文件強調資金優先投入“三農”,為的就是盡快補上基礎短闆。
中低産田改造項目落戶新立鎮,投入500多萬元,修提水站,建水泥渠,通機耕路,一片高标準農田建成。“條件好了,農民可以放開手開幹了。”農民黃志油流轉果園300多畝,引進中晚熟品種。“以前畝産四五百斤,現在翻了番,而且新品種肉質脆嫩,一斤能賣十幾元。”
2017年“三峽橘鄉”成為财政部确定的田園綜合體試點之一,縣裡規劃,總投資7.35億元,在新立鎮打造特色柑橘小鎮。
特色小鎮咋打造?“整合涉農資金,撬動社會資本,在做強做優柑橘種植的基礎上,不斷向下遊加工、旅遊産業延伸,把柑橘吃幹榨盡。”田園綜合體指揮部辦公室主任牟其林介紹。
财政資金成了“引子”,投資柑橘産業的人越來越多,3.8萬畝果樹延綿在青山綠水間,年産柑橘6萬噸,新立鎮成了有名的柑橘基地。
從“一粒種子”到“一杯橙汁”,再到“一袋肥料”,重慶派森百公司在新立鎮落戶,投入4000多萬元,引進國際先進設備,生産鮮榨橙汁,每年用果量高達4萬多噸。“一個柑橘利用率是35%,還沒有吃幹榨淨。” 公司總經理助理聶民說,借助田園綜合體項目,公司再投入2000多萬元,綜合加工橘皮,年産肥料10萬噸。
從“一棵樹”到“一片景”,一條投入5000多萬元的馬拉松走廊即将完工,把鎮裡的盆景園、采摘園串聯起來。“等到4月橙黃橘紅時,我們舉辦第一屆馬拉松比賽,通過體育賽事,吸引遊客,提升知名度。”新立鎮鎮長方建國憧憬。 “鄉村振興,産業為基。農村不能成為資金窪地,支農惠農政策不松勁,真金白銀地投,為産業發展夯實堅實基礎,村民才能鼓腰包,鄉村才能聚人氣。”牟其林說。
專家解讀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李國祥: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優先保障“三農”資金投入,公共财政加大力度,縣域新增貸款主要用于支持鄉村振興。這意味着農村将迎來更多真金白銀。讓資金要素在城鄉之間有序流動,需要破除機制壁壘,建立多元投入機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PPP項目、設立風險保障金等方式,健全社會資本參與渠道,激發各類主體投身“三農”,為鄉村振興增添新動能。
另外,也要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把錢花在刀刃上。農業農村公共投入來源渠道多,資金散,摒棄“撒胡椒面”的做法,整合涉農資金,握指成拳。同時完善資金整合績效考核、項目驗收等配套措施,保障資金“整得起、用得好、見實效”。
怎麼種地——
一紙權證激活2400畝土地
早春二月,江南細雨淅瀝。江蘇泗洪縣湯楊村田間,新挖的“回”形方塘孕育新生機,“再過十幾天,小龍蝦就該下苗了。”種植大戶臧如軍望向前方,雨點落入水塘,激起一池春水。
從最初流轉幾十畝,到如今的2400畝地,臧如軍感慨好政策:“穩定承包權,放活經營權,年年一号文件都要說,給咱吃了定心丸。”随着全縣土地确權登記頒證,農民領到了承包權證,老臧也領到經營權證。
“一畝地租金850元,農民自己種,哪掙得上?”他坦言,村裡人一算賬,大多都把地租出去,外出務工了,地就集中到20多個大戶手裡。
大戶種地,要精打細算。臧如軍說,一季小麥、一季水稻,每畝能賺三五百元,想多賺錢,還得動腦筋。這幾年,種子、化肥年年漲,地租、人工也在漲,不調結構,守着老套路不行了!隔壁的新汴村,稻田養蟹搞得風風火火的,這讓湯楊村的大戶們動了心。
四處考察,臧如軍決定搞“稻蝦共生”。一做預算,挖塘、架網、賣蝦苗,400畝田前前後後要花百來萬。
“多虧這一紙權證,貸款方便,挺值錢!”老臧很快解決了資金難題。小龍蝦3月份放苗,5月中旬就能出來第一批蝦,按往年的行情,一斤20—30元。不打藥、不使用化肥,水稻品質提升,每斤能賣上1塊5。一年下來,一畝田純收入能有4000元。
在丘陵崗坡地遍布的雙溝鎮,“三權分置”改革激活沉睡的土地。
“春怕旱、秋怕澇,以前種小麥,畝收益不到200元,種秋玉米,天不下雨,就會絕收。”雙溝鎮鎮長談慶雷說。
盤活土地,先要整地。财政資金投入,周沖村5000畝土地實施土地整理,田成方、路相連,水利配套,昔日的低産田變成高标準農田。村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與其他32個村組成聯合社,與龍頭企業江蘇美陽生态農林公司合作,種植碧根果,套種山芋。
周沖村村民馬昌中,包了合作社200畝地,“前幾年種山芋,公司保底收購7毛錢一斤,加上地租、二次分紅,每年純掙10萬多元。碧根果5年挂果以後,收入肯定還要高。”他看準這個産業,今年打算規模再擴大些。
讓擅長種地的種地,适宜打工的打工,村民們都活絡起來。張元喜家一年有了幾份收入:土地入股分紅2300元,兒子外出打工帶回2萬元,他在合作社務工收入1.6萬元。“地活了,人輕松了,日子更好過了!”
“我們為合作社和種植大戶提供代耕、代種、代管等服務,70元一天,有效增加了農戶工資性收入。”周沖村勞務合作社總代理馬成文說。“馬上要春耕了,我們勞務小隊又要開始忙碌喽。”想到有事幹、有錢賺,張元喜臉上笑開了花。
專家解讀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
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是農村改革的主線。一号文件強調,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給農民吃了“定心丸”。在“穩”的基礎上,放活土地經營權,鼓勵新型經營主體發展适度規模經營,瞄準市場需求,調整産業結構,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今後也要探索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盤活閑置資源,釋放土地紅利,參與到鄉村旅遊、三産融合等新産業中。
需要指出的是,不管怎麼改,都不能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糧食生産能力改弱了,不能把農民利益損害了。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保障農民财産性收入,将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與農村集體産權改革、農業經營制度改革等統籌起來,最大程度激活鄉村沉睡的資源。
制圖:張丹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