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的故事家喻戶曉,小學語文教材也多有收錄。人教版三年級語文收錄李商隐《嫦娥》詩,人教版六年級語文《千裡夢圓在今朝》提到“嫦娥奔月”。《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在“奔”bēn的義項①“奔走;急跑:~馳|狂~”後新增了“嫦娥~月”例。不少人認為,“嫦娥奔月”中的“月”是嫦娥的目的地,“奔”對應于《現代漢語詞典》“奔”bèn的義項①“直向目的地走去”,應讀bèn,據此斷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處理有誤,質疑聲不斷。筆者對“奔”的語義以及“奔月”“奔夢”的讀音進行了考辨。
“奔”的語義發展
“奔”bēn的基本義為“奔走;急跑”。“奔”的字形從三止,即三隻腳闆,身體前傾,大步騰空奔跑。《詩·小雅·小弁》“鹿斯之奔,維足伎伎”,“伎伎”是行步舒展的樣子,“奔”就是普通意義上的奔走。因發生變故、躲避危險而奔走就是“逃跑”,逃走流亡到别的地方就是“逃亡”。如《左傳》“師噪而從之,三國奔,楚師大奔。”(昭公二十三年);“五月辛醜,大叔出奔共。”(隐公元年)
上面前一例說的是吳軍擂鼓呐喊追殺上去,三國的軍隊逃跑,楚國的軍隊拼命逃跑。這裡的“奔”是“逃跑”義。後一例中的叔段因為圖謀造反,被哥哥鄭莊公打敗,從封地京城出亡到共國,這裡的“奔”是“逃亡”義。
女子私自投奔所愛的人,或跟他一起逃走的“私奔”,如:“中春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周禮·地官·媒氏》)
根據不同的語境和施事者而形成“奔”的這些特指義,仍讀bēn。
由本義引申出“朝着确定的人、地點急走”,其語義重點放在動作的趨向和所奔的對象,這時“奔”的動作本身被忽視。為了在讀音上區分語義,聲調讀為去聲,這種現象屬于變調構詞。《漢語大詞典》立了這個義項,釋為“直趨;投向”,并舉《史記》的例子:“吳糧絕,卒饑,數挑戰,遂夜奔條侯壁,驚東南。”(《史記·吳王濞列傳》)
北京大學孫玉文教授指出,“奔”的去聲讀音較早就有著錄,唐代《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一》逋悶反:“奔,急赴。”元代文獻中去聲“奔”已經運用得很普遍,如“方信将軍不下馬,也須各自奔前程。”(《元曲選·正報恩》楔子)
上述用例“奔”的賓語目的地語義很明确,“奔”均應讀bèn。
“奔月”的讀音考辨
“奔月”的“奔”争論的焦點是現代漢語中當“奔”後接處所詞時是否都必須讀bèn。我們先來分析《現代漢語詞典》“奔”bèn音項下的義項為:
奔①動直向目的地走去:投~|直~工地|他順着小道直~那山頭◇~向小康。②介朝;向:~這邊看|漁輪~漁場開去。③動年紀接近(四十歲、五十歲等):他是~六十的人了。④動為某事奔走:~球票|你們生産上還缺什麼材料,我去~。
“奔”bèn義項①舉例中“工地、山頭”是“奔”的目的地,“小康”是“奔”的目的,語義發生虛化,因此,在該例前面加上“◇”提示這是比喻用法。當“奔 目的地”的組合後面另有動詞時,引申為義項②;當“奔”後接的是年齡段時,引申為義項③;當“奔”後接的是某項要去做的事情時,引申為義項④。所有這4個義項,均含有指向目的這一核心語義。
《現代漢語詞典》中“奔”bèn組成的詞語有:“逃奔”“投奔”“奔命”“各奔東西”“奔頭兒”。“逃奔、投奔”後面必須接目的地,“奔命、各奔東西”中的“奔”後接的“命、東西”就是“奔”的目的,“奔頭兒”是“奔”的轉指義,即所指的對象。與單字“奔”bèn相同,上述詞語也均含指向目的這一語義。
下面接着看《現代漢語詞典》“奔”bēn組成的後面能接處所的詞語:“奔赴”“奔逃”“出奔”。以上“奔赴”的“向(一定目的地)”義源自“赴”的語義,“奔”仍為“奔走”義。“奔逃、出奔”包含着“奔走”義,後面不一定接目的地。由于“奔”bēn也可以接處所詞,因此,單純用“奔”接處所詞來判斷讀bèn是片面的。
嫦娥奔月的傳說雖有不同版本,但嫦娥吃不死藥後離家出奔,飄然飛到月宮的情節是一緻的。“奔月”的“奔”側重在動作本身,嫦娥吞食不死藥前并非把月亮作為目的地,因此“奔”宜讀bēn。《漢語大詞典》收錄了“奔月”條,“奔”讀bēn。另外,從唐詩平仄情況來看,“奔月”的“奔”應為平聲。如崔備《中秋夜聽歌聯句》:“此夕來奔月,何時去上天。”對應的平仄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奔夢”的讀音歧異
黨的十八大以來,随着中國夢的提出,“奔夢”成為熱詞,如“朝夕奔夢”“奔夢路上,不畏艱難”。“夢”為中國夢,是“奔”的目的。根據上文分析,“奔”的兩個音項均可接處所詞,但是音項bèn還可接抽象名詞作為行動的目的。與“奔小康、奔向好日子”等“奔”後接抽象名詞的情況相類似,“奔夢”的“奔”應讀bèn。
“奔”bēn和bèn兩個音項反映了語義引申脈絡,bèn音項是為特殊語義用變調方式專立的。“望”與“奔”有相同的語義引申脈絡,《現代漢語詞典》收錄了觀看義(含目的義)、介詞義和年齡接近義:
望①動向遠處看:登山遠~|一~無際的稻田。……⑨介對着;朝着:~我點點頭|~他笑了笑。⑩〈書〉(年齡)接近:~六之年(指年近六十)。
語義引申是一個連續統,“望”在語義引申中未做變調區分,而“奔”劃為兩個音項,中間狀态下難以截然劃開,存在讀音兩可的情況。以“奔向”為例,與“奔赴”一樣,“奔向”後接目的地是由“赴、向”的語義決定的,“奔”的讀音仍應由自身語義情況來判斷,如:
“南來北往的貨船通過長江,奔向大海,駛向世界。”(《光明日報》2014年8月20日2版)
“黃河水從我面前汩汩東瀉,奔向大海。”(《光明日報》2018年1月12日14版)
前一例“奔”與“駛”對舉,動作義很明顯,無疑應讀bēn;後一例“奔”的語義側重動作還是目的難于判斷,如不特别強調指向目的地的語義,仍可讀bēn。
(作者:杜翔,系中國社會科學院辭書編纂研究中心秘書長、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