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的簡稱
西周周成王時期,發生了著名的“桐葉封弟”事件。《史記晉世家》記載:“(周)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珪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請擇日立叔虞。成王曰:‘吾與之戲耳。’史佚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晉的古名。叔虞去世後,他的兒子燮父繼位,因地鄰晉水,改稱晉侯,同時把唐國改稱為晉國。故後世簡稱山西為晉。
“三晉”的稱謂
“晉”這一國号在西周和東周一直沿用了六百多年,到公元前5世紀,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史稱“三家分晉”。由于戰國時稱瓜分晉國的韓、趙、魏為三晉。“三晉合而秦弱,三晉離而秦強。”而三晉之地大部分在山西,故别稱山西為三晉。
“河東”稱謂
“河東”,秦漢時指河東郡,唐以後泛指山西。顧炎武在《日知錄》稱:“河東、山西一地也,唐之京師在關中,而其東則河,故謂之河東。”
“山西”的稱謂
“山西”作為一個地理概念,在古代史書中多指關中。顧炎武《日知錄》稱:“古之所謂山西,即今關中。”而作為太行山以西地區的稱謂,則始于東漢之後。“山西”成為行政區劃始于元朝,為山西得名的開始。
“山右”的稱謂
中國古代,坐北朝南,“坐于”太行山,則太行山右側為山西省。故也将山西稱為山右,山東為山左。明謝肇淛《五雜俎》稱:“富室之稱雄者,江南則推新安(即今安徽),江北則推山右”。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說:“山右大約商賈居首,其次者猶肯力農,再次者謀入營伍,最下者方令讀書。聯所悉知,習俗殊可笑。”
來源:黃河新聞網
,