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恩的《西遊記》精彩紛呈,就算放到如今的網絡時代來看,依舊是妙趣橫生讓人捧腹不已。然而在看完《西遊記》之後,身為讀者的我們總能發現書中暗藏的隐喻,這種回味無窮的魅力無與倫比,難怪《西遊記》會成為四大名著裡的唯一一部神魔小說。
一、長生不老之法
縱觀全篇《西遊記》,講述的是唐僧、孫悟空等人西天取經的故事。為了能将5048部真經傳回大唐,取經隊員曆經14年的風霜雪雨,徒步走了十萬八千裡,攻克了九九八十一難,這才功德圓滿。
然而細心的朋友會發現,長生不老也一直貫穿着《西遊記》全文。
在花果山的時候,孫悟空身為美猴王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可有一天,孫悟空因為悟出了生死之道忽然潸然淚下。為了追尋長生不老之術,孫悟空毅然抛棄了猴王生活,開始了近十年的尋仙問道。
踏上取經之路後,我們會發現妖怪們也為了長生無所不用其極。男妖抓了唐僧想蒸了吃,女妖抓了唐僧想洞房。原來,唐僧乃金蟬子轉世,他有十世未宣洩的元陽,隻要吃了唐僧肉或和唐僧結為夫妻,就能與天地同壽,逃過五百年一次的天災。
與此同時,天庭的蟠桃、仙丹、五莊觀的人參果都有延年益壽的作用。而取經隊伍到了靈山之後,如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珍樓閣的大門,讓唐僧、孫悟空等人盡情享用仙果仙茶,隻因“素味仙花人罕見,香茶異食得長生”。
可見,長生不老也貫穿着西遊記全文,它推動了孫悟空拜師學藝、大鬧地府以及西天取經的劇情。
有意思的是,在吳承恩的設定之下,三界之内還有一種方法也可以長生不老。
二、寵物魚:金魚精在唐僧的取經隊伍路過陳家村的時候,衆人聽聞了一件事。原來,陳家村這幾年來都是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但每一年要獻出一對童男童女給通天河裡的靈感大王享用。
孫悟空、豬八戒通過調查發現,所謂的靈感大王不過是觀音蓮花池裡的一條金魚。這條金魚被觀音養在池裡,每日都能浮出水面聆聽觀音講經。
久而久之,在佛經的熏陶之下,金魚竟修煉成精,還将一枝未開的菡萏煉成一杆九瓣赤銅錘。
一日,金魚精趁着觀音不備,在一個台風天遊出了南海,從此在通天河稱王稱霸,強迫村民們每年為他祭祀童男童女,否則就施展神通,讓陳家村顆粒無收、災害不斷。
金魚精有得天獨厚的成長環境,他和觀音菩薩“比鄰而居”,每日都可以通過觀音的讀經成長。讓人奇怪的是,金魚精為何要逃離南海,躲到陳家村裡吃人度日?
三、門徒:金池長老唐僧、孫悟空路過觀音禅院的時候,他們遭遇了貪得無厭的金池長老。由于孫悟空賣弄袈裟,動了殺心的金池長老企圖一把火将唐僧師徒二人燒死。
讓金池長老始料未及的是,孫悟空非同小可極其不好惹,最終金池長老偷雞不成蝕把米,為此付出了寶貴的生命,享年270歲。
270年對仙佛來說猶如彈指之間,可對于血肉之軀的人類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
金池長老一介凡人,他又是通過什麼手段讓自己突破了壽元的瓶頸,活到了270歲的高壽?
有的人認為,金池長老之所以如此長壽,和黑風洞的黑熊精大有關聯。
原文寫道,東窗事發之後,孫悟空掣起金箍棒要對觀音禅院裡的和尚一頓問責,群僧慌忙跪下道:“老爺,我師父是人;隻因那黑大王修成人道,常來寺裡與我師父講經,他傳了我師父些養神服氣之術,故以朋友相稱。”
這樣看來,金池長老能夠活到270歲的确和黑熊精的“養神服氣之術”有關了。
但值得一提的是,菩提祖師在方寸山傳授孫悟空法術的時候說過,這世上沒有真正的長生不老之法,隻因長壽之人違背了自然規律,侵犯了日月玄機,因此每隔五百年都要曆經一場天災的洗禮。
黑熊精隻是一頭妖怪,他雖有養神服氣之術,能讓金池長老身輕體健,但絕不可能有長生不老、高枕無憂的功效。
因此,除了黑熊精的幫助之外,金池長老勢必還有其他維持壽元之法。
在金池長老得知唐僧藏有一件價值連城的袈裟之後,這位270歲的老壽翁居然哭到了半夜。這個時候,讓人起疑的一幕發生了,服侍金池長老入寝的小幸童起身出門,将長老痛哭之事告訴給了衆人。
看到這裡不禁想問,小幸童是誰?難道真的是單純地服侍金池長老的吃穿住行而已?
無獨有偶,也是因為小幸童的出謀劃策,這才有了後續謀害唐僧、孫悟空的舉動。
小幸童如果隻是打雜的童子,他們有什麼威望敢在大僧人的面前搶盡風頭,給金池長老出主意?可金池長老在聽了小幸童的意見之後,為什麼就不假思索地同意了?
綜上看來,小幸童和金池長老的關系絕對沒有那麼簡單,金池長老長生不老的秘訣就在于這些小幸童身上。
四、結論不管是金魚精還是金池長老,他們都通過童男童女達到了自己長生不老的目的。可見在吳承恩的設定之下,童子也可以讓修煉者增添陽壽。
這就能解釋,為何比丘國的國王會聽從白鹿精的主意強征了1111個童子,隻因白鹿精要用1111顆童心做成長生不老的藥引子。
一個是觀音家裡的寵物魚,一個是觀音禅院的長壽門徒,他們都違背了佛門慈悲的初衷,竟也铤而走險,利用童子達到自己延年益壽的目的。
很多人都說《西遊記》充斥着大量揚佛抑道的内容,可細品之下會發現,《西遊記》不僅諷刺了道派,就連佛派也在他的深刻批判之下。
各位朋友,你們覺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