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為國基,谷為民命。強調,“糧食問題不能隻從經濟上看,必須從政治上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實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啟示我們要堅持系統、整體地認識和解決糧食安全問題。
今年8月,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了《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堅持開門辦思政課,強化問題意識、突出實踐導向”“善用社會大課堂”“推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為深入學習貫徹關于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論述,提高保障糧食安全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清華大學基層研究會“大國糧安”實踐支隊前往河南鄭州開展糧食安全主題社會實踐,通過調研座談、糧庫參訪、企業考察等活動,認識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地位和實踐舉措。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
在河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的大力支持下,“大國糧安”實踐支隊圍繞總體國家安全觀下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問題,與河南省糧儲局工作人員深入座談,從政治高度看待河南的糧食安全供給,在實踐層面調研當地的糧食保障成效。
“解決好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河南是全國糧食生産核心區、全國小麥主産區,“中國糧倉”地位舉足輕重,已然形成“中原熟,天下足”的糧食供給體系。糧食儲備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壓艙石”“穩定器”,河南糧食和物資儲備人始終立足于大局,認真領會、堅決執行,确保糧食供得上,促進優糧優産、優購、優儲、優加、優銷“五優聯動”。在2021年特大暴雨和新冠疫情疊加的形勢下,河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積極應對糧食市場波動,降低糧食災害性損失,精準投放政策性糧食,克服困難暢通市場供應,保障加工企業生産。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指導規模以上糧食加工企業建立一定數量的成品糧庫存,推動形成社會責任儲備和政府儲備功能互補、協同高效的新格局,全方位提升糧食收儲調控能力。
儲備管理,産業延伸
糧食事關國運民生,“大國糧安”實踐支隊進入一線單位調研糧食儲備、加工和銷售體系,聯合開展糧食安全主題黨日活動,參觀國家級糧食儲備庫,調研食品加工企業,總結儲備管理、産業延伸的安全保障體系經驗。
糧食儲備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物質基礎。在實踐走訪中,支隊成員了解到河南當地糧食儲備部門正不斷增強儲備調節的靈活性和精準性,增強對糧食市場波動的快速反應和及時調節能力。不僅如此,為保障糧食存儲安全,儲備庫還全流程監控新入糧食狀态,從抽樣檢查糧食指标,到使用反光塗料保障倉内溫度,再到設置害蟲誘捕器防止蟲害和黴變,以高倉儲标準保障降低糧食産後損失。在黨員示範倉參觀時,奮鬥在糧食安全一線的保管員向實踐支隊現場講述糧食倉儲的關鍵,表示将進一步運用信息化手段,從常規儲糧向倉廪現代化、儲糧綠色化、信息智能化轉變。
糧食産業緊密銜接是國家糧食安全保障的關鍵舉措。延伸産業鍊,提升價值鍊,才能拓寬供應鍊,激發糧食産購儲加銷活力,引導市場主體積極參與糧食安全建設。河南糧投集團立足中原糧食生産區域特色,構建從種子供應、糧油貿易、倉儲物流到農産品精深加工、糧油産品品牌培育的全産業鍊糧食發展體系。“一縣一品”品牌建設推動糧食精深加工,打造糧食産業品牌,實踐支隊在調研中發現,有企業圍繞大豆開展深加工,衍生出内酯豆腐、豆幹、豆漿等多個産品類型,并深入研究大豆品種與産品質量保障,從需求端切實促進糧食産業深化。
糧食宣教,入腦入心
河南糧食安全文化在曆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糧食安全自古以來都是人民群衆最關切的問題,實踐支隊在豫期間專程前往河南省博物館調研學習,增進曆史認知。在古洛陽附近的大型糧倉中,含嘉倉、黎陽倉、回洛倉等每一個都蘊含着豐富的曆史故事,都曾在曆史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其中僅含嘉倉内部就有超過287個糧倉,大多呈網格排列,采用科學方式防蟲防黴,充分顯示出古代人民的糧食安全意識。
糧食安全觀要入腦入心,就要依托現實案例加強宣教。恰逢河南今夏麥收結束,實踐支隊在河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指導下,前往河南鄭州興隆國家糧食儲備庫現場調研。興隆糧食儲備庫成立河南省首家糧食安全宣教館,分設“序、糧、倉、安、論”五大闆塊,以糧食安全觀為開篇,介紹豫“糧”品種起源,闡明“倉”儲方式演變,講解糧“安”戰略政策,“論”述糧食安全意義。宣教館依托比較完備的糧食儲藏倉型和現代附屬設施,讓參觀者身臨其境,增進知識,更加關注糧食安全。
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實踐支隊從思政小課堂,走向中原大地的大課堂,深刻認識糧食安全保障體系,領悟河南如何扛穩糧食安全的大任。的殷殷囑托、糧儲人的不懈努力、糧安天下的時代要求,都激勵着隊員們堅持底線思維和系統觀念,以腳踏實地、實學實幹的态度,做全面發展的清華人,發揮專業所長,為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貢獻力量。(作者:清華大學 王暢、董自強、孫帥、韓萌、張钰欣)
欄目主編:顧萬全 張武 文字編輯:宋彥霖
來源:作者:清華大學基層研究會“大國糧安”實踐支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