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關注】,掌握更多種植技術,實現豐産豐收!
生姜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鮮根莖,原産東南亞地區,在我國的南方和北方均可種植,且近年來種植規模逐漸增加。生姜不僅可以作為調味品,還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所以種植生姜具有很大的經濟效益。那麼,種植生姜有什麼技巧呢?又有什麼方法可以讓田裡的生姜産量增加呢?
把握生姜的栽培季節
生姜喜濕暖但不耐寒、不耐霜,抗旱能力也較弱,所以要在溫暖的季節、晴朗的天氣進行播種,最适合生長的溫度是25-28℃。所以生姜種植時間一般在每年的三月份到四月份,在北方則種植時間稍微晚一些,在每年的四月份到五月份進行,春季播種、霜前收獲。如果播種過早,土壤溫度過低,生姜生長速度會降低,播種過晚會縮短生長期,産量也會降低。生姜還不喜曬,所以種植生姜時可以搭建蔭棚或種植其它作物,起到一定的遮陰效果。
選取優質姜種培育
姜種應當選擇顔色鮮亮、無病蟲腐爛、個頭飽滿的姜塊,播種前要清除姜種表面的泥土,并将姜種平鋪在室外晾曬1-2天以提高姜塊溫度,防止姜塊腐爛。曬種過後再把姜塊收回,放入室内并蓋上草簾進行困姜,經過兩次曬姜和困姜後就可以開始催芽,可以選擇土炕催芽和溫室催芽,催芽時溫度均應在22-25℃之間。
整地與施用基肥因為生姜根系弱且既怕旱又怕澇,所以栽種的土壤要保證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同時還要保證排水便利、不易積水。結合土壤翻整施用有機肥、草木灰、磷肥和鈣肥以及菌肥,或者可以選用硫酸鉀複合肥作為基肥。一般的基肥在整地時施用,另一份則在生姜播種時施用。
科學管水
生姜播種之前,要先澆底水,在幼苗期小水勤澆;夏季應當一早一晚各澆水一次,降低土壤溫度,夏季多發暴雨天氣,需及時做好排水工作;立秋後生姜進入生長旺盛期,需水量大大增多,則應該澆上充足的水分,保持土壤濕度。
防治病蟲害生姜種植中,經常發生或造成生産損失較重的病蟲害主要是姜瘟病、葉枯病等。
姜瘟病又稱腐爛病,是生姜中最常見、在各地區較為普遍發生的一種毀滅性病害,發病時間一般是7-9月。當田間出現中心病株時,用72%農用鍊黴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或50%代森铵1000倍液灌根,隔10-15天一次,連續3-4次。
姜瘟病(腐爛病)
姜葉枯病主要發病于葉片,病部生出黑色小粒點,嚴重時全葉變褐枯死。初見發病時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1:1:200波爾多液噴灑姜株,隔7-10天一次,連續2-3次。
姜枯葉病
生姜是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種植成本低、經濟效益高,所以生姜受到許多農戶的追捧。但種植生姜并非易事,想要種出優質高産的生姜,還需要對于種植的各個環節進行科學嚴格的把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